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24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人早已赶到背后。卢俊义一时无措,只得提起右手拳头,劈面打去,却那人只一弓梢,卢俊义右臂早断,扑地跌倒。那人便从腰里解下绳索,捆缚做一块,拖去一个所在。
  正中间排设公案。那人南面正坐,把卢俊义推在堂下草里,似欲勘问之状。只听得门外却有无数人哭声震地。那人叫道:“有话便都进来!”只见无数人一齐哭着,膝行进来。

  卢俊义看时,却都绑缚着,便是宋江等一百七人。卢俊义梦中大惊,便问段景住道:“这是甚么缘故?谁人擒获将来?”
  段景住却跪在后面,与卢俊义正近,低低告道:“哥哥得知员外被捉,急切无计来救,便与军师商议,只除非行此一条苦肉计策,情愿归附朝廷,庶几保全员外性命。”
  说言未了,只见那人拍案骂道:“万死枉贼!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何法去治天下?况且狼子野心,正自信你不得!我那刽子手何在?”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声令下,避衣里蜂拥出行刑刽子二百一十六人,两个服侍一个,将宋江、卢俊义等一百单八个好汉在于堂下草里一齐处斩。
  卢俊义梦中吓得魂不附体,微微闪开眼看堂上时,却有一个牌额,大书“天下太平”四个青字。

  抛开学术研究不说,我们单来说一说卢俊义的这个梦。这个梦境释放了两个信号:
  一是暗示了现实版的梁山起义最后的结局。历史上,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最后被张叔夜平叛。梦里的嵇康正是字叔夜。
  史料记载:公元1119年,宋江在河朔起事,起义军转战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势浩大。公元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夺取了官军巨舰十数艘。张叔夜探知宋江带着十余船金银珠宝,准备攻打海州城,便招募了近千名死忠之士,在城郊设下埋伏,又派兵轻装前去海边,引诱宋江出来交战。……宋江大败,副帅被擒,宋江只好投降。
  二是暗示了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即使接受朝廷招安,最后也是落得零星凄惨。梦境最后的结局是“避衣里蜂拥出行刑刽子二百一十六人,两个服侍一个,将宋江、卢俊义等一百单八个好汉在于堂下草里一齐处斩”,然后方得“天下太平”。而《水浒传》最后结局也正是如此。
  日期:2019-01-17 14:24:18
  41.《吴用卷》(1)吴用的一生是古代落魄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

  读《水浒传》,每次看到智多星吴用自缢于宋公明坟前,都会生出无限感慨。吴用是文化水平很高的知识分子,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教授,能带研究生的。书中这样介绍他:“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看这简介,论谋略,诸葛孔明、陈平都不是吴用的对手,可见非同小可。道号也可见一斑,加亮先生,意思是比诸葛亮还要胜一筹。这个介绍有些夸张,吴用的道号也有些吹牛皮的嫌疑。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火烧博望坡,赤壁借东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与强大的魏国相抗衡。蜀汉虽弱,因为有诸葛,尚能在诸侯纷争中取得三分天下。吴用自比孔明,有些自不量力了。不过,吴用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辅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夜打曾头市,打大名府,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都可以看出加亮先生的韬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现实生活中却过得很不舒心,有志难筹,只能在一个民办幼儿园里当一个学前班主任。可见社会之不平、现实之残酷。吴用是不甘心自己的才华就这样被埋没的,自古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是宋徽宗政府腐败无能,朝廷上下都被奸邪控制着,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因此,吴用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引起朝廷的重视,最后成为国家臣子。所以,他才敢干出这样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来,帮着晁盖劫了生辰纲,最后上了梁山,造朝廷的反。

  可是上山之后,他依然很困惑,他所追随的晁盖是个胸无大志的家伙,只想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每日逍遥快活。这样的日子很适合晁盖、刘唐、三阮,因为他们是体力劳动者,没有思想,或者思想很简单,没有什么人生理想或者信念、价值等,每天能像现在这样喝酒吃肉,已经很开心、很满足了。但是,吴用是有思想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他不甘心就过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可是他又找不到出路,所以一直迷惘地挨着日子,没有什么举动。

  直到宋公明上了梁山,他才终于看到人生的希望,内心的理想抱负又再次燃烧起来。那就是跟着宋公明,坚定不移地走招安路线。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国家臣子,青史留名。可以说,宋江和吴用两个人的人生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看法是相通的。所以,吴用才不顾了同晁盖之间发小的友谊,而倒向了宋江这一边。
  这之后他不再迷惘,不再沉沦,而是尽心辅佐宋公明干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就足以让朝廷震惊了。果然,朝廷下旨招安,吴用得为国家臣子,人生愿望得偿!
  可是,当他的人生理想实现的时候,当他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他再次陷入了迷惘。朝廷的腐败、脏官的丑恶,让他心灰意冷。他本来是想为国家臣子之后,能为国家做点事情,能为民生做点事情。没想到,他的一腔热血全都白洒了,人家根本不买账。满朝奸邪把持朝政,他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许他的名字也正暗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思。其实,他对宋徽宗政府也没有看透,这一点他虽比宋公明强些,但是,他仍然有他的局限性。在这个问题上,看的是最透彻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可惜吴用却看不透这一层。

  他再度陷入迷茫,对人生理想美好的规划再度崩溃,再次陷入心灰意冷的境地。当得知自己的人生导师宋公明死了之后,他更是对前途充满了绝望。生无可恋,还留在这世上干什么?最终选择在宋江的坟前上吊自杀。

  纵观吴用的一生,其实,正是古时落魄的知识分子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特别是那些还有些良知的知识分子,还保持精神独立的知识分子,不屑于也不甘心于与朝廷奸邪为伍,看着那些奸邪,那些腌臜脏官,满腔的愤怒,可是又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逃避。轻一点的,会选择隐姓埋名隐居起来,不问世事,不关心政治,图个眼不见心不烦。重一点的就会选择轻生,离开这个黑暗的世界,到那世界去寻找光明,就像吴用,最后死在宋公明的坟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