《汉家长歌》
第43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22 01:48:30
  此时的项梁已经领军过了淮河,而部众也早已不是当初的八千人,而是翻了近十倍,在一路上接收了陈婴和英布这一类的猛人之后,已达七万之众,驻军下邳(今河南永城)。
  这里就已经到了秦嘉的势力范围了,看来跟秦嘉得有个了断。
  可这秦嘉不知是过度自信,还是太轻视项梁,竟然驻军彭城(今徐州地区)以阻挡项梁,看来也是想有个了断…
  意思很明确,要么归附我们,要么把你们当反贼干掉,乱世中在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干一场。
  这时的项梁已是兵强马壮,正好拿你来锻炼一下队伍,而且项梁还占了道义上的优势:楚王陈胜兵败,如今生死未明,你竟然又立新王,尔等真叛贼也!
  虽然项梁所谓的优势有点牵强,但毕竟也是优势,而且还有其他的优势,比如实力…

  不出所料,秦嘉成了炮灰,应该说包括秦嘉和景驹在内的这个小领导班子都成了炮灰。项梁兼并了秦嘉的人马后,声势更加浩大。
  既然你这么厉害,那就投奔你吧!沮丧的刘邦找到了项梁,表示愿意归附,但得借点兵,我得把我那点事儿先解决了。
  项梁之前应该是听说过沛公的名号的,加上见到刘邦后可能对他的感觉也不错,所以很是信任,不但借兵还借将。
  丰邑,我回来了!
  对刘邦来讲,只要能解决问题,投奔谁并不重要,这也是刘邦一贯的风格───务实,活着最重要(刘先生成功的秘诀之一)。
  虽然生命至上是刘邦的人生信条,但如果这次还攻不下丰邑,那刘邦宁愿撞死在丰邑城墙下。
  刘邦当然不会死,因为丰邑拿下了,遗憾的是雍齿逃走了。
  在这里说一下雍齿最后的结局吧!刘邦后来表示过,他最恨的人就是雍齿,至少也是之一。因为雍齿的背叛不仅打击了刘邦起义之初并不坚定的信心,还破坏了他和家乡人民的感情(这一点很重要),后来他又屡次和刘邦作对,不过最终还是归附了刘邦,而且还得了善终,甚至比刘邦多活了几岁。
  实在是罕见呀!
  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没杀雍齿,除了他有点运气成分外,就是雍齿至少在投降后对刘邦没什么威胁了。恨依然在,但没必要做得太绝,而且不杀他还能显示我的器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确定陈胜已经死了之后,项梁将面对下一个问题:一个两个楚王都死了,如今由谁来做带头大哥,准确的说是自己来做这个楚王还是像秦嘉一样去找个楚国王室的后人来做?得开个会。
  于是,项梁召集各路大小头领到薛县议事,刘头领也来了。
  关键时刻总会有高人出现,这时有一个七旬的老者向项梁进言,他先是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势,然后直奔主题:
  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他自立为楚王,而你是在江东起兵,却有那么多人归附你,是因为人们都相信你项家世代为将,一定会拥立楚王的后代。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不想成为第二个陈胜,就得拥立楚国王室的人为王,此老者就是后来大名名鼎鼎的范增。
  无论项梁的内心同不同意这么做,但他知道至少目前需要这么做,于是同意范增的说法(然其言),然后就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因为楚人都比较怀念楚怀王,故还将熊心立为楚怀王,建都盱眙,项梁自任为武信君。
  楚怀王,这个乱世中的又一个炮灰型人物。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熊心的出生年月不详,但推算一下,如果熊心的爷爷在五十岁的时候才有熊心他爸,他爸在五十岁的时候才有的熊心,那熊心就有五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此时的熊心至少也是和项梁差不多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是绝对不甘心做傀儡的,熊心是有雄心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证明,楚怀王熊心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有一番作为,可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所谓国君与权力集团斗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失败。
  并非你不努力,而是在这乱世里,你的悲催结果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宿命。
  一切都准备妥当,项梁将会面对他真正的对手。
  而此时的章邯是势如破竹,在临济(今山东高青地区)杀了齐王田儋和魏相周市,逼得魏王咎自尽,把齐将田荣包围在东阿(今山东聊城),在章邯看来,田荣已是待宰的羔羊。
  如果有援军来,那就一口吃掉,可惜他等来的却是项梁。虽然最后没被项将军吃掉,但章将军终于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失败!
  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以后,就派刘邦和项羽一起四面出击,这就说明刘邦的能力和人品得到了项梁的认可。让他和自己的侄儿一起战斗,这个有意无意的安排,让这两个将来争夺天下的人有机会在一起真正的并肩作战,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和一个年长自己一倍的前辈在一起战斗,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感觉!像叔侄,像兄弟,其实更像战友。
  对年轻人项羽来讲,刘邦是阅历丰富的长者,他们之间是浓浓的战友情;可对老江湖刘邦来讲,项羽是个涉世未深但又有点能力的年轻人,他们之间是短暂的同事,可能有点同仁之谊吧!

  不管怎么说,两人配合还算默契,不断的攻城略地,最后还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杀了三川郡守李由,这个小李可是李斯的儿子。
  此时的项梁也是顺风顺水,在数败章邯之后,精通兵法但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项梁此时也产生了一种想法:秦军不过如此。
  又犯忌了,一旦轻敌,必败无疑。
  秦军绝非如此!
  章邯在得到援军以后,重整旗鼓,全力攻击楚军,最后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将项梁送到项燕那里去了。
  在战场之上,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要有时刻都会面对强敌的准备,一刻都不能松懈。项梁毕竟战争经验不多,显然不属于此类,但至少也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不过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
  项梁走了,但他那个勇猛无敌、目空一切且对他言听计从的侄子该怎们办呢?以后的路就让他自己走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