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激荡风云》
第16节

作者: 1980安静蓝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03 13:09:15
  第13节  窦建德的救援
  李世民在北邙山击败王世充之后,形势对王世充越来越不利,很多地方的守军都纷纷向唐军投降,在这种情况下,王世忠觉得靠自己难以抵挡唐军,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帮手—窦建德。
  窦建德,我们在前文里面介绍过,他起初被隋朝大将杨义臣打的损兵折将,不料杨义臣突然被调走,窦建德得到喘息的机会,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大,拥有了十多万人马,称雄河北。
  实力大了以后,窦建德野心也开始膨胀,自称长乐王,还宣布了自己的年号。
  这么嚣张,隋军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隋军将领薛世雄率领三万大军来攻打他,双方在河间展开大战。(河间在今天的河北沧州附近)
  窦建德打仗很有头脑,他事先暗中安排了数千精兵埋伏在附近,然后做出一副撤离的样子,宣布要离开河间。
  薛世雄一看,以为是自己威名赫赫,把窦建德吓破了胆,看来此次任务即将轻松完成,薛世雄很开心,整个队伍也放松了戒备。
  得知薛世雄戒备不严的情报后,窦建德大喜,他做的伪装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在不恰当的时候放松是致命的,对手可能在这时亮出他的獠牙。
  窦建德亲自带着数千名敢死之士,突袭薛世雄部队!
  连老天爷都似乎站在了窦建德这一边,当天大雾弥漫,视线不清,迷雾之中,窦建德士兵们发出一片喊杀之声,薛世雄部队惊恐不已,不知道对方来了多少人。
  本身防备不足,加上内心惊恐,薛世雄的部队很快崩溃逃跑,甚至还发生了踩踏自己人的事情,窦建德大获全胜。

  之后窦建德乘胜进攻河间城,当地官员王琮忠于职守,率领城中军民拼死坚守,让窦建德迟迟无法拿下河间城。
  日期:2019-07-03 14:11:21
  王琮带领城中军民死命防守,让窦建德在河间城下损失了很多人马,却依然无法占领河间城。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城里的粮食开始不够吃了。
  人是铁,饭是钢。由于吃不饱,防守力量开始削弱。
  这时又传来一个消息:隋炀帝被杀了!
  王琮对隋朝很忠心,这个消息是对他抵抗意志的重大打击,但是王琮依然强撑着,带领城里官吏为隋炀帝发丧。
  窦建德很会做人,他适时的派使者过来,吊唁隋炀帝。
  这个举动增加了王琮对窦建德的好感,由于隋炀帝已死,城里缺粮,无力再继续坚守,于是王琮决定向窦建德开城投降。
  一番辛苦,终于拿下河间城,窦建德很高兴,大摆宴席,请王琮吃饭。

  窦建德的下属却提出:王琮害得我们死了那么多兄弟,现在走投无路才投降,我们应该杀了他。
  窦建德拒绝了。
  他说下属们说:“王琮忠于职守,是忠义之人,应该重用他,才能激励其他人,以前我们当强盗,可以随便杀人,现在我们想要安定天下,怎么能杀害这种忠良之人呢?”
  看来窦建德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没有被复仇的情绪冲昏头脑。
  为了切实保护好王琮,窦建德下令:如果谁因为以前的事情去害王琮,就要治谁的罪。
  然后窦建德封王琮为瀛州刺史。
  宽容有时比报复更有用。
  窦建德厚待王琮的事情传开之后,附近多地纷纷向窦建德投降。
  在管理方面,窦建德很有一套。每次打胜仗之后,他都把获得的钱财分给各位将领,自己不要。
  窦建德的夫人曹氏也很低调,即使窦建德已经称雄一方,她也只穿一些很朴素的衣服。
  日期:2019-07-03 19:03:26
  当窦建德在河北发展壮大之时,李世民正在带兵进攻王世充。

  窦建德一方一直都在密切注意战局的发展。
  窦建德手下一个叫刘斌的谋士就说:“李渊占据关中,王世充占领了河南,我们拥有河北,这是三足鼎立之势,现在唐军强,王世充势力被打的越来越弱,早晚会被消灭,到时我们就唇亡齿寒了,不如去救援王世充,和他一起内外夹击,必能击败唐军。”
  刘斌还描绘出了美好的前景:“如果击退了唐军,保全了王世充,则可以长期保持三足鼎立之势,我们没有危险;如果打败唐军后,王世充已经难以自保,我们就灭了他,吞并他的兵力,然后向西进攻,可以一举拿下长安!”
  窦建德深表同意,正好这时王世充派人来求救,于是窦建德带齐人马,赶来救援王世充。
  一场决定天下走势的大决战即将爆发!
  李世民当然不会傻等着窦建德过来,在他没有赶到之前,李世民对王世充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以便进一步削弱防守力量,为未来的三方大会战减轻压力。
  这一次,李世民派出了名将屈突通。
  李世民让屈突通带步兵渡护城河发起攻击,并事先嘱咐他:“等你们打起来的时候就放烟火,我我会立即率领骑兵来接应你。”
  于是屈突通按计划行动,遇到敌人后就放起烟火,李世民立即率领骑兵冲了过来,和屈突通互相配合,大战敌兵,王世充的部队硬撑了半天,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大败而归,损失了几千人。
  此战之后,王世充再也不敢派兵出城迎战,而是闭城自守,专心等待窦建德的援兵。
  日期:2019-07-03 20:02:58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窦建德的大军赶到了。
  当时窦建德带来了十多万人马,来救援王世充,大军驻扎在酸枣(今天的河南延津县附近)。
  一敌未灭,又来强敌,李世民会怎么应对呢?
  屈突通等将领都认为,应该稍作退却,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按常理来说,这么做是合理的,但是做决策时往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李世民就为众将分析了一下2个敌人的不同情况:
  王世充被困多日,粮食已经快吃完了,他的阵营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我方不用攻击他,耗也能耗死他。
  至于窦建德,他刚打了一些胜仗,将领骄傲,士兵疲惫,我只需要守住要道武牢关,挡住他的路,他如果冒险来攻打武牢关,必然被我击败;如果不敢冒险前进,王世充也撑不住多少天。
  如果我们不迅速行动,让武牢关落入敌手,那窦建德就会很快赶到洛阳,那些刚刚归附我们的城池也难以守住,到时让2个敌人合兵一处,就不好办了。
  所以李世民决定,留下李元吉带领部分人马围困王世充,自己率军赶往武牢关。
  《三十六计》里有句话说的好:共敌不如分敌。

  李世民看的很准,与其让敌人合兵一处,不如各个击破,而阻止敌人汇合的这个关键点,正是武牢关。
  武牢关,位于河南荥阳市附近,是洛阳东部的重要关口。
  这个关口地理位置很重要,传说中的三英战吕布就发生在这里,现在李世民和窦建德又将在这里展开激战。
  李世民行动迅速,抢先占据了武牢关,窦建德随后赶到,双方陷入对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