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52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柴进对梁山无有寸功,却能名列前茅,当然不能归功于他的所谓的丹书铁券,而要归功于他的帮闲手段。
  柴进很具备帮闲的天赋秉性。宋江杀了阎婆惜,来到柴进庄避难,柴进刚一见面,就拿出了帮闲的本事:柴大官人见了宋江,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柴进上山之后,没有半点功劳,而且为了救他,梁山众好汉费尽周折。可是,宋江在排定英雄座次的时候,却把他排在了第十位,名位很靠前。前四个领导班子成员: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这个石碣受天文的玄虚就是他们几个搞出来的,自然把自己排在前面,没什么好说的。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这四位是五虎大将,为梁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是一枪一刀拼杀出来的,排在前面也没说的。小李广花荣是宋老大的铁杆粉丝加心腹,而且人物标志,又且宋老大有断袖癖,这个排在前面也很正常。柴进,无有寸功,却能排在前列,而且掌管梁山钱粮,担任如此重要职务,看来,全凭的是帮闲的本事了。

  有的人善于帮闲,有的人不善于却乐此不疲。善于的常常恰到好处,深得主子欢心;不善于的常常弄巧成拙,让人生厌。柴进就属于善于帮闲的,常常得宋老大欢心。你看宋江要去东京看灯,不带别人,指名带柴进去:“我与柴进一路,史进与穆弘一路,鲁智深与武松一路,朱仝与刘唐一路。只此四路人去,其余尽数在家守寨。”
  而且这一次,柴进帮了一次很漂亮的闲。用刀刻掉了皇帝书房里屏风上的“山东宋江”四个大字:柴进看了四大寇姓名,心中暗忖道:“国家被我们扰害,因此时常记心,写在这里。”便去身边拔出暗器,正把山东宋江那四个字刻将下来,慌忙出殿,随后早有人来。
  这一举动,足以说明,柴进很能摸透宋老大的心思。宋老大什么心思?招安呀!得为国家臣子呀!为皇上卖命呀!因此,柴进才会不惜冒险这么做。
  他回来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宋江,还把那四个字拿出来给宋江看,书中虽然只写宋江看罢,叹息不已,没有对柴进说什么,没有表示夸奖,小柴同志呀,你这件事情干的好呀,应该推广呀!并没有说类似的话,但是,宋老大内心深处一定是有所触动的,一定会对柴进这样的举动有所感激:还是小柴同志知道我的心哪,今后一定要提拔重用!
  日期:2019-03-07 09:44:17
  93.《柴进卷》(4)柴进刮掉“山东宋江”是何用意?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带了柴进等人上东京看灯,柴进和燕青两个人先进城里探道,燕青用蒙汗药麻翻了王班直,柴进把王班直的锦袄、踢串、鞋胯之类脱下来,穿在自己身上,带上花帽,拿了执色,离了酒店,去了皇宫。
  柴进来到皇上的书房睿思殿中,看见素白屏风上御书四大寇姓名,分别是: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看完之后,“便去身边拔出暗器,正把‘山东宋江’那四个字刻将下来。慌忙出殿,随后早有人来。”
  老版电视剧拍到这一节时,换了人物,把刻这四个字的人换成了时迁。应该是考虑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干这小偷小摸的勾当,还是鼓上蚤时迁在行。柴大官人干这勾当有损形象。书中这样介绍柴进,先看相貌:“但见那一个人生的十分标致,且是打扮得整齐,身穿鸭翅青团领,腰系羊脂玉闹妆,头带俊莪冠。足蹑珍珠履。”可以说是风流潇洒,仪表不俗,气宇轩昂,不愧是皇家贵族出身的官二代。

  再看柴进的为人处事,酒店主人说柴进:“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在宋氏兄弟的眼里,柴进是这样的:“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说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名字,说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只不曾拜识。何不只去投奔他?人说他仗义疏财,专一结识天下好汉,救助遭配的人,是个现世的孟尝君。我两个只奔他去。”
  柴进是这样一个风流潇洒、光明磊落的人物,如此标致,让他去干这偷鸡摸狗的勾当实在不合适,所以就让偷儿的鼻祖时迁来干这件勾当。
  那么问题来了,作者施耐庵就没有考虑过这些吗?为什么没让时迁去,而是让柴进去了呢?施耐庵为什么要让堂堂的柴大官人去干这件事呢?为什么要损坏小旋风的形象呢?这就要从柴进不惜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刮下“山东宋江”这四个字的真实意图来分析了。
  笔者分析,这里面包括导演,以及我们后来的读者都有一个误解。一般的理解大约都是这样的,刮掉“山东宋江”四个字,有梁山好汉和朝廷作对的意思。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小孩子之间闹情绪,一个就会在背后把另一个的名字写在墙上骂他。另一个发现了,就会把自己的名字涂掉,然后写上对方的名字,作为回骂报复。这件事情里面,时迁代表了梁山,有回击朝廷的意思。这是我们常人的理解,大约导演也是这样理解的。当然,不能说这样理解不对,针对一本书,任何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说不定二郎神也是《水浒传》的忠实读者。

  但是,原著作者施耐庵让柴进去做这件事情,一定是有他的深意,就不仅仅是对朝廷的回击。我们看书中写道:“柴进看了四大寇姓名,心中暗忖道:‘国家被我们扰害,因此时常记心,写在这里。’便去身边拔出暗器,正把‘山东宋江’那四个字刻将下来……”
  柴进的内心独白很简单,就一句话,当然,此时的柴进,在作者的心里,也是代表着梁山全体的。那么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国家被我们扰害”,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柴进对当今皇上把“山东宋江”这四个字刻在屏风上,并没有反感。相反,我们很可以从中体会出那种内疚感:都是我们不好,扰害了国家,让皇上忧心了!估计柴大官人当时面对这四个字时是低着头的,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因此,他把这四个字刮下来,绝不是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是对朝廷的反击,类似于儿童之间的手段。恰恰相反,他的用意是在表决心,是在对当今皇上表态:老赵啊,你就放心吧,我们不会再造反了,我们一定会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这一大寇的忧患已经解除了,已经去掉了,你不必记在这里了!
  当柴进回去之后对宋江说了这个事,宋江也是叹息不已。可见,宋江是懂柴进的,柴进也是懂宋江的。对,柴进也是招安派,所以他才会跑前跑后帮着宋江去完成招安大计。他是皇室贵族出身的官二代,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当一辈子强盗呢?!
  日期:2019-03-08 15:42:3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