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灵异事件》
第22节

作者: 叶公好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14 11:20:30
  先问一个问题,现在你是古代某一朝代的官员。为了前途,你需要赌下一位皇帝是谁,下面几个选项你会怎么下注?
  一个是太子,不过他性格暗弱,很不受当今皇上的喜欢。可是他有一位无比强悍的老妈,是当今的皇后。这女人彪悍到皇帝也得让她三分。
  一个是当今皇帝最喜欢的儿子,他的母亲也是当今皇帝最喜欢的女人。
  一个是皇帝的长子,生性敦厚,没有染指皇权的意思。
  再一个是.也许他的皇帝老爸都不记得他的存在,因为他老妈只跟皇帝见过一面,而他老妈的娘家也没有什么势力,朝廷中也没有什么援手,并且他老妈也没有什么野心。
  其余一众,或有钱,或外戚家的势力雄厚。
  在这样的一个格局里面,你身为当时的一个局中,会怎么下注呢?
  天命,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承认它的存在,又对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公,凭什么有人一出生就注定会高贵呢?
  不认可它的存在,然而世间又有太多的诡异的巧合。玄之又玄,令人咋舌。
  所以,为了自我安慰,我们暂且称它为巧合吧!
  汉初时,有一薄姓女孩。
  姐妹俱嫁给了项羽手下的一位将军魏豹为妻。
  可是,这位小薄氏,来的诡异。
  魏豹先是去了大薄姑娘,后来听说她妹妹小薄姑娘长的也好看,于是将小薄姑娘也娶了过来。
  但是同房花烛的当晚,魏豹同志表示很郁闷。
  怎么呢?
  每当他要上前去解小薄氏的衣服,准备完成夫妻之礼的时候。
  小薄氏就适时的肚子痛,要去上厕所。
  这不是装的,因为魏豹并不是强迫的小薄氏,是明媒正娶。而且小薄氏这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遇到什么。
  一整个晚上的闹肚子,让魏豹先生兴趣索然。

  他感叹了一句:“此女有异,日后必将大贵,非我所有也。”
  于是,魏豹以后只是好生养着小薄氏,再不动她。
  风云变幻,项羽被刘邦击败,魏豹也跟着失了事。
  那时的刘邦,正是翻身贫民把歌唱的时候。
  一朝权在手,当初想得却不可得的东西都希望能体验一遍。
  其中,女人就是这里面的一项。
  广罗天下美女, 收入自己后宫,小薄氏也就因此进入了刘邦的后宫。

  可是现在的刘邦大发了啊。后宫佳丽莺莺燕燕,晃得他眼睛都直了,哪还有空去管什么小薄氏?
  所以,进宫一两年,小薄氏连刘老三的面都没有见到过。
  事有巧合,说小薄夫人有两位朋友,一个叫做管夫人,一个叫做赵子儿。
  当初她们是属于贫贱之交,早些年就拜为了姐妹。
  那时候,三人相约,以后不管谁富贵了,都不能忘了另外两个,要想办法提携。
  可这时候,管夫人跟赵子儿,会时常在床上看到刘老三。而小薄夫人,却孤孤单单的把眼望穿秋水。
  一次,刘邦让管、赵二人一块侍寝的时候,事毕,躺床上聊天。
  管、赵二人就开玩笑似得感叹了一句:“这人啊,讲命!你看当初我们三人如何如何,现在我们这样又怎样怎样。命啊!”
  这是无心之言,刘邦却心里动了起来。
  或许他想:我这皇帝不称职啊,怎么能让一个苦命的女子独守空房呢?
  于是,刘邦召见了小薄夫人。

  那一夜,没再肚子痛了,很顺利的完成了男女之事。
  顺利的让人头晕,因为仅就是这一夜,小薄夫人怀孕了。
  一夜过后,忙碌的刘邦又忘了这位小薄夫人。
  虽然小薄夫人肚子里有了刘邦的龙种,但是,你是当时人,你敢对小薄夫人下注吗?
  刘邦八个儿子。
  大儿子刘肥。
  二儿子刘盈。(其母就是彪悍的吕雉吕阿姨。)

