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能不能就放过我这一遭?》
第56节

作者: 普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买田买地按着从前家的习惯,并不打破当地惯例,一样同佃户收了四分五的田息,只寻常人家低一点点,但契约一签便签了十年,还答应每年可以按照五分的利钱放息。
  佃户们得了长约,知道这一处田地不会突然收回,便当做自己的田产来深耕细作,打理得非常好,买的时候只勉强算得是,此时已经差不多可以称得是等田,这样一腾一倒,倒是让季清菱得了一笔小添头。
  家松香、秋月等五个书童、丫头是买断的,除了秋月,其余人皆是没了父母,而秋月那一对父母更是不如没了,几人都可以直接带走。
  原雇了一个厨娘是当地人,此时听说他们要走,十分想要跟着,还要携着丈夫小孩一起过去,听季清菱苦口说了半日那是边城延州,正在打仗,也死活不肯放弃,还偷偷回去找人来帮着说话。
  人拿了她的手软,果然门来找了季清菱,许多话那厨娘不好意思说,她都帮着说尽了。

  “原是看你家哥哥,知道他学问做得好,将来必是出人头地的,在延州也不会待多久,迟早要去京城,她一家子在蓟县也没甚花头,她丈夫一味老实,除了干些体力活,其余事情皆不会做,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活计,若是跟着你们,将来真个出了头,她在你家干得久,看着一张熟脸,哪怕拔根汗毛带契提携,也算是祖坟冒了青烟,权当是认准了,一心想要给你家做活。”
  话虽说得粗鄙,马屁倒是拍得顶好听的。
  那人腆着脸笑道:“从前不是有一个姓李的帮厨在此处做过?后来她辞了去找别家,大家背地里都传开了,笑她眼珠子长到了背,顾家郎君这样的人才,将来不说宰相,好歹也是一个大官,她放着这样一个大人物不去贴着,反倒自己走了宝,再没有这样蠢的!如今这一位得了前面的坏样子,好容易巴了,再不愿放手……”
  大晋户籍管控不严,世人也并不十分安土重迁,为了前程出路,四处行走的人并不在少数,人笑着说一回话,又道:“她自愿意同府去延州,姑娘便点了头,也不吃亏,反正使生不如使熟。”
  听到季清菱说延州不安定,那人不以为意地道:“她早晓得了,既是要去,自然都不在话下。”
  果然次日那厨娘便束手束脚来找季清菱,把自己想法又一一说了,最后道:“是生是死,都是命了,我家自负自担,绝无二话……”又道,“这两年在府我也算得是尽心尽力,若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姑娘只管同我说,我定是立马改,绝不拖延,因手艺不算差,也侥幸得过下夸奖,都吃得惯我做的,等到了延州,如果要另雇他人,我也可以帮着打下手,或是做个粗使活,我家那口子帮着赶车赶马也使得力,我家小儿不敢痴想去伺候少爷,给松节小哥搭个手,还是干得了的,也不要什么月钱,只给他口饭吃便罢了!”

  话都说到这份,这厨娘从前也是个得力的,季清菱只好同她再说一遍延州情况,见她死不悔改,只得点了头。
  厨娘只是受雇,并不住在顾宅,却说她夜间熄了火,把热水坐了灶台,自回自家,才进了门,听得里面并无声息,便唤一声:“他爹?”
  果然里头瓮声瓮气应了一声。
  她把手在衣服擦了一把,半抹黑地给自己倒了碗水,道:“叫你给田三家的送一盒子香糖果子过去,你去了没?”
  对方应了是,也不多说话,只把油灯点了。
  那厨娘心叹了口气。
  自家这丈夫,其余都好,只是一棍子下去打不出个屁来,嘴巴不会说,也没个出众的手艺。

  她把碗水喝完,问道:“大饼睡了?”
  对方点了点头,道:“睡了。”
  一个字都不多。
  她没忍住,把心的叹气,从嘴巴里叹了出来,道:“我今日已经同主家说了,这一回同他们去延州,把你跟大饼一起带,给赶车喂马的,虽府都是好人,你也要学着点说话,不然莫要说出头,过个几年,府进多少能干的,把你都挤到边了。”
  对方只会点头,又干巴巴地说一句:“我醒得了。”
  厨娘知道骂也无用,只得反复叮嘱了半日,又道:“当日不晓得是给他家做厨,别人都不当回事,田三家的提了一回,只我第一个去了,这才留了下来,若是给人晓得雇人的是他家,这等好事,怎么都落不到咱们家头。”
  她吞一口口水,继续道:“这可是良山院里头的头名,读书人里头的读书人,只要跟得好了,哪一天他飞黄腾达,我们落个一瓜半子的好处,都要在这地方混一辈子要来得强。大饼不说读书下场做秀才,便是多学多认两个字,将来跟府里的小哥捞得熟了,得个长随的差事,也算是有了个指望。人人都说,宰相家里头看门的,都抵得八品腰带,好容易撞了这个彩,你可不要自己搞砸了。”
  她晓得这丈夫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便把府大行小事细细解释了,叫他好生干活,哪怕不能出头,也要多来回跑一跑,叫主家瞧见自己,落个脸熟。
  次日顾延章自回了良山书院,他去寻院司业问了一回,又寻训导问了一回,无人晓得柳伯山甚时才能回来。
  这一时已经是九月,再拖下去,要耽误时间,他想了一回,索性去寻柳林氏,将事情说了,又写一封言辞恳切地长信,里头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与打算。
  他将信件交给柳林氏,道:“因不知先生何时归来,只能同师娘先通一声气,此事关乎家父母兄长,先人已逝,又耽搁了如此长时间,如今既得了机会,便不好再等下去,再过一旬,若是先生尚未归来,弟子也只能不辞而别了。”
  柳林氏很是赞同,她道:“寻祖寻根,为人子女的,确是你第一要紧的事情,待你家先生回来,我自把事情同他说,山长水远,你也莫要着急,路切记小心在意。”
  日期:2019-03-15 18:4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