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之择——一个关于湘西放蛊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第25节

作者: ahada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不顾一切地撞击和并不坚决的抵抗,叔嫂两人的身体紧紧地绞在了一起,翻滚着,一步一步走向深入,滑向抽搐和巅峰,伴随着谁也听不懂的呢喃和呻*。
  日期:2019-02-07 19:03:56
  事后建昌从嫂嫂身子上下来,像做错了事样的在地铺上勾着头坐着,还在喘着粗气;嫂嫂抓了一件衣服盖着身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木然,脸上潮红,还留下了几滴泪水。
  我们之所以对建昌离开镇筸后发生的一切了解的这么清楚,因为这整个过程是建昌事后原原本本地向麻三讲的,包括那晚上建昌和他嫂嫂发生的一切,因为建昌对这几个月发生的一幕幕场景让他应接不暇,他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一切,他感到困惑,他需要倾诉,特别对他和嫂嫂之间的事作对了还是做错了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他的行动也是莽莽撞撞的,但这次不经过思考的生理冲动决定了后面建昌的选择——选嫂嫂而不是晓月。

  日期:2019-02-07 22:53:56

  看到这里,不是湘西人,没到过湘西的,都会为建昌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他强行占有了她嫂嫂,而就在他哥哥刚刚死去的时候;谁都会认为建昌这是一种禽兽不如的行为。
  但因为我已经在湘西生活了这么久,听说这一切,我没觉得有什么诧异的,没觉得建昌有什么值得谴责的,觉得这一过程发生得很自然,自然的就如江河水常年累月的流淌,自然得就如四季交替日升月落。
  日期:2019-02-08 09:30:49
  实际上不仅是我是这么认为,当事双方——建昌和他的嫂嫂也都这么认为,我们从那晚事件的叙述中就可以看出,建昌那天的行为是坚决的,是无所顾忌的,是理直气壮的;而嫂嫂恰恰相反,她的反抗是不坚决的,是迟疑的,是害怕让别人知道的,而最后抵抗无效到接纳建昌身体的进入也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在湘西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而外地人看来却义愤填膺?因为习俗,因为这地方的约定俗成。因为按照当地的习俗,建昌有权占有嫂嫂;而嫂嫂无权拒绝和反抗。

  日期:2019-02-08 13:07:18
  有人又问了,这是什么歪道理?我倒要争辩几句,这还真不是什么歪道理,这有一定的地方习俗依据。
  湘西这个地方,有些习俗是共通的,无论什么民族。例如:苗族男女青年恋爱和*生活都是相对自由的,而且是出了名的自由。他们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自由到哪种程度,从古代起一些苗寨九专门在寨边设立一、两间房子,专门为晚上对歌而成对的男女提供住宿的方便,也就是说,这里苗族的习俗容许青年男女只要对歌看上了对方,就可以同丨居丨,就可以**,而无需什么礼数。苗族男女结婚后要离婚也很容易,可以是男的提出,也可以是女的提出,即使一方不同意离婚,但寨子长老可以仲裁,基本也都向着希望摆脱婚姻的一方。离婚后的妇女和丧夫的寡妇也有性自由,你只要离婚了,或者丈夫死了,那么有汉子经常串你的门,你和谁来往密切,寨子里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闲话,没有“寡妇门前是非多”之说,因为那是你的自由。

  日期:2019-02-08 19:05:37
  但是苗族对寡妇的改嫁,设置了一个先决条件,即寡妇可随时改嫁,但是需要丈夫的兄弟同意,而且兄弟有优先娶嫂子或弟媳的权利,这里老的地方志就记录有“兄弟故则收其妻”的风俗,丈夫的兄弟要娶寡居的嫂嫂(或者弟媳),你就不能嫁给别人了。
  有人会对湘西苗族这一习俗提出质疑,你们苗族不是最讲究婚恋自由吗?你们对寡妇都这么宽容,但对寡妇的再嫁为什么要设置兄弟优先这条限制。
  这条规矩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清朝、民国时期,湘西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长,上六十都是长寿了,很多人都在三十、四十岁就去世了。男子就更甚了,他们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要深入深山砍树、放排,这里的瘴气很重,医药条件有限,说不定什么意外和伤病就去世了,缺父亲的家庭很多,这个民俗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来的。

  日期:2019-02-08 22:24:54
  这倒真不是故意要为难想嫁的寡妇,主要还是为了保护寡妇原有的家庭,寡妇多带着孩子,母亲走了,孩子带不带?带到新的家庭习不习惯,会不会受到后爹的虐待(按民间的看法,这种概率是相当大的),带走孩子后爷爷奶奶辈又怎么排解对孙辈的思念。不带走儿女,又会多多少无父无母,由爷爷辈抚养的“留守儿童”,既没有爹又没有妈,这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让兄弟娶嫂子或弟媳,保持孩子在原有家庭的稳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作为寡妇一方,在选择对象时做出了一定的牺牲。

  当然,如果兄弟没有这个意思,那么寡妇改嫁还是相当自由的。
  日期:2019-02-09 08:41:56
  建昌家不是苗族,是土家(当地客民的一种,成分比较复杂,有早期迁徙到这儿来的汉族,有汉化的苗族,后来被统统归为土家族)。湘西土家人也和苗族一样,有兄纳弟妻、弟配兄嫂及婚娶同族兄弟伯叔妻的习俗,他们称之为“转房”,兄亡已后,如其弟尚未婚,愿意和有权与其寡嫂结婚。俗称"弟坐兄床",又作"转茶"。弟去后寡媳,若其兄愿意,也有权收弟媳为妻,谓;兄坐弟床"。若兄弟皆不愿,寡嫂媳方可外嫁,但必须守孝三年;婆家要索"赎身钱","满堂酒",除娘家送的东西外,其它的财物不能带走;若有儿女,一般带女不带儿。

  这里土家的“坐床歌”曰:
  青布帕子丈二长,兄亡弟弟来填房;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让骨脉抛他乡。
  (“青布帕子丈二长”,这里的土家也和苗族一样包头帕。)
  日期:2019-02-09 11:33:51
  “转房婚”无需举行婚礼,不定日期,寡妇的兄弟只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就算转亲了。当然,在寨子里,谁家要是转亲,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下,当晚有时会请寨子里的人到这家坐坐,唱歌聊天,以示庆贺,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当晚建昌占有了嫂嫂,只是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虽然使用了强力,但是既然这个女人可以是自己的,这种强力也是无可厚非的。
  “转房”并不像结婚需要什么仪式,建昌心中也以这一点为那晚强力占有嫂嫂的行为辩解。

  日期:2019-02-09 16:51:36
  从那晚以后,建昌就和嫂嫂睡一张床了,嫂嫂这种肥大丰满的身体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嫂嫂作为成年女性丰富的性经验也远比晓月那种青涩更让建昌着迷,他非常痴迷嫂嫂的身体,嫂嫂也引导他,满足他,以至于最近放排都只去近地方,就为了能晚晚和嫂嫂在一起。
  建昌和嫂嫂不仅有身体上的相互吸引,精神上也有过去共同生活所有的默契,有一种自小生活在一起那种亲近,甚至话题都特别多。他们不避讳谈建昌哥哥,谈到谈嫂嫂刚到田家的时候的样子,谈建昌小时候的趣事,也谈他们现在恩爱的基础——小时嫂嫂对建昌无微不至的关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