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好有爱》
第8节

作者: 谢玲
收藏本书TXT下载
  高兆欢喜的拍手道:“多谢大弟小弟,等大姐看了给你们讲。”
  “大姐讲葫芦娃,不讲话本子,话本子上的不如大姐讲的好。”
  “呃”
  好像是哦,话本子大都是才子佳人,每次高兆看的哈哈乐,边看边吐槽,就像以前偶尔看见的口袋小说似得,都是不找边际的梦幻爱情。
  正偷乐哪,大姑又来轰人了,说让高兆歇着,高兆翻白眼,整天呆在屋里歇着,刚和弟弟说几句话,能累到哪去?
  高文林散衙来看女儿,一脸的气呼呼,江氏问怎么了,他坐下说道:“气死我了,不知何人乱说,说兆儿腿好不了了,将来定是瘸子,还说撞了脑袋,有点糊涂的傻了,胡说!都是胡说!我又去问了薛大夫,大夫说慢慢养着,别乱动,能养好。”
  跟进来的高翠也骂道:“缺了德的,哪个嚼舌根的,让我知道了,定要要去问问,存了什么心,这么编排兆儿。”
  高兆看父亲和大姑都气愤,忙安慰道:“爹娘,大姑,别理会,等几个月我好了,大街上走一圈,不就啥事没了?反正冬天出门人少,也没几个人乱传闲话。”

  “兆儿,这会可得好好呆着,别乱动,要是烦了,就让高兴来陪你玩会,但可不能让他们上炕,碰着了就更麻烦了,后天爹休沐,爹来陪兆儿。”
  高兆使劲点头,“就喜欢爹陪我,爹给我讲太祖打江山的故事。”
  “哎!好闺女。”
  因为出了这事,江氏狠狠心,让全家人都改善了伙食,顿顿有肉,高兆额外的是每天两顿的各种汤,只有她一人有份,搞得她都不好意思独享,总要让小妹巧兰喝一碗。

  高家虽然是个小官,并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当初高成继分家,就没分到什么,祖宅没有,田地也只有十亩,他又不会种地,都是租给别人种,后来要供儿子读书,所以那会女儿高翠就早早的帮着家里做活,虽然父亲识字,可她又要伺候有病的娘,又得照顾父亲和弟弟,哪有空闲来认字。
  高兆是知道了,这普通人家的妇人,是每天做不完的活,衣服都是一针一线的手工缝制,鞋子是自己做,就是她们家不用下地,后面母亲嫁进来,带了些陪嫁,外祖家富裕点,还陪嫁了城里的一个小铺子,也是租给别人,每月能收点铺租补贴家用。
  高翠当初嫁人,陪嫁不多,大归也没带来啥,所以她很感激兄弟媳妇十几年都没给她脸色,还把当亲人对待,所以她就一心帮着娘家,什么活计都干。
  高文林想安慰女儿,就留下陪女儿吃饭,高翠给父亲送了饭菜过去,也一起在侄女这屋吃饭,好看着两个侄子。
  高兆一人一个小炕桌,就是她画图做的那个,其他人在炕那头,围着一起吃,江氏抱着巧兰喂着,地方不够,放她下来还得占个位,就抱着喂她。
  高翠快快吃完,接过小侄女,说道:“我来喂,弟妹赶紧吃,一会凉了。”
  高兆看着自己桌上的饭食,给她的分量大,她就是吃饱了还有剩下,每次剩的,两个弟弟再分着吃了,今天看母亲都没吃几口,高兆就故意愁眉苦脸道:“娘,我实在吃不动了,娘帮我吃了吧。”
  高文林伸头看了下,说道:“还有这么多,兆儿多吃点,你太瘦了,趁这次可得补补,再喝碗汤,长骨头的。”

