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2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以看出,晁盖是真心实意相让,跟宋江让位卢俊义是完全不同的。晁盖是真诚的,宋江是在作秀。只是宋江不买账,几次三番请他都不去。最后在浔阳楼酒后误题反诗,没办法,才上了梁山。
  读者有没有试想过,如果是宋公明自己要上梁山入伙,晁盖因为忌惮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气比自己大,担心宋江日后会篡位,而不容宋江留在梁山上,结果会如何?
  笔者猜测,如果晁盖真的那么做了,那么晁盖的小命也就要玩完了。历史会再次上演,梁山会再次发生一次火并。像当初吴用策反豹子头林冲火并了王伦,帮晁盖夺了寨主之位一样。
  别人不会有谋略和胆识干这件事,还是那个叫吴用的课后班老师。这要从吴用这个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说起。吴用这个人是有很远大的理想的,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不然,他也不会参与劫生辰纲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可是又不甘心被生活欺骗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今吴用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是朝廷哪知道你这个穷书生呢?所以,吴用想通过劫生辰纲这件事引起朝廷的重视,最后通过招安,得为国家臣子。谁想当一辈子强盗呢?

  吴用上山之后,一定在心里盘算着接受朝廷招安,当国家臣子,久后青史留名这事儿。这是与宋江不谋而合的。只是当时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们只知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逍遥快活,一点远大的理想都没有。吴用的那些抱负根本没人当回事,如果他说出来,可能还会引来刘唐、阮氏三雄等人的嘲笑。因此,在宋江上山之前,吴用是很郁闷的。眼下的生活状态并不是他想要的,这和他的人生追求相距万里。可是他又找不到出路。直到宋江上山,他才找到了知音。可以说两个人有着完全相同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尽管吴用可能还有些迷惘,但是经宋江点拨,也一定如云开见日,豁然开朗了。从此坚定了接受朝廷招安,为国家臣子的信念。这也正是他渐渐从晁盖那边倒向宋江这边的重要原因。

  宋江被刺配江州牢城,途经梁山,被众好汉请到山上,花荣要给宋江开了枷锁,宋江说:“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吴用笑道:“我知兄长的意了。”宋江听了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可见,两个人可谓心有灵犀。
  所以,后来晁盖刚死,吴用就不惜违背晁天王遗愿,带头拥立宋江做了山寨之主。在他的心里,只有宋江才能带着他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完成他的人生目标。所以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宋江三打祝家庄,夜打曾头市,打青州,打大名府,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帮助宋江为完成招安大计争取主动权,可谓呕心沥血。而晁盖是个胸无大志的家伙,不能带领他实现他的人生目标,更不能带领他走出他的困惑和迷惘。所以吴用也心灰意冷,自跟随晁盖上山,一点大的军事举动也没有。宋江给了吴用一个平台,吴用也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一点,晁盖是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晁盖不收留宋江的话,吴用很有可能再策划一场大火并,把晁盖做掉,推宋江做老大。更何况当时梁山上支持宋江的势力已然超过了晁盖,如果来一场火并,还是有十成胜算的。

  日期:2018-12-24 16:27:16
  4.《晁盖卷》(4)晁盖因何不相信花荣的箭法?
  《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宋公明写了一封举荐的书信,推荐秦明、花荣等人上梁山入伙。秦明、花荣等人上了梁山之后,梁山摆酒宴招待诸位好汉,席间,“秦明、花荣在席上称赞宋公明许多好处,清风山报冤相杀一事,众头领听了大喜。后说吕方、郭盛两个比试戟法,花荣一箭射断绒绦,分开画戟。晁盖听罢,意思不信,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

  晁盖可能表现的挺明显,花荣一眼就看了出来:“晁盖却才意思不信我射断绒绦,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们众人看,日后敬伏我。”正好该着花荣露脸,天上飞过一行大雁,花荣便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恰才兄长见说花荣射断绒绦,众头领似有不信之意,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射不中时,众头领休笑。”
  花荣是有真本事的,所以不怕较真,他更愿意这样较真,才能显示出真本事来。不像很多人只会说大话,吹牛皮,一较起真来,立马就原形毕露了。这样的人是不敢较真的,只会拿出各种完美的理由来搪塞过去。如果实在敷衍不过去,就会翻脸,就会发脾气,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极度恐慌。有真本事的人是不会说大话的,听起来像大话,事实上是客观的。常常是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只学到人家一些毛皮或者三脚猫的功夫,这样的人偏爱吹牛、说大话,却不能认真,一认真就露馅了!就会丢人现眼!

  花荣有真本事,不怕较真,不会丢人现眼。“当下花荣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急叫军士取来看时,那枝箭正穿在雁头上。”花荣的神射实在令人叫绝,可是,梁山的老大晁盖为什么不相信他的神射呢?晁盖作为一山之主,气度和见识应该比其他好汉都高的。若说他的手下赤发鬼刘唐、阮氏三雄,这些人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不相信花荣的神射还好理解。晁盖作为一山之主,为何对前来投奔入伙的花荣嗤之以鼻呢?

  事实上,晁盖不是不相信花荣的神射,更多的是他的内心里不愿意相信花荣有这样好的本事。晁盖占据梁山之后,手底下有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十一个兄弟。这十一个兄弟里面,杜迁、宋万、朱贵是白衣秀士王伦的旧部,虽然被迫跟了晁盖,却不能成为他的心腹之人。林冲虽然火并了王伦,立自己为山寨之主,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火并我再另立别人。白胜又是出卖过我们的,我早已不把他看成是兄弟,只是怕江湖好汉耻笑我不仗义,才留他在这里。真正的心腹只有一个民办教师吴用、只会变戏法的牛鼻子老道公孙胜、小肚鸡肠的刘唐、阮氏三雄,阮氏三雄是有些本事,可只限水下。

  宋公明突然弄这么多人来梁山入伙,如果不收留,学王伦那样打发他们下山,说不定豹子头林冲会火并了我。可是若真留下,这些人里面,别人不说,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这二位的本事,就凭我那几个心腹兄弟根本不是对手。如果哪天发生什么变故,根本没法应付。是的,此时的托塔天王晁盖和当初林冲雪夜上梁山时的白衣秀士王伦的心情是一样的。当初王伦害怕林冲夺位,因此百般刁难。此时,晁盖也存在这种恐惧心理,但是他不能学王伦那样百般刁难花荣等人。会遭天下好汉耻笑,说不定还会被林冲火并。

  因此,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看到花荣有那么好的身手,是不愿意相信花荣“一箭射断绒绦”的说法是真的,因此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他此时的内心是很复杂的,同时也充满了恐惧。看一下花荣射中大雁后晁盖的反应:“晁盖和众头领看了,尽皆骇然。”这里面的众头领应该指的是晁盖的心腹兄弟们,他们跟晁盖一样,也感到了恐惧和危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