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还情》
第2节

作者: 夕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顾芳华握外祖母保养良好,仍可见老态青筋脉络的手,泪如雨下:“外祖母!”
  然后扑进外祖母的怀抱,抱着她温热的躯体,哭得声嘶力竭,凄惨无:“外祖母,不要离开我,外祖母!我错了!我错了!”
  这声声泣血,悲痛欲绝的哭喊,让曾经的铁血太后也红了眼眶。
  祖孙两人搂在一起,哭得个天昏地暗,还是旁边的方嬷嬷劝道:“太后,郡主可是还没穿外裳,先去内殿吧?”
  这才把这对祖孙扶去内殿,顾芳华被包在锦蚕被里,喝了一大碗姜汤后,这才抽抽噎噎止住这痛快一哭。
  “我的珠珠儿,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伺候郡主的?竟然让她一个人赤着脚跑过来?”
  丹竹她们几个跪了一地,只能低头请罪道:“奴婢该死!求太后恕罪。”

  顾芳华忙求情道:“外祖母,别怪她们,是我做了个噩梦吓着了,这才跑过来的。我跑得快,外祖母又不是不知道。”
  “你呀!都和你说过多少次,女儿家要贞静淑德,你成天风风火火。”
  太后一指头戳顾芳华额间,慈爱的脸满是熟悉的疼宠和无可奈何。那指的温暖,细腻而有弹性,让顾芳华又红了眼睛,握住太后的手贴在自己脸,还眷恋的摩挲着。
  这样乖巧的珠珠儿,让太后一颗心都快化了。
  想起昨天的训斥,心一软道:“你这猴头,不是想去渭河玩?去是,不过要多带点人,你要和小五去也行,让小六也一起。”
  顾芳华听到这久远的称呼小五,脑海刻意回避的那张脸,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不,外祖母,我哪里都不去,我在宫里陪你。”
  太后只当她在矫情,刮刮她的鼻子笑道:“花朝节时,渭河边可好玩了。你不是早想出去玩?宫外的东西小五熟,只是不能随便吃外面的东西,仔细肚子疼。”
  对啊!

  宫外的东西燕少洵最熟,他本来是从民间回来,自然熟悉。
  燕少洵的母亲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女儿,还是皇帝舅舅去南巡路过江宁时,喝醉了酒随意临幸的。不过她本无意侍奉君主,又已经定亲下月出嫁,嫁的又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胆大包天隐瞒了下来。
  嫁过去之后,早产生下一个儿子,也没有引起谁的怀疑。直到十五年后,她夫家被卷进一桩舞弊案,全家入狱即将被斩首。为了保住他,她才当着八府巡按将此事说了出来。
  八府巡按没办法,万一错杀了皇子可是死罪,只好写了密折进宫。
  皇帝想起当年好像是临幸了一个女子,又派人翻查了起居录,确定当年在江宁府衙,的确临幸了一个女人。
  只是事后江宁府尹并没有把人送过来,皇帝也没有在意,第二日起驾回宫忘了这事。
  如今听说自己有个十四岁的儿子,对于儿子并不多的皇帝来说,也是个意外惊喜。

