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鬼屋、凶宅》
第56节

作者: 带符农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陈刚也想体验一把过瘾的感觉。
  “锤?好,太好了!”王大壮咧嘴道,“用锤过瘾,力量也大,一锤砸上去,基本就搞定了,哈!”
  意见统一后,在去哪里采购匕首和铁锤时,两人不知所措了。如今是和平时代,讲究文明和谐,严禁打架斗殴事件发生。所以,与血腥相关的东西很难在市面上见到。
  两人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转遍了青阳县大大小小的商店超市,别说没见到有卖匕首、铁锤的,即便水果刀也极少有卖的。
  后来,两人由超市转到五金店,匕首没有,锤子倒是有,但,锤子很小,镶钉子的专用工具,与想象中过瘾那种相去甚远。
  回到住处后,两人忙活了一天,都觉得疲惫不堪,王大壮去对面超市买了一只烤鸡和4瓶啤酒。
  两人边喝边吃,到了觉得有醉意的时候,陈刚脑子一闪,对王大壮说:“胖子,你上网查一查,有没有铁匠铺子。只要有铁匠铺子就好办了,匕首和铁锤都可以加工。”
  “够呛!这年月谁还打铁呀,不过,试一下无妨。”王大壮在手机网址上输入“打铁”二字,手机网页上却出现了一行字:打铁还得自身硬。

  王大壮“草”了一声,摇头道,“我就说嘛,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今高科技时代,上哪找打铁的呀。不过……这话倒提醒了我,打铁还得自身硬,不错,说的不错,陈刚我问你,给你一柄大铁锤,你会用吗?别到时候砸不到敌人,反而把自己伤了。”
  “砸人还需要学吗?直接上锤就完了!”
  “陈刚你这话听起来痛快,同样的道理,对我来说,匕首也不用学,直接白刀子捅进去,红刀子出来,也是过瘾的很啊。”
  输入“打铁”没有查询结果,陈刚想了一下,在网址内输入“青阳县铁匠”二字,浏览器很快打开了,页面上出现了“铁匠铺百度百科”字样,下面有介绍“铁匠铺起源于古代,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中央一大火炉,也叫烘炉……”

  在往下看,是乌七八糟广告之类,陈刚手向下划了划,网页下端出现的一行字引起他的兴趣“…青阳县招商办迁至龙潭大街3号胡同拐角280米处(原王胡子铁匠铺)……”
  “胖子,你看!”陈刚把手机递给王大壮,“咱们先去招商办的新址,然后顺藤摸瓜查找王胡子铁匠铺的主人。”
  “王胡子铁匠铺?”王大壮自语,“听说过王麻子菜刀,没听说王胡子铁匠铺。嗯,应该是个老手艺,不过,即便咱们找到原来打铁的,说不定人家早已退出江湖洗手不干了,也是徒劳一场。”
  “不去看看怎么知道是不是徒劳一场?明天一早赶过去。”
  第二天,陈刚和王大壮打的去了龙潭大街3号胡同,地方很偏僻,招商办不大,一个二层小楼,一楼对外出租,二楼才是招商办公室。与网上说的一样,小楼具体位置在胡同拐角不远处。
  两人进了办公室,对值班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对方摇头:“这地方之前确实有个王胡子铁匠铺,不过,那是老早老早之前的事情了,人家早就不打铁了,我们也是听说。你们找之前那个打铁的,可不好找。”

  从楼上下来,两人站在路边,都觉得很无奈。王大壮说:“可惜了,可惜了!一门传统手艺就这么消失了,悲哀啊。”
  “的确有些悲哀,”陈刚也觉得遗憾,“王胡子铁匠铺应该是个百年老店,手艺传承了几百年,在科技发展中被湮没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旁边,有个配钥匙的正给一个顾客配钥匙,听到陈刚的话后,停住手里的活,抬头看过来,说了一句:“小伙子,你俩说的不错,科技是发达了,可也砸了一批人的饭碗,眼见配钥匙这门手艺也很快就要失传了。”
  陈刚转头一看,配钥匙的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汉,一脸皱纹如刀刻一般。突然,他心里一动,上前一步,很客气地问:“大叔,你一定知道王麻子铁匠铺吧?”
  “当然知道了,我和郭胡子熟悉的很,过去那年月,忙完手里的活就一起唠唠嗑。不过,王胡子铁匠铺五年前就撤摊了,郭胡子早就回老家看孙子了。”

  陈刚一喜,对方果然知道铁匠铺,不过,明明是王胡子铁匠铺,怎么冒出一个郭胡子来?于是,便不解地问:“大叔,王胡子铁匠铺的主人不姓王吗?郭胡子怎么回事?”
  “王胡子铁匠铺是个百年老铺子,最早是王胡子开的。王胡子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他后来找了个姓郭的女婿,打铁的手艺传给了女婿,王胡子死了后,郭胡子就把铁匠铺子接了过来。”
  王大壮问:“为什么叫王胡子呢?是不是姓王的那个铁匠一脸络腮胡子?”
  “确实一脸络腮胡子,看上去跟马克思似的。”老汉说话挺幽默。
  “姓郭的为什么也带胡子两个字呢?难道女婿和老丈人一样,也长满一脸络腮胡子?”
  “错了,女婿脸上干干净净,一根胡子也没有。”
  “那,为什么叫郭胡子呢?”
  “要说王胡子这女婿真不错,懂得感恩。他老丈人走了后,郭胡子把铁匠铺继承了下来,他很用心,打铁手艺不但不比王胡子差,相反,在用料和淬火上有一些改进,比老丈人水平还超出很多,本村以及附近很多村庄的村民们都去找郭胡子打农具,有句话咋说的来,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配钥匙的老汉平日没个陪他说话的,这下逮住王大壮,就唠上了,“后来,大家伙都劝郭胡子,既然王胡子不在了,不如把铁匠铺改成郭胡子铁匠铺吧。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谁知,郭胡子生气地说,做人不能忘本,王胡子铁匠铺的名号永远不能改,今后,谁再提改名的事,别怪我不客气。再后来,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的决心,他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郭胡子。”

  陈刚呵呵一笑:“还真是有趣啊,郭胡子本名叫什么名字呀?”
  “谁知道啊,郭胡子郭胡子叫时间长了,都知道毛家坪村有个郭胡子,他本名却没人知道。”
  王大壮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铁匠铺终于找到下落了!郭胡子乃性情中人是也,我王大壮最欣赏这种人。没说的,这人品德高尚,手艺绝对杠杠的!陈刚,咱们现在就去毛家坪拜访打铁模范郭胡子去。”
  弄明白毛家坪地址后,陈刚和王大壮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毛家坪而去。
  毛家坪在与街里镇相邻的另外一个乡镇,距离县城不到30KG。20分钟后,出租车在毛家坪村口停住了。

  日期:2019-01-28 08:4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