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殇》
第54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此得知情况不好,鲁之甲与李乘先且战且退,但是还是甩不开后金军的追杀,就这样,后金军一直追到了柳河沿岸(今辽宁省海城南,西北处流入三岔河),明军被阵斩400余人,损失了战马700余匹,鲁之甲战死殉国!本来是想要出其不意的袭击耀州,但最终却落得这个结果,大明的这次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而这一次战败,在朝廷里引起轩然大波,萨尔浒明军伤亡四万多人、辽沈之战七万多明军伤亡、广宁之战数万明军投降、三万余明军战死,这样的惨败都远远超过了这次耀州之战,但是,针对于政治斗争来说,尤其是明末的党争来说,没有借口可以给你找出借口,更何况有了耀州之战这个契机,针缝大小的事情都可以被放大到黑洞那样,马世龙也就在劫难逃了。而很明显,那些人的攻击目标,是孙承宗。

  因此,当马世龙战败后,言官交相弹劾,而朝廷也是诏令严切,责备马世龙,令其戴罪立功。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原本马世龙被攻击的时候,总是屹立不倒。因为,他的背后站着孙承宗,可是这一次,却被严厉斥责,也就是证明,朝廷里的风向标,开始变化了。
  因为,当时的掌权者魏忠贤已经开始要动孙承宗了(时魏忠贤方以清君侧疑承宗),不是说天启帝朱由校此时不信任孙承宗,其实朱由校对于孙承宗的态度一直很好。只是如果事情出现在孙承宗自己的身上,天启帝朱由校还比较好抹除原谅,但是事情出现在孙承宗的手下,再一再而不可再三再四,更何况,这一次马世龙的的确确有过,这个大把柄,就算是朱由校有心抹除,也并不轻松。更何况,此时的魏忠贤,已经如日中天。比起孙老师,朱由校显然还是更信任魏忠贤。

  其实魏忠贤一开始,并不是想与孙承宗为敌,他为了扩大自己的职权,是很需要争取孙承宗的。因此派遣使者联系孙承宗,可是孙承宗对于使者一句话也不说,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所以,这一举动使得魏忠贤开始记恨孙承宗。等到魏忠贤开始对东林党的杨涟、赵南星、高攀龙等人出手的时候,孙承宗也是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自己必须要出手了。否则下一个打击的一定是他!当时他正在蓟镇巡视,因此孙承宗放弃了继续巡视,也没有向皇帝上奏章,因为孙承宗很清楚,魏忠贤窃弄权柄,自己的奏章,朱由校是不一定能看或者想看的,只有自己亲自入朝,去博弈魏忠贤!

  但是,督师大臣放弃巡视,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因此,孙承宗以祝寿为名义,请求自己回朝面圣。借机扳倒魏忠贤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此时,得知消息的魏忠贤大为恐慌。他不惧怕赵南星等人,但是杨涟和孙承宗却是不同,尤其是孙承宗。此人在朝野极其有威望,本人有能力不说,还是皇帝的老师,恰巧皇帝还非常信任自己的孙老师。更何况,孙承宗此时督师辽东四年,不仅边疆无虞,而起而且威望甚高,又握有十余万大军,麾下将领效命者甚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招惹的角色。这孙承宗此次进京,一定是来清除自己的。因此,大吃一惊的魏忠贤急忙跑到朱由校的身边,声泪俱下的求情,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魏忠贤的党羽顾秉谦也说道,督师大臣没有圣旨擅自离开岗位,是不合法度的。再这样的“求情”下,朱由校终于同意了魏忠贤所请,禁制孙承宗入京,而魏忠贤怕夜长梦多,更是再度声泪俱下,迫使朱由校连夜召见兵部尚书,指示派人立刻阻止孙承宗入京。

  而事已至此,魏忠贤还是不放心,他又假传圣旨给宫门的宦官说,如果孙承宗到达宫门外,就把他绑了,总之,绝对不能让孙承宗见到皇帝!
  不容易,当真不容易,堂堂大阉宦魏忠贤竟然有怕的人、怕到了如此地步,当真是稀奇!而纵观晚明,除了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之外,孙承宗怕是魏忠贤惧怕本上的第一人!
  而当组织孙承宗进京的指令到后,孙承宗刚刚走到通州,只得原路返回。而在这之后,魏忠贤党同伐异,大肆罗织罪名,东林党一瞬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孙承宗自然也无法幸免,接连遭到了弹劾。于是,孙承宗也只得上书请求罢官回乡,他虽有能力,可是身后已无朋友,皇帝不太支持,魏忠贤依然权倾朝野,自己已经无法再有作为了。
  天启五年十月,天启帝朱由校终于同意了孙承宗告老还乡的请求。朱由校并不昏庸,也绝对不是后世所公认的木匠天才政治蠢材。此刻同意孙承宗的请求恰恰是最好的白虎自己的孙老师的办法。因为只要孙承宗留在朝中一天,魏忠贤是绝对不会放过对孙承宗的打击的,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久而久之,孙承宗一定会被抓住把柄,倒不如就此让老师回乡,任何人也就没有了再次攻击他的借口。而除此之外,朱由校特意晋升孙承宗为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孙承宗蟒服、银币等,被免官回家,有此殊荣者,着实不多。足以看得出朱由校对于孙承宗的重视。而除此之外,朱由校并不傻,他还派遣专门侍从保护孙承宗回家,因为他知道,除恶务尽,这个道理,魏忠贤太清楚了,半路给你搞点儿事故,东厂与锦衣卫最为拿手。所以,朱由校对于孙承宗的保护,意图很是明显。总之,孙承宗就此回乡了,但是朱由校绝对没有看错人。他的孙老师,十二年后,将以最壮烈的方式,报效大明!

  就这样,自从天启元年主持辽东防务、至天启二年八月孙承宗督师辽东至天启五年十月去职回乡,共镇辽东四年,在这四年里,孙承宗在山海关之外,共在锦州、大凌河(今辽宁省锦州)、小凌河(今辽宁省锦州西南)、杏山(今辽宁省锦州南)、松山(今辽宁省锦州南)等地依据地势修筑城堡,将整个山海关外的防御体系打造的十分坚固,此防线起自山海关至宁远前锦州城,涵盖了几乎整个辽西走廊,孙承宗每天坚持推进一步,共逼退努尔哈赤七百余里,构成了这一防线,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关宁防线!而除此之外,《明史》孙承宗本传记载他的功绩为:

  “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
  可以说,整个辽河以西地区,几乎全部被恢复,这样的功绩,世所共闻。而努尔哈赤在这样的对手对峙下,寸步未进,反而被逼的后退,孙承宗于大明,确有大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