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49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施耐庵刻意安排李逵在寿张县做了一回知县相公,目的也是要揭示出农民起义存在的弊端,“只是取一回笑耍”,这也正是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

  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恶行加到一样喜欢杀人放火的鲁智深、武松等人身上?或许还是因为阶级属性所决定的。我们看书中这样介绍李逵的身世:“这大哥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介绍鲁智深身世:“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介绍武松身世:“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矣。”这三个里面只有李逵是从村儿里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阶级的代表。

  日期:2019-02-28 07:44:40
  86.《杨志卷》(1)很简单的一个漏洞,杨志却没有看破,活活丢了生辰纲!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对“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一定不会陌生。吴用智取生辰纲也可以说是《水浒传》中一出非常精彩的重头戏。
  杨志押送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十万贯金珠宝贝,途经黄泥冈,硬是被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人给劫了。

  劫取生辰纲,是智取,而不是力取,没有动手,没有人员伤亡,主要体现了智多星吴用吴学究的智慧。整件事情看起来天衣无缝,没有丝毫破绽,那个一直谨慎小心的青面兽杨志也确实上了当,丢失了生辰纲,险些弄丢了自家的性命。
  其实,吴用的这套把戏里面还是有一个很明显的破绽的,只是杨志没有发现。书中交代清楚,晁盖等人扮成贩枣子的客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
  晁盖等人扮成贩枣子的商人,推了几车枣子,再正常不过了,这些是这场戏中应该有的道具。不过到了后来,白日鼠白胜挑着酒来卖时,这七个人却亮出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道具。
  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这里出现了一个道具——椰瓢。椰瓢和枣子好像怎么也扯不上关系,既然是贩枣子的,为什么要带着这么多椰瓢呢?又不是去卖椰瓢。这是很明显的破绽。这是吴用计划里面的一个重要道具,他要把蒙汗药倒在椰瓢里,然后,才能够掺进那桶酒里面去。这本是不应该出现的道具,青面兽杨志却没有察觉出来,活该丢失了生辰纲!
  日期:2019-03-01 11:01:17
  87. 《杨志卷》(2)解密:杨志因何丢失生辰纲?

  《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写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他老丈人过生日。这份大礼据说价值十万贯,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三千万元,不是个小数目。梁中书派青面兽杨志押解护送,还有两个虞候和一个老都管跟着,十一个壮健的军汉挑着担子,一路望东京而去。不想走到黄泥冈,被晁盖、吴用一伙给劫了。害得杨制使有家难奔,只得去落草当了强盗。

  这杨志刚弄丢了花石纲,吃了大官司,好不容易才有出头之日,又被劫了生辰纲,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青面兽?
  案情回顾:杨志一行十五人押着生辰纲,途经黄泥冈,正遇着晁盖七人。晁盖等人装作是贩枣子的客商,等在黄泥冈上纳凉。两伙人还互相打了招呼。这时白胜上场了,挑着两桶白酒,假装去村子里卖,也歇在黄泥冈上。晁盖等人买了一桶酒吃,一边吃一边馋挑担子的军汉,军汉们更是口渴难耐了。晁盖等人吃完了一桶酒后,又去另一桶里舀了半瓢吃,却把药下在了里面。结果,青面兽杨志就生生弄丢了三千万块。

  下面来分析一下,杨志是怎样着了吴用的道儿的,弄丢了生辰纲。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原因,还得从自身找毛病。杨志作为此次押运的一把手,没有起到表率作用,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十万贯金珠宝贝,分作十一个担子,想来每个担子少说也有一两百斤。每个军汉挑着一两百斤的担子,从北京走到洛阳,可想而知,这是一段极其艰辛的路程。而杨志却两手空空,手里只拿着一根藤条,动不动就打这些军汉。因此失了军心,军汉们都不服他,满腹的抱怨。书中写:“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

  杨志是行伍出身,这时候,又把军人那套 气拿了出来,非打即骂,以为能把这些军汉打服,打怕,打听话了。你这套对付那些新兵蛋子或许还可以,这些军汉都是老兵油子了,你还用这一套,就不管用了。果然,杨志的暴力手段,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书中写:“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如果杨志能够身先士卒,从十一个担子里面分出一些金珠宝贝自己挑上,这十一个军汉必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这就拢住了人心,那十一个军汉还有何话说?那时,他杨志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走便走,说停便停,谁还会抱怨呢!再者,如果他带头这样做了,老都管岁数大了些,可以不计较,那两个虞候还好意思空着两手吗?两个虞候再分担一些,那些军汉们就会更听话,更卖命了。可惜,青面兽做不到这一点,失了军心!自然失了威望。要知道,威望这东西,打是打不出来的,是要靠收的。

  其次,杨志思想工作做得不好。前面说过,他丢失生辰纲第一个原因是他不能起表率作用。不仅如此,他还不会做思想工作。就算你不去亲自挑担子,你放不下那官架子,你要是能做好思想工作,也不至于丢了生辰纲。书中写:一个军汉分说道:“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

  可见,这青面兽只知道打骂,不容别人分说,动不动就劈脸打去。你什么也不拿,空着手也就罢了,还总打人,这就说不过去了。这十一个人也都是行伍出身,军人是吃软不吃硬的。如果你青面兽耐心做一做大伙的思想工作,讲明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军汉们也不会不听话,非要歇在这黄泥冈上的。如果不在这黄泥冈上停歇,那个智多星计谋再牛逼,能耐你何?
  书中写杨志除了打骂之外,也讲了几句道理。但是,那语气,那措辞,都不是让人能接受的。杨同学,思想工作不是这么做滴!星爷说的好:球,不是这么踢滴!你要是生在现代就好了,可以跟我们的一些领导学学做思想工作的本事。还有,你要是给他们一些承诺,比如到了东京之后,带他们去找李师师聊天、约炮,或者回来之后,向梁中书举荐他们当官。你看他们还不使出驴劲来。就是你不拿藤条打他们,他们也会尥蹶子往东京跑的。到那时,恐怕你想歇歇,他们都会拽着你跑呢!这就是思想工作的魅力!可惜,杨同学不会这些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