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9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来大伙儿正开心呢,他非唱这么一出,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那么,宋江为何要在这么热闹的场面上搞这么一个幺蛾子呢?
  一是为了显示自家的文学功底。在古代,评价一个成功男士,基本是两个标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也有一说,叫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见,那时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学文,就是 武了。不像现在,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拥有多少身价,坐拥多少房产,多少豪车、美妾……梁山泊里,宋江的武学是很浅层次的,可以说是入门级别的。所以武能定国这个标准是不挨边儿的,跟卢俊义、林冲、关胜、呼延灼等人是没法比的。所以,为了寻求平衡,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慰藉,就只能显摆显摆自己的文化水平。当然,要论文化功底,宋江在梁山泊里还是能拿得出手的。一百单八将大多是军官、渔夫、强盗、农民,跟这些人比,宋江差不多能拿大学本科学历。所以,今天大伙儿都聚齐了,是不能不显示一下的。

  再者也是要显示出自身与晁天王的不同,晁盖一介莽夫,只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哪里懂得这些情调,你们跟着他混,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有滋有味!
  最后,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测试一下,自己朝思暮想的招安主张到底能不能行得通。看看众好汉是什么样的反应,是支持的多,还是反对的多。好为下一步做思想工作做准备。更主要的是可以借这个机会来一个杀一儆百,杀鸡给猴儿们看。黑旋风李逵闹事应该是宋江事先安排的。黑旋风本身并不反对招安,他在骨子里有纯粹的小农思想,也有着强烈的当官的愿望。他不是总吵吵着打到东京去,推宋江做皇帝,他做大将军吗?而且在梦闹天池的时候,真做了一回值殿将军,狠狠地过一把官瘾。在现实中,他也在寿张县当了一回县太爷,做了一回衙。而且他是宋公明的铁杆粉丝,宋公明说的话,在他的眼里就是圣旨。所以,他是不会反对宋江的。即便是他不赞成招安,也不会反对宋公明。他这次站出来闹事,是为了配合宋江演好杀鸡给猴儿们看的这出戏。黑旋风大闹之后,宋江假装雷霆震怒,要杀李逵,结果众人一求情,他立马就缓和了态度:“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见好就收,要是执着起来,场面就不好收拾了,这就是政治家的高明之处。

  日期:2018-12-29 08:54:32

  16.《宋江卷》(10)宋江和晁盖的治山理念有何不同?
  白衣秀士王伦是梁山第一代领导核心,晁盖是第二代,宋江是第三代。王伦这个家伙虽然也叫山大王,却是一个小人物。除了阻挠林冲上山和被林冲火并之外,没有别的戏份,刚出场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可以忽略不计。这里讨论一下晁盖和宋江的治山理念哪个更靠谱?
  二人的治山理念是不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占据梁山的最终目的是不一样的。晁盖占住梁山,目的很简单,就是每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众兄弟们在一起,无一日不快活。阮小七的一句话很能代表他们共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他们指的是当时梁山泊上的王伦、杜千、宋万等人。这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晁盖占住梁山之后,也只满足于此。“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一回中,晁盖等人正在一起喝酒,朱贵派人前来报告,说是有一伙客商要从梁山泊经过。晁盖说,正好最近手头有点紧,打麻将兜里没钱,就派三阮前去打劫。打劫成功之后,三阮带着二十多辆车子的金银财物回到梁山,晁盖大喜,就叫众人把财物分了。
  在他的意识里,占山为王就是这样的,没钱了就下去抢,抢来钱了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如果晁盖后来不在曾头市中了毒箭,一直执政梁山,梁山应该不会有太大发展,也不会有那么多好汉前来投奔。算上最开始的四位好汉,再加上他带上山的七个,一共是十一位好汉,再发展,顶多也就是三五十位头领。并且身份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渔夫、猎户等,不会有那么多朝廷的军官和公务员。晁盖也不会与朝廷为敌,朝廷如果不来征讨他,他不会派人去骚扰朝廷。当然,他也不会接受朝廷招安,他会一直带领兄弟们每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快活地过着每一天,直到慢慢地老去。

  宋江占据梁山的最终目的是跟朝廷谈判,他也不是真要造朝廷的反,而是要利用梁山这个平台,作为自己通往仕途的跳板。他最初因为犯了人命官司,又酒后误题反诗,大闹了江州,不得已上了梁山。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把上梁山看成是自己获得第二次新生的契机。

  说白了,他虽然是不得已上梁山,但是他并没有想在梁山长待下去,他还是想当官。只是眼下不行,眼下自己是朝廷的犯人,犯人想当国家公务员,怎么办?就得把事情搞大,让朝廷恐惧,所以他上山之后,搞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三打祝家庄、打曾头市、打高唐州、打大名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这声势造的比天还大。果然朝廷震惊了,想要息事宁人,开始招安。宋江这边,通过这几次大战役,也具备了和朝廷谈判的充足条件。最后招安成功,宋江得为国家臣子,青史留名。

  可以说,宋江的人生追求和治山理念比晁盖要高出一个境界,更上一个层次。人家考虑的是身后的事,能否青史留名。而晁盖琢磨的是生前的事,怎么才能自在快活。可是从现实的角度看,虽然宋江的治山理念要比晁盖境界高,但最终的结果却不理想,一百零八个兄弟葬送了三分之二,自己最后也被毒死。这样看来,还不如像晁盖那样,在梁山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逍遥快活。人是活在当下的,当下活好了就可以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连当下的生活都没过明白,还整天考虑着死后能不能青史留名,岂不愚蠢?

  日期:2018-12-29 14:11:20
  17.《宋江卷》(11)宋公明改聚义厅为忠义堂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晁盖因不听宋江劝阻,前去攻打曾头市,不料中了毒箭,回到梁山不久就一命呜呼了。晁盖临死之时留下遗愿:“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很明显,并没有直接将大位传给宋江。
  听了晁盖的遗言,估计当时宋公明的心是拔凉拔凉的啊!好在他身边有一个彻头彻脑的帮闲,而且这个帮闲在梁山上说话还很有分量,就是那个收不着红包就造反的人民教师吴用。当时,吴用掏出那把无论冬夏都拿在手里的羽扇开始摇起来。这厮可能是要学人家卧龙先生,你说你要真有人家的智慧学学也行,你就是一个课后班老师,不好好教书,出来造反,也整出一幅羽扇纶巾,摇来摇去,丫挺的,欠抽不是?看看吴用是怎么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