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猛春秋史——直击历史的真相,为您讲述一个精彩绚烂的春秋》
第11节

作者: 烽武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战车主要由方舆(车厢)、一根车轴、两个轮子组成。春秋时战车的制造者们,本着以杀人为本的宗旨。对车身进行大幅改进。增加车轮的条幅,既提高了通过性,也增加载重性能。其中最大的改动是缩短车身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转弯更加轻便。车身重要部位都采用青铜部件。车身还有用于安插旗帜和武器的圆筒。为了冲击孱弱的步兵,很多战车在轮子上搞起了创意,在车轮中心安装矛、刀。一旦车轮高速转动,就像一个大镰刀,步兵如同绞肉一样被收割。讲完战车构造,我们来说说战车上的战斗成员。

  驷马战车上只载三个人,多了不好载,也没必要。三人战斗小组都是重甲士兵,从头到脚披着甲,非常酷炫,就像忍者神龟一样。三人分别叫“车御”、“车左”、“车右”。
  据《五经正义》记载,三个人配备的武器叫车之五兵,分别是“矛、戈、剑、盾、弓”。我们可以将这五个兵器分成三类:矛、戈属于长杆兵器;剑、盾用于近身防御;弓用于远程火力输出。

  春秋时贵族也要像现在学生一样,学好相关课程,他们的课程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射箭)、“御”(驾车)就像高考语数外一样是必考的,这两门这是打仗用的。“射御足力则贤”,只有通过这两门考试才算合格的贵族。考试成绩好的贵族可以当“车御”和“车左”。成绩不好且四肢发达的贵族,你也不要伤心,战车为你保留了“车右”的位置。
  “车御”就是在战车中间位置的驾驶员,驾车既是一门驾驶艺术、也是一门驯兽艺术。“车御”要在没有方向盘、换挡杆、油门、刹车的情况下,全靠手上的六根缰绳,达到人马合一,控制四匹马同时完成前进、加速、减速、转弯、停车等高难度马戏动作。万一其中一匹马不听话,驾驶员想死的心都有。
  “车左”是战车的车长,站在车的左侧,负责指挥全车,同时自己兼任弓箭手,对敌人进行远程火力打击。能在战车上指挥和射箭,一定是品学兼优的好贵族。
  “车右”是勇士兼苦力。“车右”在战车右边,这个角色一定是要力气大、能吃饭的。车右打仗时,只要能拿动长杆武器,准确刺死对手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动脑子的事。
  不要小看战车给车右配的长杆武器,那可有好几个,而且都是长达三米多的矛、戈。战场上,车右拿着那么长的武器还要刺死人,这绝不是一般的小块头能做得到的。如果战车遇到什么泥地、障碍物陷在里面跑不了的时候,力气大的“车右”要下去推车,客串一把苦力。
  车战时,敌我双方战车距离较远时,“车左”会射箭,进行远程火力打击。假如战车直着开,车左射箭会误伤车前正在奔跑的马匹,这样会很危险。所以战车会走s形,这是为了能让“车左”具有良好的射界,可以进行精确远程打击。但当两车靠近时就要遵守交规了。
  当你看到敌方战车开过来,马上要近战时。战车必须遵守战场上的交通规则,一定要靠左行驶、相互避让、错车格斗。如果靠右行驶的话,你会被敌人,甚至自己人殴打痛骂,说你不懂规矩。在那个没有汽车保险和理赔的年代,两辆相对行驶的战车不避让,会直接撞在一起,两败俱伤。并且战车上的 “车右”无法使用长杆武器刺杀对方。
  春秋时战车的分类有适合长途奔袭的“轻车”,这是轻型坦克。有适合攻坚破阵,绞杀步兵的“冲车”,这是重型坦克;有用于侦察敌情的“巢车”,这是装甲侦察车;有用于装载粮草的“大车”,这是军用大卡车;有用于作战指挥,车上装有金鼓的“戎车”,这是装甲指挥车。
  介绍完了战车,我们来讲讲以战车为核心实施的战术。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西周开国之战——牧野之战。当时军队打仗是将战车与步兵两线配置,战线一字摊开。战车前面冲,步兵跟在战车后面助攻。但是战车与步兵跑地太欢快时,容易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战车跑得快,跑着跑着就不见了;步兵跑得慢,跑着跑着就散了。这样极容易被敌人包抄打乱队形,聚歼散兵。
  那时部队训练水平低,周武王的军队,其实都是亲朋好友来作战,说好听点是打仗,说难听点就是打群架。谁先创造出新的战术,谁就能赢得战争。
  周武王发明了战术1.0版本。
  原则就是,大家排好队,踢起正步,一起走。自己部队方阵接敌前,每走七步,就要停下来整理队形。与敌人接触作战时,部队方阵每进行四到七个击杀动作后,就要停下来整理队形。不能像打群架一样,敌我双方混在一起,打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周武王用战术1.0版本对军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军队在牧野之战中,大胜商朝。其实武王军队的训练水平,还不如现在大学生军训时踢正步齐步走的水平,至少大学踢正步不用走个七步就整理队形。
  虽然战术呆板,但是队形只要不乱,部队方阵就像一台压路机,可以碾向任何没有良好组织纪律的敌人。这种战术如同万金油一样,一直从西周用到春秋早期。虽然前进速度慢,要经常整理队形,机动性差。但是只要自己队形不乱,参战的人多,阵型的排面就大,就可以稳操胜券。

  郑庄公一直想不到更好的可以替代1.0版本的战术来。直到有一天,大臣子元请郑庄公来聚餐。
  子元知道郑庄公爱吃鱼,特意让厨师做了好几种以鱼为主的菜。郑庄公吃鱼吃得很开心,席间子元为庄公吟唱了一首贵族流行歌曲《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黄颊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鲂鱼和黑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鱼儿钻进竹篓里,是鲇鱼。君子有美酒,酒多味道好)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食物很丰盛,非常棒)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食物很美味,品种很齐全)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食物什么都有,上菜很及时)
  听着子元的歌声,庄公突然脑洞大开、灵光闪现。

  庄公发明了战术2.0版本.
  过去战车与步兵两线配置,战车与步兵脱离,缺乏灵活性。每个战车还有巨大缝隙,得不到掩护。要想让战车发挥核心一样作用,就需要战车得到很好的保护。就像鱼篓里面的鱼,时时刻刻被鱼篓保护着。
  如果把步兵分散在战车的左、右、后三个面,每个面安排一个“伍”(伍的意思是五个人,是最小的步兵单位)。战车既能向前冲,步兵也能掩护好战车,还能填补战车之间的缝隙,又提升了战术的灵活度。战车三面的步兵可以像鱼篓一样保护着战车。这样以战车为核心,步兵在战车三面掩护的战术,就是著名的“鱼丽之阵”。
  脑洞大开的郑庄公迅速与子元交流想法,得到子元高度赞赏。吃完鱼后,两人火速用战术2.0版本对军队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