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激荡风云》
第13节

作者: 1980安静蓝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25 10:29:27
  裴寂平时都是待在李渊身边,帮他出谋划策,很少独自带兵出征;而宋金刚可是身经百战,专业的遇到非专业的,结果可想而知。
  开打之后,宋金刚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是白叫金刚的,一顿操作,把裴寂打的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刘武周乘胜追击,率军进攻太原。
  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心态崩了,失去了信心,连夜带着老婆从太原城溜出来,逃到了长安。
  疾风知劲草,平时号称骁勇的李元吉,关键时刻掉链子,把李渊的老地盘太原拱手让给了刘武周,刘武周继续进攻,又拿下多个城池。

  这是新生的唐政权遇到的一次严重危机,山西本来是李渊的起家之地,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都被刘武周占领,严峻的形势甚至让李渊有了完全放弃山西的想法。
  自己之前派去的援兵全部被刘武周打败,李渊急的没有办法,最后派出了重量级选手—李世民。
  于是李世民奉命出战,和刘武周对峙于柏壁(今天山西西南部的新绛县一带)。
  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决开始了。

  双方都没有贸然出手,陷入了长期对峙的状态,在此期间,李渊又派堂弟李孝基率军来攻打刘武周的盟友吕崇茂,没想到遇到了一个硬钉子。
  这个硬钉子,就是后世的两大门神之一: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山西朔州人,刘武周听说他武艺绝伦,很早就把他招致麾下。
  面对唐军的攻势,宋金刚派尉迟敬德带兵去救援吕崇茂。

  尉迟敬德出手不凡,一番激战之后,唐军主帅李孝基、行军总管刘世让等人全部被尉迟敬德活捉。
  自己的队友多次被敌人击败,的确让人很受打击,难道敌人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李世民不信,一定有办法可以打败敌人。
  在奋斗的路上,经常会受到各种打击,很多人受不了重击,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只有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才能扛住打击,不断进取。
  日期:2019-06-25 15:34:27

  得知李孝基等人被尉迟敬德俘获之后,李世民没有慌乱,第一时间采取了营救行动。
  根据情报,李世民得知尉迟敬德即将返回浍州(今天的山西翼城县附近),于是他带上秦叔宝等猛将精兵,迅速赶到尉迟敬德将要路过的美良川(今天的山西夏县一带),在尉迟敬德带兵经过之时,发起突袭。
  尉迟敬德刚刚活捉了唐军多名大将,志得意满,没想到唐军还敢来进攻,被打的措手不及,所带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自己好不容易才逃了出去。
  尉迟敬德指挥打仗固然厉害,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和李世民一比还是差了一些,两人后来在蒲州又交手一次,尉迟敬德再次被打败。
  随着李世民的节节胜利,唐军逐渐又占据了优势。
  这时刘武周的好运气似乎也用完了,他带兵进攻浩州(今天的山西汾阳),被自己的手下败将李仲文连连击败,祸不单行的是,自己一方的后勤补给也出现了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能不能挺得过去,就看有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刘武周的部队就没有什么坚定的作战意志,之前有优势就气焰嚣张,现在陷入困境,就准备树倒猢狲散了。
  刘武周的好妹夫宋金刚第一个打退堂鼓,率军先撤。
  李世民没有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带兵追过去,在一个叫雀鼠谷的地方追上了宋金刚的队伍。
  雀鼠谷,在山西灵石县附近,道路崎岖,位置险要,号称只有飞雀等才能渡过此地,所以得名为“雀鼠谷”。
  这种地形最适合打歼灭战,李世民和宋金刚在这里大战八次,消灭了宋金刚数万人,宋金刚率领残兵败将逃到了介州(今天的山西介休市)。
  日期:2019-06-26 10:57:13
  第11节  痛失谋士
  介州城里,宋金刚还有2万多人的兵力。
  李世民深知不能放虎归山,很快带兵赶到介州城下。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宋金刚被逼急了,干脆放手一搏,带兵出城,背靠着城池摆下军阵,准备学韩信,背水(城)一战。

