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21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西次三经》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中次三经》又东十里曰騩山。其上有美枣,其阴有[王雩]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中次九经》又东一百四十里,曰騩山,其阳多美玉赤金,其阴多铁,其木多桃枝荆芭。
  《中次七经》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狼},服之不夭,可以为腹病。
  《中次十一经》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
  隈山集中重复出现在中山和西山经。山海经记这么多有什么意义,暂时不管,我们只要知道有史记载,大名鼎鼎的大騩之山(隈山騩山)就是具茨山!
  具茨山,是中岳嵩山的余脉,位于河南禹州、新郑、新密、长葛一带。为古有熊氏的发祥地,具茨山中发现有远古奇异的岩画、壮观的城堡、神秘的石棺墓葬。《史记》载黄帝曾登此山: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 。

  这里也是华夏文化密集区
  具茨山岩画
  而方山呢?南阳市内乡县就有方山,这还不重要因为方山重名的地方很多,但牛的是,内乡方山附近就有一处黄龙庙岗商代城邑遗址。而 汌水就是方山东的湍河。
  盘庚之子的那位“秉兹率相,詈胄四方"的美丽女儿妣隹。
  再说乔山——这是楚人的乔山是《中山经·中次八经》的骄山。经云“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又东北百五十里曰骄山”。据说骄山有神名鼉围,“恒游于雎、漳之间”。骄山位置虽不易确指,总在汉水以南荆山一带,近于雎漳二水的发源处。从那里向北,过了汉水,正好逆均水北上。我定在了南漳县北部山区!
  这个南漳县“久已闻名”,——县民间传说,中华人文先祖轩辕黄帝曾在荆山铸九鼎、修寨、祭祀,黄帝的夫人、养蚕技术的发明者嫘祖也曾在荆山植桑养蚕。此外,本县荆山地区有关大禹铸镛钟的传说也很多。南漳县在历史上还曾做过其他短暂的“国都”,如蔡国都城“高蔡”——战国中期蔡国最终为楚国攻灭时的国都,就在南漳县东北境与襄阳西南境一带(参见《楚国历史文化辞典》之“高蔡”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修订本第1次印刷);有的学者也认为,夔国的故城应在南漳县东南境,楚成王三十八年(公元前634年)被灭(参见《楚国历史文化辞典》之“夔”条);

  南漳县有”襄西之屏障,巴蜀之咽喉”之称。西周时期,县境内就有古楚国、古庐戎国和古罗国长期鼎立、和氏璧产出地、战国纵横家鼻祖鬼谷子以及汉末名士司马徽、徐庶的隐居地。上述这些还不牛。南漳县至今还流传这春秋时代楚国的宫廷音乐——沮水巫音 (沮漳巫音)
  沮水巫音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民俗音乐。因沮水而得名,它是古楚巫音一脉相承的遗韵,依然保持着严谨规范的形式和奇丽诡奇的风格。由长号、喇叭、战鼓、边鼓、钩锣、马锣、包锣、引锣、镲子等乐器组成的吹打乐。因为喇叭比普通喇叭长而厚,发出的声音怪异,低沉郁闷,这种喇叭也称为巫音喇叭。百乐齐奏,巫音“庄严肃穆、诡谲幽暗”。
  让我们先小结一下,看看隈山-乔山-夷屯的大致位置。

  日期:2019-03-04 12:29:54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请您猜猜擦车的时候最累的是哪?
  我的经验是嗓子!这是我昨天实践证明的真理!
  昨天中午不是说要刷车吗!我吃完午饭就和媳妇拿着桶、拖布就到后院刷车。我撅腚干着,她指手画脚看着。她说我不行,我说你不懂。叽叽喳喳一个多小时,车没刷完。我俩饿了.......
  今天早上我俩嗓子都哑了........
  这说明,一个事物的多面性,不同角度,不同人看到的千差万别!

  就好比昨天论证的隈山,穴穷,乔山。爰波,汌水,方山。也许另有解释!
  隈山——还是千古具茨山!
  穴穷?—— 的穴是穴还是空?
  让我们看看清华简楚居的面貌——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穴穷”的“穴”字和“穴熊”的“穴”字 ——
  这个穴穷的穴字是更像是一个空字
  再看看穷字
  这个穴穷我觉得应该是“空穷”
  说到有空的古代地名,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空桑——

  《山海经·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郝注云:“此兖地之空桑”
  《北山经》:“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滹沱。”
  空桑之山产琴瑟之材。
  《周礼·春官·大司乐》:“ 空桑 之琴瑟, 咸池 之舞,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
  《楚辞·九歌·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逾 空桑 兮从女。”
  王逸 注:“ 空桑 ,山名,司命所经。”

  空桑是不是空穷我不确认,但空桑在山东是大多人接受的,那么山东能找到楚人的遗迹吗?答案是肯定得!
  山东有一个“楚丘”。
  百某搜索——楚丘,古地名。夏中后期,季连(楚人先祖)部落的一支居此,故名楚丘。楚丘遗址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北梁堌堆景山遗址。古称景山。夏禹时,因处桑林之中,称桑台。夏中后期为楚人所居,称楚丘。商汤都亳后,亦称景山,楚人虽南迁,仍把楚丘当做宗庙之地。周代,楚丘属宋国,春秋时期被曹、宋边界的戎人占据。秦设城武县,汉高祖改称成武县,东汉初成武迁治文亭山(今成武城区)左,山称楚丘亭、楚丘。 

  我们一起扩展的看一下山东曹县——夏朝:境内分属莘国、贯国。
  曹县
  商朝:为有莘国。
  西周:为曹国地,境内有曹南山。
  春秋时期:境域北部属曹国,南部属宋国。曹伯阳十五年(公元前487年),宋灭曹,其地入宋。
  有莘国——又是一个古国名
  有莘国,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莘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莘冢集。

  在地图上这个有莘国直线距离楚丘只有20多公里。
  《夏本纪》:“昔鲧纳有莘氏女生禹。”
  《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晋师。”

  又“晋师陈于莘北。”
  这么看来有莘国辉煌还得从一个女人说起,有莘国的一位公主,她嫁给了有崇部落的首领更有名的牛人——鲧,再看《史记索隐·五帝本纪第一》曰:“禹母女喜吞意坎而生禹,因姓拟氏。”按照史记说法——女喜生下了一个叫禹的男孩。我们竟然找到了夏朝开国之主——夏后启的奶奶家...........
  楚国人叫夏启的奶奶找我谈话、 好吧,楚丘就是空穷——穴穷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