  高兆拍拍肚子,“吃不下,这汤剩下就没不好喝了,娘,你来帮我喝了吧。”
  江氏见女儿如此说,只好挪过来,端起汤碗,但要端过去给儿子,高兆拉着母亲,撒娇道:“娘喝,娘喝了有力气抱妹妹。”
  “你就喝了吧,等我发了俸禄,多买点骨头,熬上一大锅,这天太冷了,一家人都喝点。”高文林一旁说道。
  江氏只好自己喝了,放下碗说道:“这要是在乡下,自己喂两头猪,每年冬天卖一只,留一只自己吃也好,就是城里没法养。”
  “就这你和大姐都忙不过来,要是喂猪,那就歇脚都没空。”

  高翠接话:“要是在乡下,喂猪不都是小儿们干的活,咱高兆带着弟弟就能喂了,我早就想过,一是没地方养,二是文林好歹是个主簿,总的考虑面上要好看。”
  听爹娘和大姑说起这,高兆听着。
  这个问题她早就想过,想个什么能补贴家里,什么开饭馆,抱歉,她不会做几个菜,再说,就她要是出这个主意,家里谁去干?
  母亲是隔几年生个孩子,大姑帮着家里,家里活都忙的团团转,高兆只好帮母亲带弟弟,带了大弟带小弟,还得帮着照看妹妹,好让母亲腾出手来干别的。
  家里四个大人四个小儿,每年的衣服鞋子,都是大姑和高母来做,饭菜是大姑和刘家的两个人,巧云才四岁,大姑就盼着弟媳能再生一个,就不指望母亲能干多少活。

  所以什么带着全家发家致富,高兆挠破头也想不到哪个能做,投资的一是没钱二是她是废柴,没有好主意,十几年还总有倒霉事,就像这次,摔断腿,还要害的家人伺候她,吃好吃的也要花钱呀,没给家里赚一份钱,倒是每年还要额外为她花点。
  惭愧!丢人!
  现在好好想来不来得及?趁在家猫着几个月,到春天了,好好想想,干点啥?
  高文林吃完饭,看着女儿发呆,忙过去摸摸女儿额头,“不热呀,怎么没精神了?”
  高兆赶紧身,笑道:“没,我刚想事哪,爹,怎么能多赚点银子?”
  “怎么?兆儿要买什么?贵吗?多少银子?”
  “不是,我啥都不买,就是想总这么紧巴巴的,不如想想能干点啥,我大了,可以给家里出力了,要是能做啥赚点,将来大弟小弟娶媳妇聘礼多,也能娶个好媳妇。”

  高翠赶紧说道:“兆儿可别瞎想,你弟弟读书好了,自然能娶到好媳妇,你看你外祖父,不就是看中你爹人好,又是读书人才把你娘嫁过来,干什么都不如读书,考个秀才,将来开个学馆,也是个饭碗。再说了,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就是容易高家也不能去做,你还小,不知外面世道,谁看的起商贾?就是再富裕,家里的小娘子想嫁到官家,要不是做妾,要不就是那家人图了银子,嫁进去也没好日子过,咱高家几代都是读书人,哪能打那个主意?”

  是哦,这里是读书为大,就是有那做生意的都要买了田地,户籍也是良民,还培养儿孙去念书,指望考个功名好彻底改善门庭,没什么比读书更是走正途又捷径的了,要是考个举人在这小县城就飞黄腾达了,就是个秀才都能昂着头走路。
  叔祖母为何趾高气昂的,不就是堂叔先考中的举人,又在宣庆府书院当个教谕,而父亲是后面才考的,就这高文林一直觉得是女儿给他带来的福气。
  高文林夫妻听了大姐的话都点头,又转头开始教育瞪着眼睛听的两个儿子。

  等高文林拎着儿子们出去说检查功课,高翠也去厨房忙乎,江氏抱着打瞌睡的巧云屋,高兆泄气,发现她因小失大,家里省吃俭用就想供着弟弟读书,靠这个来翻身,想想也对,这个是最快的也是最近的发家之路,别的,高家人做不来,就算高兆会做菜,自家的铺子收来,她一个人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