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圈那些事儿》
第18节

作者: 真如bab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06 15:56:24
  今天讲一个师父闲聊的时候跟我们讲的事情…
  大家就当小说看吧,很好玩。
  当时我刚刚进师门,就问师父,到底有没有黑白无常啊。
  师父当时心情蛮好的,就说,有啊,那个舌头跟电视里一样,拉的老长的。
  师父说,人去世的时候,的确黑白无常会拿着生死簿,是这么叫的吧,反正就是让你按手印,然后就要带你走的那个东西。

  你要是按了手印你的确是回不来的。
  有一次,师父的一个亲戚得了很严重的病,然后就让师父治疗。有一次刚到门口就发病了,突然抓住自己胸口,然后就喘不过来气。
  师父说,那时候他看见白无常拿着生死簿进来了,对着师父点点头,然后就要让他的那个亲戚按手印。
  师父伸出手拦住了,说不能签。

  白无常就问,为何。
  师父:因为他的家庭需要他。
  白无常摇摇头,看着师父。
  师父:因为他的单位需要他。
  白无常又摇摇头。
  师父说,因为众生需要他。

  白无常这回满意的点点头。说,好,但是这个人必要传法渡人,否则我还要收走。然后就很酷的走掉了。
  师父跟我们说,吴承恩可能是个开悟的人,西游记里面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有的。
  师父说,人要修行,要先到大罗金仙,然后再修才能成佛。
  我们说那成佛和成仙有啥区别啊,师父这次没说六道的事情,事情很孩子气的说,成佛了,才可以作威作福!成仙是不能的!

  是的,师父原话就是作威作福这几个字,表情很可爱…。看我们笑,他还在板子上写了这几个字…
  日期:2018-11-06 22:24:04
  今天遇到了一件事情,一个朋友要看因果,然后可能是我没说清楚,他很有礼貌,但是我感觉他蛮不高兴的。因为我没有解释清楚造成了误解我表示非常抱歉。
  之前,我在帖子里有普及到看因果和算八字的区别,算八字,是能算出来你非常准确的信息,八字是信息的推演,算八字,需要准确的时辰,有时候还会需要你家庭成员的八字,这样的信息图才完整。
  而看因果,就是看你的业力信息主要来自哪里。
  看因果,不是算命,师父也不是神仙,什么东西给他了他就巴拉巴拉的全把你看透了,这样查会累死师父,目前,简单的查因果,主要就是你想查哪方面的事情,婚姻,爱情,家庭,事业还是什么。你需要什么信息,师父就会帮你查什么信息,他是不会去查那些无效信息的,很耗费能量。
  我想很多人都可能被电视和小说里的一些东西误导了,比如,一个看相的一看到一个人就知道这个人的全部信息,或者神仙就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其实之前我们跟师父相处的时候,也曾经问过师父,我们心里想什么师父是不是都知道,师父说,哎哟,这个我才不会那么做咧,很累的呀。你们放心啦,师父没有那么无聊。
  查因果就是查当下障碍你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他并不玄妙,我也不会神乎其神包装或者引导什么,我就是师父查到什么就讲什么。
  我再强调一遍,他查因果也好,治病也好,帮别人化解事情也好是要耗费能量的,想解决问题要有最起码的相互信任,师父很信任来求助他的人,所以他也是有什么问什么,不会自己去查浪费时间和能量显示自己有多厉害,师父不需要这样,既然是有所求,就看结果就行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其实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们都是有过的,所以我很理解,哈哈哈哈。
  日期:2018-11-06 22:49:03
  说说最容易障碍到我们人生的是什么吧。
  有很多人可能认为,抑郁啊,悲伤啊之类的情绪是最容易产生负能量和业力的。
  其实错了。
  最容易产生业力的是生气。
  修行人有三漏:生气,房事和流血。其中,生气漏的是最多的。
  生气是人类最可怕的情绪。我们想想看,几乎所有的犯罪的根源,都是愤怒。比如杀人。在一份犯罪心理学调查中,发现7成的杀人犯,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遭遇过非常严重不公正对待,愤怒埋在心里,逐渐对于生命和人性失望,所以他们会去杀人。

  仇杀,情杀很多很多,根源,都是愤怒。
  愤怒这种情绪是最可怕的,也是最会带来业力的东西。
  反观我们的生活,包括关系的处理和家庭的和谐,很多破坏力也都是来自愤怒,争吵的根也几乎都是生气。
  不生气,是让我们获得欢喜心的一个很简单的法门,也是让生活变得顺利的简单法门。
  爱生气的女孩子容易变成怨妇,爱生气的男孩子一般事业会受挫,爱生气的人,几乎都会有各种各样隐形的疾病,寿命都不会很长。
  起码我们没见过哪个身体健康的老人说,我养生的秘诀就是爱生气…。

  师父在带功的时候也会特别强调,千万不能生气,生气就白费了。师父形容的就是,你一旦生气,你的整个人其实是处于被火烧的状态,你的精气神都在被火烧,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师父是很强调绝对不能生气的。
  那是不是我们就要一直忍耐呢,师父的建议是好好沟通好好说话,要会变通,无论怎样不要动心,你退一步不代表你怂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是大部分人的心态,得寸进尺的其实还是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