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圣经,华夏民族的秘史——无渡河经》
第53节

作者: 公孙无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30 09:48:53
  从祠堂出来,谢安泰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人伦纲常道德规约在极度残酷的饥饿和如影相随的死亡面前,就好像一张美丽而威严的裱纸,看似牢不可破,实则一戳就烂。他把管河事务和济西赈务交托给李愚公后,便草草收拾了行囊褡裢,骑着瘦马向江苏淮安府宿迁老家一路狂奔。马不停蹄无休无止,中途历经响马恶贼山匪土寇,钱粮尽被劫掠抢去,衣衫褴褛苦行了九天九夜,终于回到了老家谢家庄。徐氏正在缝补绸衣缎褂,探头瞧着谢安泰推门而进,手心的针线梭子叮当惊掉到地上。她拉过谢安泰的手儿大惊失色的说:“老爷,你咋从济南府跑回来了哩?不伺候你那泥巴汤子河啦?”又说:“玄朗呢,玄朗呢?”谢安泰腿酸膝软的瘫垮成一滩子泥,面色苍白无力的说:“甭磨叽咧老婆子,快饿死哩,去给俺弄口吃的弄碗喝的…”热饭盛上,吃饱喝足,他衣服也顾不得换洗,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已是两天以后。徐氏守在炕头寸步不移,追问男人到底发生了何种事情。谢安泰便将济西的饥荒旱情向她如实一一相告。徐氏闻罢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谢安泰问:“咱家府上还有多少压箱底的银两,你给我一个实数。”徐氏白瞪着眼珠咄咄逼人的咣咣撂话:“怪不得你班师回朝哩,原来是要篡权夺江山咧!甭琢磨俺这一亩三分地,半个子儿也白想抠索去!”谢安泰搓了搓满脸的老皴皮说:“甭家藏着掖着耍心思咧,俺脑袋瓜子清楚的很。祖上分家的那一百亩天字号河滩肥地,还有那三百亩地字号旱笆田,以及城里的两套宅子,四间瓦房,家里的八头肥耳牲口…不敢说有八万,但五万两银子的数儿还是够的…”徐氏怒不可遏,一把将喂饭的瓷碗咣当当撂砸到桌台上:“败家子!败家子!败家子!老祖宗的江山都让你这没脑子的给败坏光光咧!”谢安泰嗷嚎着嗓门如公鸡打鸣似的吆喊得响亮,字字如铁掷地有声:“一口粮就是一条命!五万两银子就是五万条人命!俺整天没日没夜的治河是为了啥?谢家多少代和河打交道是为了啥?图的就是四个亮敞大字:保民安命!”徐氏泪流满面的坐靠在炕沿边,偎依着谢安泰啜泣:“命啊,命啊,俺看这便是命中注定的命数呃…”谢安泰抚慰着徐氏内心不由的生泛起一股难以消弥的愧疚,对这个独撑老家的女人总有言不尽道不明的愧怍与亏欠,搂揽着她的肩膀说:“俺升了官哩,成了山东的管河同知,秩正五品,总算没辱没了祖宗。你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跟着俺去享享清福哩。济南府的七十二泉美着呢,跟俺一块儿到那边住吧,玄朗长大咧,俺平时忙儿也顾不上,娃缺不下娘照应,你不看俺的面子也要看娃的面子,一大家人等着你去操持呢!”徐氏虽不久居济西,但每年开春到麦收时节都会赶车到北边住上三两个月。她擦一把眼泪颇显委屈的说:“扯!你这狗心思俺不明白?哪回去了还不是住破屋吃糠饭遭一通的恶罪…”又说:“甭用这号子话哄骗我。你爷当初是河道总督正二品,你爹次了一点再不济也是个军门副将从三品,今儿个得了个挂名的芝麻官才五品,你就乐滋滋的不知天高地厚光宗耀祖了喀!”谢安泰拉过他的女人箍锁在炕心,笑嘻嘻的一边褪裤一边来解徐氏的襟扣腰带悠悠然的道:“还是你这热炕头暖被窝的会做官!”

  谢安泰把宿迁的田产房屋和珍宝家财如数清倾售,变卖了五万多两的白银,仅留了一处小小的四合院祖宅,等耄耋老迈之时可以归乡颐养天年。回到淮安后,他马不停蹄奔劳无休,三下江南逐个拜访昔日的同窗好友和世交故人,痛陈北方旱荒的惨绝人寰凄厉之状,目之所睹亲身所闻,言之凿凿真切。每说至尸横遍野人残相食之悲事,更是如泣如诉泪若雨下不能自已。江南鱼米之乡遍处肥膏富庶之地,巨商大贾踅居江南者不计可数。谢安泰组织旧友成立了“义赈会”,每日登门各州各府的名门望族以求救助北国受灾难民。故知老友纷纷解囊捐钱纳银奉献薄力,乡绅明士也大开财门募送粮草倾力相助。南国的百姓亦不甘落后,人们一麻袋一麻袋地将家中储存的粮米捐馈给义赈会,自己宁可吃糠咽菜忍饥挨饿,也要将粮食送到会所仓房赈济北方挣扎于生死线上的贫苦民众,能多活一条命就多活一条命,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人。一位年过八旬满头银发的老太婆呜咽着嗓子噙着眼泪义重情深的说:“娃哒,你不懂,俺们这些人当初就是从北方遭着大灾大难,踏着死尸,吃树皮挖菜根啃观音土忍饥挨饿一步一步熬到江南熬到现在来的…”谢安泰扶着老太婆,内心激动万分双手哆嗦颤抖,那一刻他方真正的明白了这个民族横遭千苦万难屡经风霜打击而屹立不倒的秘诀—那份渗透到骨子里的生生不息的隐忍和坚韧。

  日期:2019-01-30 09:49:4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