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1-14 22:36:25
转帖:
《道德经》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之大,是中国人自己无法想象的!
十点阅读俱乐部
百家号18-08-1219:36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中国哲学家。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老子《道德经》在世界范围最畅销的20大书籍排行榜中位列第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如果你还认为是这样,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OUT了!”,道家学说的书籍在中国日渐式微。与此相反的是,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本人精力有限,希望广大吧友能一起查漏补缺,希望如此经典思想也能如其它国货出口转内销一样,重新回归发源地。引国外论坛网友热评做为序幕:“道德经与自由民主、自由法制、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现代元素不谋而合。而曾经同样来自中国的畅销书《论语》只是用来说教,越来越与当代社会节奏脱节”
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
在Google网站上,检索到的Taoism(天道思想)比“naturallaw”(自然法)条目还要多。在美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图书搜索一栏,输入Dao、Tao、Taoist等这些与“道”有关的英文单词,竟然会得到近8万个的搜索结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文著作。
从物理学之道、科学之道,到艺术之道、两性之道、瑜伽之道,甚至还有儿童读物。道家的思想元素开始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了。
美国如此,其他西方国家也不例外,据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为迷恋老子思想,以至于德国媒体将其专机命名为“空中老子”。就连冰岛,也出版了两种版本的《道德经》译本。
西方人之所以如此迷恋道家思想,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各自在道家思想中找到自己认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冯·布兰切勒的《老子〈道德经〉:美德之道》一书说老子如同基督教的上帝,具有博爱与宽容的精神;
德国人萨冯·施特劳的《老子》注释本则按照严密的德国唯心主义的逻辑体系重构五千言的结构图式;另有德国学者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模型来解读《老子》;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从《老子》的“当其无,有有之用”抽绎出建筑学上的空间与砖瓦匠同等重要的原则;
美国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也指出西方近代物理学与《老子》的东方神秘主义有着相似性。
著名科学史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热爱道家,自号“十宿道人”。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哈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此外,还有《老子》中的“雌”、“母”的隐喻,也引起了西方女权运动者的兴趣,练气功或柔道的人、传统医学的从业者、环保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从《老子》寻找经营理念的商人以及要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者,都宣称从《老子》那里找到了精神养料与灵感源泉。
A.N.怀特海是环境哲学的先驱之一,也是对东方智慧豁然贯通的先驱者之一,其著作里面就含蕴有中国哲学里极其美妙的天道观念”。
甚至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用他那“对恶不抵抗”的学说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思想,把老子当成自己的同调;而前苏联的杨兴顺则认为《老子》的“无”不是“无物”而是“无有”,即穷人、无产者,他把《老子》说成是革命宣言。
许多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对老子和天道思想十分推崇,认为道家思想是人类自由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总统里根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明自己的执政理念。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道德经》不但是他处理国内事务时的重要参考,而且他还建议国际社会遵老子教诲应对199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
而纪伯伦、奥克塔维奥·帕斯等文学巨匠则从《庄子》中汲取文学灵感和素养,同时《庄子》对梭罗等人的公民不服从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这是一种关于理性的学说,理性是宇宙的内在秩序,或万物的固有法则,是太极,即高高在上的载着所有椽子,而且是在它们之上的顶梁”“太极,实际上就是无所不在的世界心灵”“理性是道,即路径,也就是通向福址,即通向摆脱世界及其痛苦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便是无所不在的心灵世界”“《周易》术数与道非二本”“道学是一种从客体出发的哲学体系,而儒学实际上是一种世俗的政治学说”
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孔子、孟子对我的影响是大的,而老子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向灵魂的生活。顺应自然法则即生命,即智慧,即力量。我良好的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老子。”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得与忘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欧永福:“难以置信的一本书!”他3年前首度将中国古籍《道德经》直接译为希伯来文,3年来销量近4000册,让他直呼难以置信。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当代英国汉学家和哲学家克拉克的《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一书将此归结为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三个变化:
希望过更好的生活,但要从传统宗教教条式信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透过克服身心二元论达到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从更广的范围看待当代各种思想潮流。
其次,道家的道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所以能给人多方面的启迪;也可以理解为道德经具备全息性特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子》的精神特质系反对文明的异化,它的自然无为、去伪存真、知足不争和贵柔守雌等理念,在文明高度发展因而其负面问题愈发显现的西方社会,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在科学界,粒子互补理论的创立者波尔,对《道德经》高度评价,波尔甚至认为自己不是互补理论的创立者,他只是一个得道者。
玻尔的原话是:“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不可避免的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条件下又是描述现象不可或缺的;必须而且只需将所有这些既互斥又互补的概念汇集在一起,才能而且定能形成对现象的详尽无遗的描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