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帝记 鲜于冶銋原创长篇:天下巨变时,那些人经历的波澜诡谲事……》
第10节

作者: 鲜于冶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只游了几里,就已经感觉气力不支,伤口已经麻木,大量的失血也使他渐渐感觉到眩晕,四肢也越来越无力,逐渐被海水浸得僵硬。
  这时他依稀看到不远处大片水花翻动,似有大鱼群向自己靠近过来。他知道海中的鲨鱼群嗜血成性,此时定是被自己身上的血腥吸引了过来。
  他看着手中的宝刀,刀在水中泛出粼粼青光,刀鞘上的七宝在海上初月的映照下光彩流目,发出闪烁的光亮。
  这李白安本是个义气热血的人,他心想此刀一出必屠龙斩虎,如今敌酋未除,自己也只有一息尚存,与其葬身鱼腹,不如自我了断也为这把刀喂了壮士的鲜血吧,也不算辱没了这把刀。
  想毕,他闭眼慢慢地从海中提刀。就在他准备引刀自刎的时候,突觉身下一滑,随即宝刀就像自生力道一般向前直刺而去。
  幸亏李白安应变敏捷,见刀身力道向前,忙紧握刀柄,随着那股力迅速地向前破浪而去,而身侧有一软软滑滑的物体正贴着自己一同向前。

  他忙用右手遮住扑面而来的海水仔细观看,发现此物他在英国学习炮舰期间看过标本,正是海豚。
  此时海豚正咬着刀身向前疾游,身侧也有数只海豚一同游动。他曾经在说明中看过此物性情温顺近人喜好玩耍,忙用右臂紧紧地环住豚身。
  原来这海豚是性情温和好玩的动物,最是有好奇心,远远地看到水中华彩流动,阵阵磷光,不觉好奇,便游到近前伸嘴咬住了宝刀,想夺去玩耍。
  李白安此时已经翻身骑上豚身,左手紧握刀柄,右臂死抱着豚身将头奋力露出海面,顿时呼吸通畅,眼前开朗。
  他手握宝刀,用力向左一拖,发现这海豚也向左游去,又向右一带,海豚也转向右侧,原来这条海豚竟然与他玩起了夺刀游戏。
  想明白此节,他不禁心头大喜,如果真是这样,就可以驱使海豚将自己带回海岸。于是他根据星月的位置辩明方向,向着西南方指挥着海豚向前快速疾游而去。
  就在他心花怒放,感觉喜从天降之时,这海豚似乎察觉了他的意图,突然头一扭,调头就向海中钻去。
  这突然一变,差点儿把他从豚身上翻了下去。他连忙死握刀柄,抱紧豚身,想把海豚扭回头去。
  谁知这海豚在海中力气实在大得惊人,几番扭斗之下,弄得他手脚酸麻,也没法扭过这海中灵兽。情急之下他用膝盖猛踢豚身,海豚身子突然一转,竟顺着自己手扭的方向游了过去。

  他这时恍然大悟,原来驾驭海豚和骑马道理差不多,想让它听话要蹬它的身体,他便逐渐顺着领悟,试着用刀柄稳住方向,用脚蹬掌握方向,驱使海豚,果然十分奏效。
  于是这一人一豚就向着西南海岸的方向疾游而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见到了海防用灯塔,当海豚进入浅水区后,慢慢地松开嘴,李白安拍了拍豚身,说道:“多谢了,豚兄。”离开海豚就向海岸游去。
  等到游上岸来,李白安忙从脖子上解开一条挂着黑色皮囊的红绳圈,打开皮囊,里面有一蜡封的青瓷小瓶和一个墨玉色的小盒。
  打开青瓷瓶,从中倒出八颗红色小丸,迅速吞入口中。打开盒子盖,挖出一点黑色膏药涂抹在三处枪伤之上。

