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第11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 ,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注释:趋合倍反:趋合,趋向合作,就是合。倍反,背反,对抗,就是杵。
  化转环属:化转,杵合之间转换变化。
  因事为制:事,可以理解事前具体的目标和实际的事态发展。
  明名:盛名,很高的声望。
  事物之会:事物变化的时机。
  无常与,无不与:与,参与。不经常参与政治,但是却控制着事情的走向。
  译文:凡是有关合作或对抗的行动,都会有相应的策略计谋。杵合之间的转化和变换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转化和变换依靠具体的情形。杵合之间反复变换,需要根据事前的目标和实际的事态发展,决定自己如何选择。

  所以圣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要做到立身处世,教化百姓,传播自己的学说,提高自己声望。为了做到以上这几点,他们考察天时,以便抓住事物变化有利的时机。因为能事先掌握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所以才能预先判断事物变化,在杵合之术中或杵,或合之间转换。
  世间万物没有永恒显贵的,世间万事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没有一定的成例。圣人不是经常参与,但是却控制着所有的事情;不是能够听到所有的诉求,但是对所有的诉求却都了解。通过实现预定的计谋,办成要办的事,是为了实现自己所属君王的目标。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物君王,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君王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君王的意愿;违背另一君王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君王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杵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要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庭,就必然要把整个家庭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放在忤合之中。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围,还是用在小的范围,其功用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进行谋划、分析,计算准确了以后再实行飞箝之术。

  评论: 合作,竞争。现代商业讲究竞合,那就是双方做大蛋糕对双方都有利,这个有增量的前提条件的。如果只是分蛋糕,那显然矛盾就很剧烈了。这就是计谋不两忠。
  不过,鬼谷子说的主要是政治领域。虽然一国之内,弥合矛盾有一些典型的做法,比如分蛋糕的最后拿,以保持公平,弥合分歧。但实际上,这个基本上也是属于比较理想主义的做法。
  杵合之术是矛盾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些搞清楚了,才知道如何运用飞箝之术。
  日期:2019-02-14 15:31:26
  何新:关于逻辑的有效性及先验性
  2019-02-09 08:33阅读:3,854
  何新:关于逻辑的有效性及先验性 逻辑的有效性在于,概念组织的逻辑结构映射了宇宙的存在及演变结构。康德所说的逻辑的先验性,以及黑格尔所说的宇宙是一个理念之推演过程,根据都在于此。 这里说的逻辑,是亚里士多德逻辑以及黑格尔逻辑,是本体论逻辑,不是符号逻辑或者数理逻辑以及罗素逻辑,那只是人为构造的人工语言而已。 所以,正确的逻辑思考可以具有先验性,即预测性,从已知条件推演未知本体(过去的以及未来的)能力。这首先基于因果性的连环推断。 人类理性的强大性即基于这种理性的预知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人类接近了上帝。——汝等将如神,能知善与恶,这是伦理学。——汝等将如神,能知因与果。这是逻辑学。 休谟和罗素说,因果性是纯虚拟的,是猜测的,不可证知。这是错误荒谬之论。 真实的因果性是经验的、可实证的,即实践的。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可实践的因果性。而深藏于每颗种子之内的所谓“遗传基因”,就是种瓜必然得瓜种豆必然得豆这种必然性的先验概念之根据。

  【关于唯名论与唯实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体现了生物物种的类生性,而类生性则是人类构造概念的客观基础。
  ​所以,回看中世纪的概念本体性问题的辩论,关于实体论与符号论,显然,真实的名概念是具有实体性。】
  日期:2019-02-15 10:50:46
  原文: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注释:背向:与谁斗争,与谁合作的意思。

  原事:事物的本来面目,本质和规律
  见情:别人对自己有好处而心里感激。
  至圣: 达到圣人的境界。
  达奥:通晓深奥的道理

  译文:古代那些善于处理向背关系的人,就能够协助管理四海,被诸候所包容,用杵合之术考察天时地利的向背,促使事情的转变,然后达成“合”于圣贤君主的目的。因此,伊尹五次臣服商汤,五次臣服夏桀,其立场还未被世人所知,后来决定一心臣服商汤。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其立场还未被世人所知,后来决定一心臣服文王。这是因为反复的过程让他们懂得天命的制约,所以后来才能归顺一主而没有疑问。

  对于一个纵横家来说,如果没有圣人的境界,以及通晓深奥的道理,就不可能驾驭天下;如果不肯用心深入思考,就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如果不能悉心考察他人给予利益背后的真相,就不可能成就名声;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统兵作战;如果只是愚忠呆实而无真知灼见,就不可能有识人之明。所以,忤合之道是,要首先自我评价聪明才智和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

  评论:鬼谷子虽然崇尚利益分析法,但是,鬼谷子是超越了利益的思考的,这个从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就可以看出。利益分析法只是术,而鬼谷子追求的是道,天命。伊尹,吕尚之所以功成名就,就是顺应了天道。当然,这个是通过反复实践才获得的真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