  李世民率军猛攻,宋金刚明显没有韩信的水平,再次被杀的大败,宋金刚丢下部队,率领少数骑兵逃走。
  剩下的尉迟敬德等人独木难支,向唐军投降,李世民由此又得到了一名猛将。
  手下最能打的宋金刚都被打跑了,刘武周大受打击,带着几百名骑兵向北逃窜,去投奔了突厥,宋金刚几经辗转,也逃到了突厥那里。
  刘武周和宋金刚一跑,剩下的部队群龙无首,很快被唐军一一击破,山西各地陆续被李世民收复,唐朝转危为安。
  刘武周和宋金刚2人逃到突厥后,不甘心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又想着反叛突厥,突厥人也不和他们废话,直接把2人都处死了。
  唐朝的又一个强敌被消灭了。
  打了胜仗,按理说应该高兴,但李世民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谋士—刘文静。
  而且刘文静不是死于敌手,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文静属于元老级别的功臣,李渊任太原留守的时候,刘文静是当地的县令,裴寂是当地离宫的宫监,3人早就有密切的联系。
  在李渊起兵的过程中,刘文静和裴寂都很出力,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让他两都当上了宰相。
  不过即使关系再好,也有亲疏之分,2人之中,李渊和裴寂更亲近。
  裴寂很善于处关系,经常陪李渊喝酒,在李渊称帝这件事上,也是裴寂首先率领群臣表态支持的,所以李渊很信任裴寂,对他礼遇有加,超过了其他所有大臣。

  这引起了刘文静的不满。
  在他看来,自己的才能远超裴寂,地位不应该在裴寂之下。
  刘文静因此越来越觉得裴寂不顺眼,开始处处和他作对,两人逐渐积怨。
  日期:2019-06-26 15:47:57
  即使是足智多谋的人,如果负面情绪过重,也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
  一天,刘文静和弟弟刘文起一起吃饭,酒过三巡之后,刘文静又想到裴寂比自己官大的事情,怒从心起,破口大骂,骂到后来不解气,拔刀砍柱子,边砍边骂:“一定要宰了裴寂!”
  刘文静心气不顺,恰巧此时家里又发生了一些怪事,他的弟弟刘文起就请来巫师,在家里做法驱邪。
  古人对巫师做法这个事情是很忌讳的,因为不知道针对的是谁,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幕被一个受刘文静冷落的爱妾看到了,告诉了自己的哥哥,他哥哥正想为被冷落的妹妹出口气,于是向李渊报告,声称刘文静在家请巫师做法,准备谋反。
  刘文静心高气傲,李渊本来就对他有点不满,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让裴寂和萧瑀(宰相)负责审理此案。
  被抓进牢狱之中后,刘文静清醒了很多,开始为自己辩解:“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我和裴寂官职相近,现在裴寂身居高官,我在外面东征西讨,得到的赏赐却和一般人差不多,所以有点不满。”
  李世民很欣赏刘文静的才华,得知此事之后,为了保住他,在李渊面前说了刘文静的很多好话。

  李世民说:“刘文静在起兵时立了很多功劳,现在口出怨言,只是因为地位不及裴寂而已,决不是想谋反。”
  负责审理此案的萧瑀也认为刘文静不是想谋反。
  但是和刘文静有矛盾的裴寂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对李渊说:“刘文静的确有才能,但他这个人阴险猜忌,已经表现出了奇怪的举止,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外有强敌,如果放了他,会有后患。”
  李渊本就猜忌持才傲物的刘文静,加上裴寂在旁煽风点火,李渊最终下令杀死了刘文静和刘文起。
  颇有谋略的刘文静,因为自己的不冷静,就这样丢了性命。
  刘文静如果不那么早死的话,凭他的能力,后来的地位应该和长孙无忌差不多,可惜由于自己的不理性,过早的失去了生命。
  李世民对此惋惜不已,后来他登基之后,专门为刘文静平反,恢复了他的官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