  当然,认定皇子手续多多,不仅用皇家秘法证明确有血缘关系,而且那孩子手臂,还有燕氏皇族一脉相承的火云胎记。完全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将他带回京城写入玉牒,安在贤妃名下。
  后来听说她母亲在他走后自尽,他原来的父亲家也满门抄斩。
  如此一来,原本只有四个儿子的皇帝舅舅,又多了一个儿子。按年纪排行第五,是后来的燕少洵。
  那时的自己,总怜悯他身为皇子,却流落民间,后来又差点被斩首,对他多有亲近。
  他回宫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贤妃虽然想将他视如己出,可毕竟他已经十四岁成年难以笼络。又因为不是亲生母子,多少要避嫌,所以和贤妃并不亲密。
  况且他自幼受教育不同,回宫后因为不懂礼仪闹了不少笑话,还经常被二皇子和三皇子欺负。幸好有自己和六皇子为他撑腰,他才度过最初最难的一年。
  可后来……
  顾芳华不愿再去想后来发生的那些事,目前她只想好好陪在外祖母身边,好好孝顺外祖母。
  “外祖母,我是真的不想出去,容凌哥哥身子不好,我在英华宫陪他。还可以让他给我画副像,当我生日礼物。”
  太后虽然不知道顾芳华为什么改变主意,不过也不勉强,捋一捋她的头发,慈爱道:“那随便你,你想去哪里都可以。”
  顾芳华缩在锦蚕被里,打定主意一会儿去告诉容凌哥哥,以后他千万要和燕少洵保持距离,不要轻易相信他。
  至于她和燕少洵的帐,她会慢慢慢慢,一笔一笔和他慢慢算。
  想着想着,顾芳华又觉得头脑昏昏沉沉。小脸在枕头磨蹭几下,双手把外祖母的手放在心口,感受那脉搏跳动的声音,再一次沉沉睡去。

  太后等她睡熟之后,这才轻轻抽出手,吩咐自己的大宫女夏春留下照看顾芳华,出到外殿亲自询问丹竹她们。
  一顾芳华
  “说吧,珠珠儿怎么回事?”
  丹竹不敢隐瞒,只好将昨夜郡主起来时的异常,一五一十都告诉太后。

  太后蹙眉不语,听起来好像是珠珠儿昨夜梦魇,所以今儿才失常。可刚才看珠珠儿声嘶力竭痛不欲生的样子,又好像不是梦魇这样简单。
  “你们几个好好照顾郡主,郡主有什么异常,都来告诉哀家。”
  “是,奴婢谨遵太后吩咐。”
  太后这才又转回内室,坐在床前看着哪怕熟睡也不忘蹙眉的顾芳华,心一阵难过。
  她已经是人近黄昏,珠珠儿却还如朝阳初升,自己护不了她一辈子。一定要为她好好盘算,找户好人家福寿安康一生,自己才能放心闭眼。

  方嬷嬷蹑脚蹑手进来,轻声道:“太后,奴婢让厨房准备了一点安神汤,等郡主醒了再喝一碗,睡一觉好了。”
  “绣春,玥儿已经走了十三年,要不是还有珠珠儿,哀家怕也撑不了这么多年。”
  方嬷嬷看着两鬓如霜的太后娘娘,也难免哽咽,太后这一生苦啊!
  身为勤国公府嫡女,却为了保全家族十五岁进宫,从妃到淑妃再到皇贵妃,最后成为皇后,期间的种种苦楚、磨难不足为外人道。
  好不容易生了一儿一女,八皇子却在五岁那年夭折,只留下琉玥公主一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和先皇后遗留的二皇子抱团联手,这才相依偎着从后宫遍地荆棘冲到最高处。
  先皇薨逝得突然,朝廷内众大臣动荡不安,朝廷外藩王又欺新皇年幼起兵谋反,还有匈奴外族蠢蠢欲动。
  太后抱着年仅十一岁的皇垂帘听政,用铁血手腕肃清朝廷,镇压叛乱,驱逐外族。直到皇十八岁亲政,才又交还朝政给洪正帝,自己在慈宁宫安心教养琉玥公主。

  后来琉玥公主长大成人,嫁得如意郎君,为冠侯世子顾滇。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羡煞旁人。
  本以为苦尽甘来,只可惜好景不长。
  顾滇在为钦差巡视江南时,不幸遭遇暴雨,导致山体滑坡,马车摔入悬崖死在江南。琉玥公主悲痛欲绝,几乎随他而去。
  还好太医发现公主已经身怀有孕,才重新燃起生志,可惜毕竟大恸伤了身体,拼尽全力生下一个女儿追随顾滇而去。

  太后一年之内,失去女儿、女婿,苍老了十岁。要不是为了照顾尚在襁褓的外孙女,怕也是熬不过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