  此时伤口的周围已经被海水浸得是皮肉泛白外翻,抹上膏药后,那膏药竟然神奇地和肌肉融合在一起,冒出汩汩黑水而后迅速地凝成一摊黑色泥膏状,将伤口周围糊满。
  这两样东西是当年他入北洋向师父辞行时,胡进锐郑而重之交给他的。红色药丸叫‘豹筋强心丸’,具有治愈内伤,救死回生的的奇效;黑色的药膏则是‘紫玉生肌膏’,是极为奇效的金创神药。
  两者都是江湖失传已久的灵丹圣药,配方早已失传或再无传承,可谓是用一次少一次,再想寻得要看造化了。
  处理完伤口后,李白安立马盘坐调理内息,运行周天。只一袋烟的功夫就见他周身蒸汽丝丝热气。半个时辰后,他的衣服已经蒸干,而面色也由青灰转为苍白。

  他缓缓睁开双眼,心下暗咐如不是师父的灵丹,今天恐怕就要残在这里了。又游走了一遍真气,虽然虚弱但并不紊乱,便放下心来。再看看伤口,只觉得丝丝凉气在四周游走,很是舒服。
  李白安立刻想到浩洋号被击沉前郑大人的壮举及一切可歌可泣的经历,此时李中堂可能已经得到了战报,但那惊心动魄的海战、感人至深的报国情怀也得让大人第一时间知道。于是他展开身形飞奔海防营。
  他这身功夫是在轻功施展的同时运转全身内息,可以说身形不乱,气息不止。只要保持相对固定的速度轻身而行就不会消耗掉本身内力,而且随着功力加深,每次长时间施展轻功还会增进内息。
  片刻之后,便接近海防营前,他抬眼一看,原来是大沽口海防,没想到海豚兄竟然把他送了这么远。
  营门守兵还没来得及发问,他就已飞身跃入营中,寻得两匹马,足尖一蹬上了一匹,顺手牵着一匹。他口中不住呼叫:“快  开门,快去通报守营冯统领,倭寇就要攻上来了,速速准备防守。”此时一人二马已经身在营外绝尘而去。

  就这样,李白安一刻不歇,累倒了一匹马,滴水粒米未进终于在累虚脱晕厥之前赶到了天津直隶总督府外。
  日期:2018-10-03 20:10:05
  (二)
  李白安只是将战役详情说与李中堂,而对自己的回程际遇一笔带过。李鸿章也知道他是个江湖高人,没多细问,只是紧锁着眉头微吟片刻。  而后砰地一顿手杖,直身而起。
  他朗声道:“壮哉我北洋将士,烈哉我黄海决战,悲哉我将士忠魂!季孙,赶快拟折子,将这些事迹一一写上去,为我北洋将士讴歌,向朝廷皇上和太后陈诉实情,为我将士请功!”
  一旁的唐季孙走上两步,镇定而又平和地说:“大人万万不可。”“为何?”
  “想大人兴建北洋,极盛时号称远东第一大舰队,大小铁战舰近二十艘,将士近十万,耗朝廷公帑达千万之巨。朝中同意的,不同意的,服的,不服的都碍于太后的颜面再加上北洋的实体没怎么做声。此时北洋初战就遭遇覆顶之败,此时如翁同龢等定在谋划如何罗列罪名定罪参倒大人,整垮大人,欲整死大人而后快。现胜负已定,哪怕有一千张嘴、浑身是舌头也难说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而皇上听闻此信必定龙颜大怒,太后听得也会大惊,大人此时战败请功无异于投薪入火,水入滚油,届时恐怕大人请功不成反自害其身,请大人三思!”

  “可我北洋将士的生魂何处得安?”“中堂大人,且听末将一言,”李白安插嘴道,他见李鸿章须发皆白,布满沟壑的脸上满是肃杀之气,圆睁的双目似也要喷出火来。
  他心中实有不忍道:“唐先生说的确实在理,中堂兴建北洋的千辛万苦,但多少小人使绊子进谗言,小的们都知道。本想为大人长长北洋的威风,灭灭朝中的邪气,没想到倭寇的确可恨诡诈,竟然不宣而战使偷袭,导致大败亏输。虽然我等硬气忠勇,但是中堂才是北洋的根基呀,有中堂在就必然能为我北洋将士伸冤,有中堂在就必然能重振北洋,我们的区区虚名又算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