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恐怖故事合集》
第20节

作者: 忆词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王大力能够有今天的这番成就,他的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大力试着又播了过去,电话里依旧是先前那冰冰冷冷、不带任何感情的机械般的答复。
  难道自己母亲的手机恰巧没电了?
  王大力看了看面前的电脑,压制住了自己心头的疑惑,继续开始工作。

  终于,经过一整晚的努力,王大力在上午十点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发到了领到的幽香之后,王大力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目光再一次落在了自己的手机上。
  王大力拿起自己的手机,再次拨通了自己母亲的电话,但仍旧处在关机状态。
  王大力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很快的,领导就对王大力这些天的工作做出了肯定的答复,而且在王大力本人主动的申请下,领导给王大力放了几天的假。
  王大力决心回家看望一下自己的母亲。
  这大城市工作不易,而且竞争压力很大,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王大力已经许久没有回过家了。

  王大力的家在西南某山区,交通闭塞,崎岖难走,甚至连手机都是稀罕物件。
  当初王大力给自己的母亲带回去一部老人机的时候,着实让王大力的母亲涨了一回脸,都夸王大力有出息。
  简单的冲洗收拾了一下,向着客运中心走去,但走到一半,王大力又让出租车司机掉头,去了飞机场。
  一路上王大力始终有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坐了四个半小时的飞机,又坐了两三个小时的汽车,接着又走了一段山路。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山里的夜色很浓,是那种化不开的墨色。
  夜风微凉,吹得王大力有些瑟缩,不禁缩了缩脖子。
  前面已经隐隐可以看到几盏灯火。
  王大力不禁有些激动,那里便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王大力禁不住加快了脚步,恨不得立刻飞到自己的家,正是归心似箭。
  还没到村口,王大力就听到了一阵吹吹打打的声音,间或还夹杂着炮竹的声音。
  王大力一怔,停住了脚步,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他,自然是知道这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必然是村里哪家的人走了,正在送葬。
  村子里的习俗与其他地方不同,通常是夜里送葬。

  王大力望了一眼,那上山的队伍,叹了口气,正所谓是物是人非,村子仍旧是那座村子,可是当年的那些人呢?
  目送着那些送葬队伍越走越远,最后只能看到点点火把。
  王大力又加快了脚步,约莫又走了四五百米,终于到了村口。
  王大力抬头看去,不由的一愣。
  只见在村口的那棵四五人才可以环抱的大槐树下赫然立着一个妇人。
  那妇人身穿着一身崭新的复古式样的衣服,那款式倒是有几分眼熟。
  虽然看不清那妇人长得什么模样,但王大力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母亲!

  看到自己的母亲,王大力只觉的鼻子一酸,眼泪差一点就落了下来。
  王大力深吸了口气,两步并作三步的向着那妇人跑去。
  来到近前,王大力几乎是带着哭声,哽咽的喊道:“妈!”
  妇人闻言,笑着在王大力的脸上摸了一摸。
  王大力只觉的母亲的手冰凉凉的,只当是冻得,却不做他想。
  妇人看着王大力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这便走的也放心了。”
  闻言,王大力一愣,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说。
  “妈,走,回家!”王大力说道。

  妇人像是不舍,又像是带着三分决然,道:“孩子,你且先回去休息休息,我去你王大叔家买一斤肉来,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闻言,王大力是一阵的感动,道:“妈,还是让我去吧。”
  妇人却是摇了摇头,道:“你这一路也辛苦,快回去吧。”
  听母亲这么说,王大力只好作罢,道:“那,妈,我先回去了,你快些回来。”
  妇人点了点头,含笑的望着王大力向着村子里走去。
  走出十几步,王大力回头看时,只见妇人仍旧站在树下。
  王大力喊道:“妈,你快些回来!”
  妇人只是摆了摆手。
  走进村子还不到百步,王大力正巧撞到一中年人。
  王大力见了,喊道:“王大叔,您在这啊,正好,我妈还说要去您那里买一斤肉呢,走,我去您家买去。”
  闻言,那中年人上下打量着王大力,许久,问道:“你是大力那娃子?”

  王大力点了点头,道:“叔,是我。”
  王大叔想起王大力刚才说的话,道:“你刚才说什么?你娘说要去我家买肉?”
  王大力应道;“是啊,我妈说要给我做红烧肉吃!”
  听罢,中年男人脸色一变,道:“娃子,你可别胡说,你娘六天前从崖上掉下去,摔死了,今天是头七,你娘的送葬队伍刚走。”

  闻言,王大力心头一跳,道:“我适才还在村口那棵大槐树下见到我娘呢!”
  中年男人拉着王大力道:“走,待我去看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