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内沉默,气氛微冷,几人心里头都各自揣摩着。
栗蔚云悠悠开口道“赤戎敢重振旗鼓再来进犯,一则是去年赤戎虽大败,但境安军也元气大伤。统帅境安军多年受将士敬重的李老将军与其麾下几名主将皆亡,李家又背负谋逆大罪,境安军军心不稳。这损失不逊于赤戎。”
“二则朝廷派来的主帅主将和刚提拔的一些高阶将官对赤戎作战不甚熟悉,在军中又缺少威信,不能服众。”
“三则陛下刚登基,留王颖王残余势力未彻底清除,朝局本来就不稳,又遇皇后薨世,陛下龙体有损,恐陛下心思不全在朝堂之上,朝中六部如今混乱一片。”
“这些对于赤戎人来说,岂不是最好的举兵时机?”
栗父听的愣神,怔怔的看着她,满脸的惊讶与不可置信,甚至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确认面前坐着的是不是自己的女儿。
从小就只知道吃喝玩乐,惹事闯祸的女儿,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现在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还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真的是自己的女儿吗?
不仅栗父,栗母和常大夫人也是一脸的惊疑,这些关系境安军关系到陛下朝廷的事情,她们都是迷迷糊糊不甚明白,她一个闺阁姑娘怎么知道?
“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栗父忍不住问。
栗蔚云低首笑道“女儿前几日在境安军中听到的。”
原来如此!栗父点点头,他就想嘛,自己的女儿不可能忽然变的熟稔这些军国大事。
“今日起,不许再外出了,在家中好好的休养身子。”
栗蔚云应是。
栗母此时眉头皱了一把,满心忧虑的道“这一打仗,我心里头就慌,游儿在军中不知道怎么样,战场上刀剑无眼,可别有什么事才好!”
“当初我就该拦着的不让他去从军,像重儿一样去当镖师,或者和寻儿一起去衙门找个差事,哪怕是如木儿跟人远到江南做生意也好,至少不用和赤戎人打杀,那些贼人一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
栗母越说担心,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常大夫人忙上前拉着她的手安慰她。
栗父也劝道“这是游儿自己的选择,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路走,你也拦不住。”
“阿娘,大师兄武功那么好,不会有事的,前几日见到大师兄一切都好。”她走到栗母身边,笑着哄道,“而且现在不是有女儿和五师兄陪着你嘛。”
栗母抹了把泪,看着女儿,怪责道“你也不是个省心的。”
从正堂回去,栗蔚云心便一直挂着境安军,不知道现在战况如何。
一连两日没有听到任何的消息,她想出门打探,前门后门都被小厮死死守着,不让她踏出半步。
燕儿和絮儿轮换的出去打听消息,现在城中到处都是附近村镇逃来的难民,混乱不堪。城中家境好的,听到风声就已经带着父母妻儿去附近州城或府城避难。
她们打探的消息也有限,只探听出赤戎贼人和境安军在修县北八十里地有交兵。目前修县还安全,没有赤戎人打来。修县的四周城门被守城军严密把守。
威远社收留了许多逃难的百姓,栗父这两日在栗府和威远社之间奔波。
又几日,絮儿和燕儿也未打听到什么确切有用的消息,栗蔚云便去询问栗父,栗父担心女儿又像去年一样想出门逞英雄,便告诉她没有什么消息,并且诓骗她现在修县城门紧闭,只需难民进,不许任何人出。
她知道城外的情况必定是不容乐观的。
赤戎的力量和作战方式她再熟悉不过,赤戎骑兵向来作战随机灵活,擅长突击,而现在境安军主帅安义侯是原南方军统帅,他善长的是指挥两军对垒作战,在对赤戎的打法上,必然与原境安军的主将之间会产生许多的矛盾和意见分歧,默契度不够。
这一仗,境安军应对怕是吃力。
她坐在后院的水塘边,对着水中的倒影发呆,手中的树枝有一下没一下的划拉面前的水面。
“云表姐想什么呢?”常萝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推了推她手臂取笑的问,“该不会是想那个安书生吧?”
她苦笑了下,赤戎与大周交兵,常萝还有心思想这些。但常萝与她毕竟不同,不想这些,常萝又能想什么呢?
她自我调侃回道“是啊,想他呢!”
此人一直关注赤戎军,对赤戎军甚至比她还了解,他应该能够帮到孟青杨和境安军许多。
“你有没有派人去打听,他是不是真的如媒人所言,是个性情暴戾的人?”常萝继续追问。
她微微的点头“他……算心狠之人吧!”
“是真的呀?”常萝惊讶,又带着惋惜道,“那么个美人,真是可惜了,我还盼着他能成为我表姐夫呢!若心狠,云表姐,你可千万别痴心了,一定要远离这样人……”
常萝絮絮叨叨在她耳边劝着她想开,让他考虑高大少爷。
她笑而不语。
距离大周与赤戎交战,已经过去七八日了,不知战况如何,栗蔚云这几日在府中坐立不安。.la奈何栗母看的紧她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
这日她似往常一样去给栗父栗母请安后,就朝石博的院子去探望。
石博经过这几日常莞的照顾也好了许多,嘴角的伤已经痊愈,脸上的伤口也已经愈合,但疤痕还在,看上去丑陋。
他在旁人的搀扶下勉强可以下地,手腕勉强的能够自己端碗吃饭,但并不十分稳当。
因为城中大乱,齐大夫只前几日过来复诊一次,情况还挺乐观,这也给常莞和石博许多的信心。
她刚走到石博小院的门前,便有一个小厮匆匆地跑来,递给她一封信。
信封上的字是高景圭的笔迹。
自从那日鲜香楼相见后,已经快半个月没有瞧见他人。絮儿说那日她被赤戎贼人抓去,是高景圭救了絮儿,然后通知栗父,并且随栗父前往赤戎军营去相救。
她从境安军回来后栗父也特地酬谢过,栗母因此更加的中意他,想尽快的促成她和高景圭的婚事。
这些天,两国交兵,城中乱糟糟,人心惶惶,王媒人未再登门,她也没有听到任何关于高景圭的消息。
她随手拆开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是邀请她鲜香楼一见。
絮儿伸头朝信上瞅了一眼,问“姑娘要去吗?”
她将信折起来,不知又是什么事,高景圭此人行事,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絮儿以为她似上回一般,不予理睬,忙劝她道“高大少爷或许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呢,否则这么乱的时候,也不会邀请姑娘出门相见的。”
絮儿自从上次被高景圭相助过,便对高景圭的印象改观。提到高景圭就带着几分感激几分夸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