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只是为了家人好》
第46节

作者: 晓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百人在山商量好之后,发动了各村村民开始攻击县城,为首的是关家的一位叫做关庆福的老祖。
  本来造反造的好好的,县城也攻破了,城里的地主老财也杀了几个,粮食也抢了,连花姑娘都抓了一车。
  但是刚刚攻下县城,老天忽然下起雨来了。
  当地老百姓之所以要造反,是因为心忧天旱颗粒无收,这才揭竿而起,如今大雨倾盆,地里干枯的庄稼一夜之间重返生机,这些乡民造反的心思瞬间淡了。
  在加家人的劝说与一些士绅的摆事实讲道理,答应以后不再追究,因此这件轰轰烈烈的造反,还没搞三天,已经虎头蛇尾的结束。

  后来云泽市流传了一个顺口溜,叫做“泥腿子造反,一场雨打散!”,说的是这件事。
  当时的关庆福一看不对劲,再想鼓动别人造反,这些老百姓已经不听他的了,而他是领头人,之所以想要造反那是因为想要做出点“大事”,现在队伍土崩瓦解,他只有赶快逃命。
  至于当地官府人说的什么“事后不追究”,关庆福自然不信,当下连夜出逃,最后定居在一百多里的小官村隐姓埋名,老老实实的干起了教书先生,随后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事实证明关庆福的逃走是正确的,在他走后,官府将造反的小头目全都处斩,连很多造反的乡民也都被砍了脑袋。
  好在当时乃是清末,株连九族的事情已经难以实行,老关家又耗费了不少钱财,才将当地官府喂饱,免了抄家之祸。
  其实当时关家本是地主,乡民造反那是活不了了,他们老关家完全没有造反的必要。

  可是如果他们家无人造反,那些乡民造反后,第一个杀的是老关家的人,抢的也肯定是老关家的粮食,因此被逼无奈,关家只能派出关庆福参与了造反,由此保全了自家的财产。
  只是可惜了关庆福这个关家有名的化人,不得不流落他乡,一直到建国后,其子孙才根据他的遗训,来到关帝庙村寻根问祖,这才算是跟关家联系了,之后每年都互相走动。
  今年该轮到关帝庙村的人去小官村。
  因为关云山有一辆五菱拖拉机,因此这些人在车斗子里铺被褥,放马扎,十来个人这么被他开着车向好蓝乡走去。

  一百多里地的距离,又是开着拖拉机,此时的道路又不好,早晨出门,一直到了下午一点钟左右,方才开到了小官村。
  大冬天的,车斗子的一群人一开始还坐在马扎对着沿途事物指指点点,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可是现在,经过寒风扑面之后,他们全都盖被子,戴火车头帽子,说话都不想说了。
  等到了小官村的村头,已经有一群人出来迎接了,因为互相拜访的日子几十年前已经定好了,因此这些旁支族人早在村头等候多时。
  “宏达老哥哥,你们可算是来啦!”
  村头十几个人,为首的一名留着山羊胡,穿着黑棉袄黑棉裤,裤腿处还扎着黑色束带,脚蹬大棉靴,两只手揣在袖口里,正在东张西望,直到看到拖拉机车斗里站起来的一群人时,方才一脸笑容的迎了来,“老哥哥,一路辛苦啦!”
  关宏达跳下车斗,哈哈笑道:“今天日头还算暖和,又没骑自行车,算不辛苦,宏碑,你可是一点不显老啊!”

  在他们两个寒暄的时候,车斗子里的十几个人也都陆续跳了下来,互相递烟点火,这么在村头闲聊了起来。
  关晓军一身新衣服,站在关云山身边,好的看向面前的一群人,确切的说,是这群人的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
  这名青年人长方脸蛋,一对黑而浓的眉毛,鼻直口方,戴着一副玛瑙色框架的圆框眼镜,眼镜的一条腿已经断了,用白色胶带缠了几圈。他整个人高高瘦瘦,站在人群显得极为不合群,而旁边的几个青年人也对他不怎么理睬。
  这个人叫关云鹏,在三十年之后,将会成为封疆大吏,一方诸侯似的大人物,在边疆挂职多年,后来进入云贵地区做省高官,等到关晓军重生的时候,他已经被调进了央。
  多年后,每到逢年过节,红S县的大小干部都要跑到他家里跟他爹娘拜年,每年的亲戚朋友都会增加几个,逢年过节的时候,拜访的人能从村东头排到村西头,门槛都要给他家踏破了。
  还有人曾突发想,要将小官村改为大官村,后来被关云鹏知道后,一笑置之。
  关晓军日后能在省里混到处级干部,也跟此人有很大的关系。
  若不是看在他是关云鹏的本家份,以关晓军的脾气,他这个处长也捞不着。
  当此时的关云鹏却是很不如意,他家里弟兄七个,他是老幺,如今因为家里男丁太多,而田地又分的少,再加几个兄弟陆陆续续成家娶媳妇,家里的钱从来没有够花过。
  现在家里人没有人给他好脸色看,因为关云鹏一心求学,非要花钱买书本,买资料,想要参加高考,这让本来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加霜。
  村里人也因为他的执拗与不懂事,也都逐渐疏远了他,对他都不怎么待见,直到他在京都大学毕业后,这种情况才彻底扭转。

  这是一个真正的猛人。
  “叔叔你好,我是关晓军!”
  看着一脸落寞的站在旁边的关云鹏,关晓军笑嘻嘻的走到他面前,扬起小脸,好道:“我应该怎么称呼你?”
  关云鹏看着现场众人,正在呆呆出神。

  他这个人生来性格孤僻,与小伙伴们总是有点格格不入,从小与村里的孩子们玩不到一起。后来读书识字,才算是发现了一个新天地自此以读书为乐,整个人如同一块海绵似的如饥似渴的学习能学到的一切与字有关的知识。
  他小时候学的时候,国家是有补助的,每星期还能吃一次白面馒头,等后来高的时候,要拎着自家地里晒的地瓜干还有些许小麦去学校,那是他们这些学生的口粮。
  红S县的高设立在县城里,距离小官村有三十多里地,他们家又没有自行车,学全靠步行,好在能住校,一周往返一次行。
  因为他的学,家里少了一个劳力,地里的活自然要分摊到他几个哥哥身,因此几个哥哥都对他颇有怨言。

  现在的农村虽然对学的学生都有几分敬畏,也都幻想过自家孩子能考专被分配工作吃国粮,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只是奢望,因为很多孩子都不是读书的材料,花钱供他们学,到最后连考专的都不太多,因此很多家长都有点失望。
  关云鹏虽然学习成绩拔尖,可是每当到了关系命运的高考考场时,他总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考了两次,都没能考出真实成绩,可是专他说什么都不想。
  他一直牢记一位知青朋友对他说的一句话,“云鹏,农村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多读书,你要想离开农村,那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跳出农村这片土地,你才会发现世界有多么精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