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都总是做一些奇怪的梦》
第57节

作者: 命相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交战的情况几乎就是日军赶着往冯恪面前去送死,他们想用人海战术压倒冯恪,但是冯恪的火力简直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面突突,M—十六半自动步枪远距离点射又准又狠,持续性火力把日军打得还没冲到冯恪的工事前面,就已经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但日军毕竟人数众多,九千人的部队往前不要命的推进,还是用十分惨烈的代价冲到了冯恪的工事面前,原本以为一个冲锋过去就能碾压这小小的民团,谁知道等着他们的,还有更猛烈的火力压制。

  冯恪的民团,手下人手背上还背了一把转轮式的汤姆森冲锋枪。这玩意儿又有个别称叫做芝加哥打字机,是当时射速最快,近距离扫射威力最强的枪。这东西一掏出来,突突就是一大片,冯恪又不缺弹药,等于是上来一个死一个。
  加上后来冯恪还引进了M—二四九重机枪,特意把日军放过来了再打,那东西用的是子丨弹丨带而不是弹夹,只要枪管不过热就能一直突突,那些填上来的日军在这双重火力的压制下被打得是哭爹喊娘,伤亡十分之惨重。
  后来伤亡数字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冯恪的工事却连一点皮毛都没有被拿下来,小泉正二没有办法,只好命令前锋部队后撤,在后方用迫击炮压制。
  冯恪作为冯守的弟弟,自然也不是简单的,日军的那套战术,他早就摸得清清楚楚,要是软柿子就用人海战术压制,要是攻不下来就用炮火压制,你日军有炮火,难道我冯恪就没有了吗?
  冯恪不仅有炮火,而且是从意大利进口的大口径重炮。这种重炮不像是日军的迫击炮需要抛射,它是直射的炮弹,发射更加精准,失误极小。那些日军刚刚把自己的迫击炮阵地摆出来,冯恪这边满天飞的炮弹就已经打过来了,遍地开花。
  日军由于要长时间行军,辎重都在后面还没来得及运过来,所以只带了方便携带的迫击炮,重炮根本来不及压上来,冯恪的重火力这么一压制,日军的迫击炮还没发射几发,迫击炮阵地就已经被炸成了一片狼藉。

  没有办法,实在打不下来,那就稍作休整,往后方申请支援吧。小泉正二赶紧朝着上峰发了电报,说自己在川蜀腹地遭到正规军顽强阻击,对方使用的装备十分精良,疑似美国海豹突击队,这是破坏条约,要求美方给一个说法。
  美方当时根本也就是一头雾水,义正辞严的驳回了日方的控诉,政治这东西玩起来,几十年也不嫌少。战场上的机会转瞬即逝,等美方给了说法,侵华战争的黄花菜已经凉了,所以小泉正二的上方,又下了血本派出了两个加强师团,火速朝着冯恪的阵地进发,要求小泉正二原地修整待命。
  小泉正二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种地方,踢到这么一块铁板,他对对方一无所知,对方却把他打得损失惨重,四个旅团九千人,两天的强攻战没拿到对方一点好处,自己反而损失了五千余人,这样的进攻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他认为对方的火力实在太具有压制性,与当时的华夏抗日部队完全是两个概念的火力,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敢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地方民团,更别提这个民团其实只有三千余人,他认为挡在他面前的至少也是一个师。
  小泉正二觉得对方占据了地形优势,装备又不弱于自己的四个旅团,所以只有等后方的两个师团一起汇合以后,在重火力掩护下强攻,在此之前应该修整部队,静待支援。
  他静待支援,冯恪却不会坐以待毙,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以极大减轻后面战斗的压力,那天晚上,冯恪亲自带了五百精锐的部队,抄小路摸到了小泉正二的营地后方,安放丨炸丨弹。
  小泉正二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还会趁着他修整的时候发动这样的夜袭,那些疲惫不已的日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状态,遇到了冯恪的夜袭部队,简直就是送死,几乎被全歼在战场上。
  冯恪对小泉正二的营地使用了两吨的TNT丨炸丨药,把小泉正二的营地炸成了一片平地,好多疲惫的士兵还来不及从梦中醒来,就已经被爆炸夺走了生命,小泉正二的营地处在一个爆炸没有波及的角落中,晚上正在研究战术的时候听到爆炸声四起,出了帐篷一看,营地里火光四起,杀声震天,自己的部队被杀得抱头鼠窜。
  冯恪以逸待劳,击退日军前锋部队,然后又是一招暗度陈仓,打了小泉正二一个措手不及,小泉正二哪里会想得到冯恪又这样激进的作战意识,当天晚上仅剩下的四千部队,给冯恪的这招暗度陈仓吃了个干干净净,小泉正二本人无法忍受战败结局和被俘耻辱,切腹自尽,九千人的四个旅团,只逃出去了一千余伤残。
  这样的一场以少打多并且取得压制性胜利的战斗,在当时的华夏历史上,还是头一回,不过当时的川蜀消息闭塞,这个消息没能传达到作战前方,但是也极大的鼓舞了抗日士气,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了日军里应外合意图的前方抗日部队,开始朝着川蜀方向大规模支援过来。

  抗日部队大规模增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日军的耳朵里,日军高层也急眼了,又派遣了一个师团增援,师团的司令官全部立下军令状,若此行不成,切腹以谢天皇。这样一来,冯恪可就成了部队洪流下的一只小蚂蚁,三千民团虽然装备精良,但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这样来冯恪要面对的可就是三个正规武装的师团,足足两万余人,他抗击小泉正二的时候也损失不少人手,三千民团还有两千余人,对方的兵力几乎是他的十倍,正面抗击,毫无一点胜算。
  要把两千多人和两万人去正面冲突,以卵击石这种傻子才会干的事,冯恪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去干了,他依了冯守的遗言,将部队和乡里人员转移进了地下的地道,利用复杂的地形,部下地雷陷阱,节节抗击,且战且退。
  冯恪这块硬骨头有多难啃,只有当时参战的日军才知道。川蜀地区多山多河,地势复杂,很容易迷路,冯恪所在的乡镇,更是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加上冯恪和冯守兄弟多年经营,自己人要在乡里混生活那是如同鲤鱼入水一般得心应手,外人来了,路都不好找。
  找路虽然困难,要拿下在里面藏着的冯恪就更是难上加难,偏偏冯恪所在的乡镇又是大军行进的必经之路,要想从这边过,必须经过冯恪的手下。偏偏冯恪又是个软硬不吃的,想要收买他,连人都见不到一个,搭不上线,冯恪也根本不缺钱。
  更何况冯恪和他兄长冯守一般,乃是精忠报国,忠肝义胆之辈,怎么会被收买做辱没国家之事,所以是一条心铁了要把这些日军拦在此处,要过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半点都没得商量。
  要硬攻冯恪,那无异于大海捞针,冯恪所在的乡镇,都是在地下挖出了错综复杂的地道,地面上是城镇,地面下又自成一个世界,各种紧要物件,人员物资,全部都转移在地下,又不缺粮食淡水,就是在地下跟日军耗上个一年半载也根本没有一点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