  小儿子刘如意。(刘邦最喜欢的孩子,其母便是刘邦最宠幸的女人戚夫人。)
  在就是薄夫人所生的刘恒(汉文帝。)
  其余还有四位皇子。
  可是,一系列的巧合,边缘人物薄夫人的儿子,居然就当上了皇帝。
  你说奇怪不奇怪?
  日期:2019-05-15 10:11:26
  始皇帝27年,秦国大一统1年。
  秦始皇夜宿,做一梦。
  梦中见有一‘长人’,身高两米余,穿白色‘羽衣’前来拜见。
  此人口中言:“余闻陛下一统天下,此古之未有之功绩也,愿与陛下相见。请陛下在某处建一高台,于某日,余当前来拜见。”
  咸阳城东,秦始皇命人建一高台。
  到了梦中人所说的日期,始皇帝带人到高台上等候。
  约中午时,见西北天边有亮光向这边飘来。
  ‘初光为小点,宛如晨星;后如圆盘,比如皓月;及近,视如车盖,光亮逼人,比如日坠。’
  那东西飞近了,悬在空中也不下来。看上去,外形像是螺丝。
  螺丝底部开一道光门,有一个身高两米余的人从上面走了下来。
  那人身穿着一件像是羽毛编制而成的衣服,见到始皇帝,揖而不拜。
  始皇帝问起他:“这个像是螺丝一样的东西是个什么东西?”
  其人答:“此曰沦波舟,能飞于空中,万里之地,须嗖可至;能潜于海河之中,一日可游遍四海,水不能侵。”
  其人自称:他是宛渠国人,其国离此不止百万里,国在日落处又九万里的地方。
  当年天地形成之初,他们国人便已经有人来到了这边。
  这人又多言天地初始时期的事。当说到,炎帝播五谷、尝百草;黄帝蚩尤争霸时,‘宛如亲见!’
  后来,少典之子(一说大禹,大禹也是有熊氏)采首山之铜铸九鼎,其人远见这边有金气冲天,往来观之。
  等来到的时候,发现已经铸成了三鼎。
  始皇帝与其人后来闭门交谈了数日,其人方才离去,始皇帝感叹:“此神人也!”
  而后,始皇更加笃信神仙之事。
  这篇故事是东晋人王嘉,写在《拾遗记》里面的。

  拾遗记,自然是一篇神怪小说集。可是,故事里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感觉要稍微熟悉一点呢?
  在我们今天看来,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会往外星人跟飞碟上面去靠。
  可是,人家王嘉是一个东晋时期的古人啊!他的想象力为什么会跟上千年后的我们的认知暗合呢?
  沦波舟,故事原文里面还提到了一种石头。是一种无需外力,可以自己产生热能,发出光亮的东西。

  而且能量很大,大到‘投其石于溪涧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
  这一点,又跟我们今天人提出来的‘永动机’的原理及其相似。不同的是,人家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我们的结论是:“这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指永动机。
  超越时代想象力的,还有一个故事。

  唐朝大和年间,有一郑姓书生与一王姓秀才,两人结伴游于嵩山。
  因为贪玩路上的风景,不自觉走远了些。比及太阳西斜,这时候才准备找路下山。
  可是,一路走来,只顾了路上的风景,一时间竟然迷失了道路。
  两人在山中乱窜,希望能找到下山的路。
  就在转着转着,眼见着月亮都已经爬上天了的时候。
  忽然间,他们听到了不远处的树丛里,有人打呼噜的声音传了来。
  时已晚上,荒山野岭。
  两人心中害怕,但好在有两个人,也算是相互壮胆。
  走过去,只见树丛后边的一块大青石头上,背对着他们,躺着一个一袭白衣的人.
  听到有人走近,那个白衣人也醒了过来,回身看向了郑、王两人.
  不过,所幸,对方并不是什么相貌丑陋的妖怪,而是一个长相儒雅的年轻人。
  只是与郑、王二人不同的是,那个男人留着短发,又不像是和尚,脸上也没有留胡须。
  见到郑、王二人,那人先是愣了愣,随后像是反应了过来,笑着跟郑、王两人打招呼。
  见对方和善,郑、王也放下了心来,上前去与那人交谈了起来。
  那人问起郑、王二人的名姓,又多问一些当今的时事,就像他并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一样。
  郑、王两人也一一做答。
  最后,郑、王问起那白衣人的身份,又为何会出现在这山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