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与圣殿骑士团的故事》
第4节

作者: 乃甄2
收藏本书TXT下载
  4、若为参加十字军筹集经费而必须售卖自家资产的,或通过资产担保获得贷款的,其资产的合理价格由教皇作担保,具体由所属教区的枢机主教和主教负责。
  5、参加十字军者必须首先向所属教区主教提出申请,在得到许可后,要在十字架前发誓之后,才算通过。
  6、若有人在十字架前发誓以后,却不出征,一律开除教籍。
  从以上几项可以看出,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战前动员,以及部署都十分周密和成功。十字军东征,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从1095—1291年,欧洲一共发动了八次主要的远征,前后历时将近二百年。在当时,基督教已在西欧世界扎下了稳固的根基。教皇可以主宰一切,在宗教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上至国王下至民众,从生到死,处处都要接受教会的控制,违背教规就会寸步难行。民众的宗教热情空前地高涨,从各地前往圣地耶路撒冷朝圣的人数激增。这不仅给商业带来繁荣,对于那些渴望到东方寻找新的财富的大小封建主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日期:2018-11-12 19:58:00

  接下来的几个月,教皇继续在法国南部停留,当时还没有对十字军的具体行动拟出像样的计划,而且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几个主要君主几乎都被开革出教了。但教皇的使者,很多主教和传道士赶往法国北部传播教皇的指令。图卢兹的雷蒙德伯爵(Raymond of Toulouse)是第一个表态参加十字军的大贵族,他于12月5日赶到了克勒蒙,要求领导这次远征。但教会宣布这次远征是一次朝圣,要由教会的官方代表阿希马尔主教领导,而军事指挥的任务则可以交给法国的贵族们。然而教会很快就失去了对远征的控制权,但此时事态的狂热发展早已超出了教皇本人的预料。鼓动远征的工作立即落入了下层布道士的手中——隐士彼得。他穿着布衣,光着脚板,身背一个大十字架,行走在各个街头、市场和教堂,不停地向法兰克人和日耳曼人述说突厥人残害基督教徒的暴行,声称圣城被异教徒占领是一种耻辱……。

  在法国北部,此时在贫民中已经出现了一场模仿基督生活、崇尚纯洁贫穷的运动,当乌尔班二世讲到无论富人、穷人都要参加远征时,他的目的只是阻止骑士们把穷困作为不出征的借口,他从来没有想过发动群众去东征。离开克莱蒙,这位以上帝的代理人自居的乌尔班二世继续前往西欧各地宣扬所谓的圣战。整个教会的庞大机构都运作起来,从事招募士兵,筹集钱款,储备给养和运输调度的工作。在某些地区,极具号召力的宣传让人们迸发出无以伦比的热情。很快,西欧各地(特别是法国和德国)数以万计的衣衫褴缕的农民、不甘潦倒而又梦想发财的骑士与流民,以及大小不同的封建领主,便越来越多地聚集在十字架之下,准备好为“主道”而使东方的异教徒流血而死。投身于十字军的人们自豪的佩戴着他们领取的红十字,或者向人们展示刻在自己胸口的十字形疤痕。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被一股狂热包围了。

  关于教皇组织、动员的十字军东征,德国学者保罗赫尔曼对它进行了定性的描述:“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芝—费兰德会议结束后,发出了他最著名的十字军远征的号召。正因为这是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发起的,所以他的想法赢得了广泛的欢呼。令人感到非常吃惊的是,这是将精神的与骑士的冒险,发展成充满启示录幻想的民众运动的方式。”
  注释:(德)保罗赫尔曼 付志强译《人类的征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448页
  日期:2018-11-13 09:13:39
  三、 欧洲的骑士阶层

  中世纪的欧洲,主要财富的来源不是贸易而是“地租”,地租必须是拥有土地,而产生的殖利息。但是可供大家争夺的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土地就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当时的西欧实行长子继承制,许多不是长子的贵族骑士不能继承遗产,成为“光蛋骑士”,他们往往靠服兵役和劫掠商旅为生。因此,他们愿意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冒险。除了骑士外,西欧的城市商人,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独占该地区的商业贸易,因而也积极参与了十字军对穆斯林的战争。

  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正是欧洲骑士精神的英雄时代,其名词来源于法文单词“骑士”(Chevalier),意思是马术师或骑士。一个真正的骑士不仅仅拥有战争中的勇气和技巧,还要慷概大方、虔诚忠实、彬彬有礼的品质,他们是弱者的保护人。
  骑士,是一种欧洲特有的文化现象。骑士不是骑兵,严格地说来骑士是一种阶层,而且是贵族阶层。一个中世纪的欧洲贫民就算骑上马、拿着长枪最多也就是个骑兵,而不是“骑士”。要成为一名骑士必须接受教育,学习相关的文化、礼仪,遵守相关的信条、法则。这些一般只有贵族才办得到。还必须拥有了足够的武力、战功,才可能受封成为骑士。整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可以说每一名骑士都是文武双修,万里挑一的勇士。

  中世纪欧洲的行吟诗人与流浪作家的骑士传说和游侠故事中,战斗和搭救落难少女等行为通常都会被塑造成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骑士精神典范。但是在早期的骑士法则里,骑士必须要用金钱和战利品来证明自己的荣誉。到了12世纪的时候,精致的武器、盔甲和勋章对于战士骑士风范来说愈加重要,这就与众多虽然出身名门却一贫如洗的光蛋骑士,特别是大家族中的次子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只有在战争中一个男人才可能通过掳掠战利品和获取赎金来发家致富并进入上流社会。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比武大会上,俘虏一个敌人就意味着获得了他的马匹、盔甲还有与他本人地位相称的赎金。骑士身边的侍从不仅需要照看主人的起居和他的战斗装备,还要帮他收集抓获的俘虏、坐骑和战利品等。

  日期:2018-11-13 12:14:56
  从文化精神的生成意义来看,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文化与十字军东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为西欧骑士阶层提供了一个生存和发挥其作用的天地,也使骑士的勇武精神与基督教信仰之间得到充分的融合,从而使世俗的、封建的骑士制度同时也是“神圣的”、宗教性的骑士制度,铸成了中世纪西欧一种十分独特的骑士文化精神。
  公元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封土制度,各封君在自己的领地内取得了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在封君封臣关系的作用下,骑士阶层悄然而迅速地兴起了。
  中世纪的骑士阶层最初是一个居于封建领主与平民之间的社会集团,和贵族一样,骑士的身份通常是由其家世和血统决定的。他们扮演着世俗统治者的军事保护人角色。对于主人,骑士表现出极强的忠诚与勇敢,这种关系完全是主仆之间的一种服务与保护的联系。究其渊源,在于骑士的前身是蛮族统治者的军事仆从——武士,他们是一些粗野的,没有知识的文盲,他们把忠诚与荣誉当作生活的首要目标。查理帝国时期,粗野的武士集团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骑士阶层。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骑士与贵族最初是有身份地位上的差别的,简单地说,贵族是世袭的土地所有者,骑士则是贵族的助手和依附者,贵族与骑士之间是不通婚的。但到了11世纪,这种鸿沟变窄了,贵族与骑士之间的联姻与交流越来越频繁,约在12世纪左右,贵族与骑士逐渐融合了。从那时起要成为一个贵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骑士,被授予骑士的人才能被纳入贵族等级行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