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38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他面对知县相公时,立马换了语气:“小人拖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
  这话说的多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出来的。不是我武松厉害,全是知县大人的福荫!这马屁拍的恰到好处,普天之下,再没有能比的了!而且,他不仅没要知县给的赏赐,还把这赏赐散给了众猎户。这明显是做给知县相公看的!
  先是溜须拍马,然后再做出忠厚仁德之举。估计武松在见知县相公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这条仕途。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一定要好好表现,抓住这个机会,没准就能进县政府,混个公务员编制。
  果然,他的苦心没有白费,知县的马屁被他拍得很舒服,又见他有忠厚仁德之举,当场封为本县都头。摇身一变,当上了公丨安丨局局长。再看武都头,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武二郎的脾气跪过谁啊?今天,就是在今天,他竟然跪了!还一口一个恩相的叫着,听着有点牙酸。
  武松的官瘾还是很大的,他本来是要回清河县找大哥的,在阳谷县当了官之后就不回去了,尽管清河县离阳谷县很近。或许他都快把这个卖炊饼的哥哥给忘了。书中写,武松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憨厚朴实的武大郎一语说中了要害,语气不无讥讽之意,武老二啊,你当了官了,就忘了本啊!当初可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养大啊!

  武松在县政府里是很听话的,规规矩矩,完全改了一身的痞气。武大和潘金莲要他搬到家里去住,这么点小事,他都不敢做主,书中写,武松上厅来禀道:“武松有个亲兄,搬在紫石街居住;武松欲就家里歇宿,早晚衙门中听候使唤。不敢擅去,请恩相钧旨。”多守规矩,打虎的武二郎竟然变得这样勤谨小心了。
  再说武松出差回来,看见哥哥死了,并且也发现死得蹊跷,但是他并没有贸然发作,而是找到何九叔、郓哥两个,问清了事情真相,这时,他也没有莽撞行事,并没有提着朴刀就去杀潘金莲和西门庆。因为他知道,那样做是不合法的,自己身为执法人员,不能知法犯法。
  武都头领着两个证人来到县衙,找知县老爷告状,一切都是依法依规在做。没想到知县和西门庆早有往来,袒护西门庆。至此,武松仍然没有发作,他不想破坏了自己在知县心中的形象,以后混仕途还得靠着人家呢。武松掏出三样证据:两块酥黑骨头、十两银子、一张纸。知县看了这些,说这事儿得从长计议。武松也没有发火,以他的脾气,居然忍了!
  第二天,武松去催知县拿人,没想到知县说道:“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
  这都明摆着的事儿了,知县就是在偏袒西门庆,但是武都头仍然没有发作,而是回去一样一样地收集证据。等证据都收集全了,才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而且他并没有像鲁智深一样,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就跑路了。他选择了去县衙自首。直到此时,他仍没有忘记国家法度,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仕途。所以,当他在孔太公庄上遇见宋江时,说出盼招安的话就很自然了。
  日期:2019-02-07 09:09:42
  67.《武松卷》(2)从主张诏安到坚决反对,武都头的初心因何而变?
  武都头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等一十五口,准备去二龙山找鲁智深入伙。途经孔太公庄上,遇见宋公明,和宋公明有这样一段对话:

  武松说:“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宋江说:“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可见,受招安的主张,最先是由打虎的武都头提出来的,他这时是很盼着朝廷招安的。但是,当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武二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并且叫道:“今日也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为什么武松的人生目标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盼招安到坚决反对招安?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武松虽然是一个好打架斗殴,让人不省心的家伙。但他却是一个官迷。景阳冈上打死老虎之后,遇见两个猎户:“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

  这话说的多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出来的。不是我武松厉害,全是知县大人的福荫!这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果然,他的苦心没有白费,知县的马屁被他拍得很舒服,又见他有忠厚仁德之举,当场封为本县都头。再看武都头,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武二郎的脾气跪过谁啊?今天,就是在今天,他竟然跪了!还一口一个恩相的叫着,听着有点牙酸。
  武松的官瘾还很大,他本来是要回清河县找大哥的,在阳谷县当了官之后就不回去了,尽管清河县离阳谷县很近。或许他都快把这个卖炊饼的哥哥给忘了。书中写,武松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憨厚朴实的武大郎一语说中了要害,语气不无讥讽之意,武老二啊,你当了官,就忘了本啊!
  武松在县政府里是很听话的,规规矩矩,完全改了一身的痞气。潘金莲要他搬到家里去住,这么点小事,他都不敢做主。武松上厅来禀道:“武松有个亲兄,搬在紫石街居住;武松欲就家里歇宿,早晚衙门中听候使唤。不敢擅去,请恩相钧旨。”打虎的武二郎竟然变得这样勤谨小心。说白了,就是想好好表现,还想往上爬!
  武松出差回来,看见哥哥死了,也发现死得蹊跷,但是他并没有贸然发作,而是找到何九叔、郓哥两个,问得事情真相,这时,他也没有莽撞行事,并没有提着朴刀就去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他知道,自己身为执法人员,不能知法犯法,以后还得混仕途呢!
  那为何他后来又公然跳出来反对招安呢?宋公明可是他最尊敬的人,而且是梁山的老大,他为何不留情面,当着众头领的面就反对宋江呢?
  武松醉打蒋门神,除了要帮助施恩之外,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在孟州这地面闯出名号来,好叫州长知道有这么个人物,然后在州政府里面给安排个职位。这与景阳冈上打虎是一个路数。
  果然,正如他愿,那快活林一境之人,都知武松了得,都来拜见他。很快,伯乐出现了,张都监叫他做一个亲随体己人。武松的仕途梦又开始燃起。武松跪下称谢道:“小人是个牢城营内囚徒。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随镫,伏侍恩相。”
  够肉麻吧!一口一个小人自称,武都头曾经是这样的吗?曾经是一口一个老爷自称的啊!面对张都监,竟然一口一个小人了。而且还要执鞭随镫,伏侍恩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