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皇明的征战史》
第54节

作者: 青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马城任他说的口若悬河地说,他只含笑倾听,一言不发。
  那道人也说的差不多了,便道:“我已细细推算过,这二人八字并无明显相克相害之处,但山人有一言,逢寅、卯年,不宜婚娶,其余一概无妨。”
  马城也满意了,图个喜庆,让白青华给了一两银子,三人出了算命铺子,相视一笑,于凤君终究脸皮太嫩,找个借口带着两个亲兵回家去了,剩下马城和白青华在十字街转转悠悠,私下合了庚贴,若是双方父母长辈不反对,该定了,下了定,这门亲事算是成了。
  马城心一热,突然牵住白氏小手,认真道:“青华,苦了你。”
  白青华呆了一呆才凄迷一笑:“凤君妹妹和少爷你门当户对,正是良配,以后在凤君妹妹跟前,可莫要再说这种话了,让奴婢平白做了恶人。”
  马城心一阵怜惜,左右无事,突然心灼热扯着她进了客栈,开了个房。
  进了客房,马城手脚便不规矩了。
  白青华捉住他做怪的大手,吓的都快晕过去了,娇呼起来:“少爷,这是客栈呀!”
  马城不怀好意轻笑一声,咬着她小耳朵调笑道:“一会你疯起来,动静小些便是了。”
  白青华胆子再大也招架不住了,贴身厮磨很快面红耳赤,却死死咬着红润的香唇不肯出声,倒别有一番媚骨天成的风韵。
  翌日,马城果真被叫回了总兵府,书房议事。
  书房里只有父子两人,马林脸色阴沉似水,却正在写一封奏疏,自然是要交给钦差呈给圣看的。
  马城看过去的时候,奏疏正写到这一段:“臣惶恐顿首,小儿无状,言孙子云,两军相争未料胜,先料败,臣愚钝,以为此言虽大谬,然兵圣之言,臣不敢罔断,臣顿首,惟请陛下圣裁。”
  马城心温暖,父亲是把责任都揽过去了,一镇总兵,说这话还是有资格的。
  突然第一次真正把马林当成了真正的父亲,这父亲虽然缺点多多,可还是很维护自己的,父爱如山呀。
  马林写完这段话,落了笔,面沉似水道:“莽撞,这番话也是你能说的么。”
  马城生平第一次心甘情愿道:“父亲,儿子错了。”
  马林看他认了错,才徐徐道:“罢了,你这番话也有几分道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马城真心恭维道:“父亲英明。”
  马林先用镇纸压好了奏疏,小心的吹干笔墨,才缓缓起身走进了偏厅。马城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眼急手快先拿起一件罩衫,顺手给父亲披,辽东早晚温差很大,这清晨还是有些寒意的,这事情做的自然从容,毫无半点虚伪。
  马林紧了紧身罩衫,终于轻松道:“你之才颇类先祖,为父的倒想问问看,这一仗若换作是你,该如何打,你尽管说。”
  马城心又是一暖,知道父亲是知兵的,怎么说也是祖父马芳一手调教出来的,又在北疆镇守多年,再差也能差到哪里去呢。

  面对老父的询问,马林也真心道:“儿子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第六十九章定亲
  看到两位少爷听书极为认真,两个先生也不敢马虎,打起精神,轮流念书,用了一个半时辰,将《春秋经传集解》第一卷念完,马熠要留两位先生用午餐,范二人坚决推辞了,说下午再来为两位少爷读书。
  送走了两位先生,马熠笑着道:“这二人仅仅是童生,学问不低,至少四书五经是通读了的。”
  马城点头答应了,下午读完书,马城索性静下心来,还向二位先生询问一些时事、政令、风俗。
  这两位先生都是清客,接官僚士绅,下接贩夫走卒,见闻多、阅历广,与他们交谈,可以了解很多书本无法了解的事,这正是马城所需要的,马城虽然对晚明的历史大事件较了解,但是纸得来终觉浅,历史的长河是由小事情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身处的世界,又如何能在这个非常时期左右逢源。

  两位先生是健谈的人,谈掌故,说见闻念书有趣,什么“命运低,得三西”,是说山西、江西、陕西三地不好做官,山西、陕西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抗税之事时有发生,而江西人多地少,出外谋食的人多,两京十三省,算命、看相、堪舆的都是江西人,收不到他们的税。
  在府里读了两天书,马城对人的印象大为改观。
  大明庞大的人队伍里,除了有嘴炮,伪君子,也有这样务实的人才。
  治理天下,终究还是要靠人的,这两日读书让马城收心养性,感慨在大明做大官流人,也不容易呀。不读书会露怯,会被人看不起,会被当成粗鄙武夫,排斥在流社会的圈子之外。
  难怪有钱的大商人,九边的土皇帝,削尖了脑袋也要子孙考秀才,举人,这是大明朝的主旋律。
  一段时日,马城在靖安堡和开原之间往来,除了练兵是读书,偶尔和凤君妹妹幽会一番,日子过的十分充实。
  这种朴实无华的日子,让马城极为享受,也正在变的越来越成熟,贵气。
  这一日正在书房读书,被二太太派了丫鬟请去内院叙话,马城不敢怠慢,入内院见二太太。
  这位风韵尤存的二太太,待马城倒是十分客气,笑着道:“城儿,你院子里人少,明日让你二哥托人寻一户忠厚本分的人家,订立书契,每年给些银钱,使唤起来才方便。”
  马城院子里除了亲兵,是粗使的丫鬟,能入眼的只有一个白青华,委实是这时代里的另类了。
  马城也不好拒绝二太太一番好意,便答应了:“是,二娘放心便是。”
  一边的马熠笑着道:“我这里倒是有一户人家,家里两个女儿为人老实本分,模样长的也周正,五弟要用人的话,托人捎个口信让她们来这里,娘和五弟看得意留下,不意打发回去。”
  二太太道:“好,明日让她们来。”
  马熠笑道:“娘不用急,等五弟娶妻成了家,那可热闹了。”
  这么一说,二太太吕氏立即下打量马城,笑眯眯的道:“城儿过了年十八了,可以议亲了,呵呵,我家城儿也是五官大员了,什么样的好闺女娶不到!”
  马城当真吓了一跳,慌忙道:“二娘,此事不急。”
  马熠在旁边轻笑道:“娘,五弟心里已经有人了,此事,还得娘亲出面操持,那姑娘娘亲也熟恁的,是凤君妹子,呃,以后要叫弟媳了。”
  吕氏欣喜道:“你兄弟两人做的好事,凤君那姑娘不错,呀,这可真是门当户对了,我要去和老爷说,这门亲事可要早定下来。”
  马城心温暖平和,来到这时代之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二娘的性子温柔隐忍,人也和气,可那泼辣的大太太强百倍。总兵府越来越有家的气氛了,赶走周氏,果然是下了一步好棋。
  拼着被母兄取笑,马城还是把贴身藏着的庚贴拿了出来。
  吕氏脸露出暧昧笑意,接过庚贴,满口答应将会出面操持,这几天便去于府探探于夫人的口风。
  两日后,城外龙潭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