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8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07 10:12:49
  正解论语(4)貌似受冤的子贡:学生把老师捧得高高,老师将学生摔得吧唧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卫公孙朝:
  卫国大夫公孙朝。因为鲁国、楚国、郑国皆有称作公孙朝的名人,故,编者以国名别之。
  本章讲到了孔子的学问从何而来的问题。子贡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够承袭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完全是因为孔子无处不学、学无常师的结果;且正是由于这种无处不学、学无常师,才成就了孔子的博学多闻。这便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应该来讲,老师是值得尊敬的,但在人格上,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老师并无作践学生的特权。况且,学问、尤其是人文领域的学问,本无派系门户之分,又何必刻意地去区以别,只有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做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能使自己的学问海纳百川且去伪存真。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所开创的道,并没有真正失传,依然留在人间。贤良之人可以见识到它的根本,不贤良之人只能见识到它的末节。哪里都有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怎么会不去学习呢,又怎么会有固定的老师呢?”
  日期:2019-01-07 10:14:34
  19·2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
  姬姓,叔孙氏第8代宗主,名州仇,谥武,鲁国三桓之一,任鲁国司马,作为孔子的晚辈,却有点瞧不起孔子。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宫墙:并非特指宫廷的围墙,而是泛指住宅的围墙。
  室家:房舍、宅院。
  仞:周制的一仞为8尺,而周尺的一尺约合0.23米,也就是说,周制的一仞大概是1.84米;“数仞”,便意味着人如不借助工具或不站在高处,的确见不到墙内的景观。
  宗庙:供奉先祖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官: 通“馆”,房舍、馆舍。
  本章,子贡以“宫墙”为喻,既巧妙地褒扬了孔子,又表现了自己的谦虚,同时委婉地暗示了叔孙武叔不懂装懂,纯属无知地瞎囔囔。可谓“说一而得三”,子贡不愧为言语科的高材生。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要比孔子更贤良。”子服景伯将此话转诉给了子贡。子贡说:“以住宅之墙为喻,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站在墙外便可看见我家房舍的好;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入内的话,便看不见墙内宗庙的美轮美奂、各种房舍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入内的人或许不多吧,因此,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亦是很正常吗?”
  日期:2019-01-07 10:15:35
  19·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自绝:自行断绝跟对方之间的关系。
  多:副词,只是、仅仅。
  不知量:同“不自量”,自不量力。
  本章,子贡则将孔子比喻为“日月”,认为老师如日月般,不可逾越;从而有力地回击了叔孙武叔对孔子的诽谤,捍卫了老师的尊严,同时亦表达出对老师的忠诚与爱戴。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孔子是毁谤不了的。他人的贤良好比丘陵,尚可跨越过去;孔子的贤良却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即使有人要同日月断绝关系,然而这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表明他自不量力罢了。”
  日期:2019-01-07 10:16:24

  19·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本章,子贡亦用了比喻,将孔子比喻成“天”,认为高不可攀,只能景仰,不可到达。除此之外,较之前两章,子贡还论述了假若孔子能够当政,邦家应有的愿景。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传言孔子死后,独子贡守墓六年,《史记》记录孔门弟子,独子贡事迹最多、蕞详、最为显赫,当非偶然…宋明理学则几乎绝口不谈子贡”,确实够奇怪的。不过,更为纳闷的是,《家语·六本》中竟说:“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真不知其依据,从何而来。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太谦恭了,孔子怎么会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一句话便可以体现出他的有知,一句话亦可以体现出他的无知;故,说话不可不慎重。我的老师高不可及,正如天是不能用阶梯去攀登一样。老师如果能在国家当政的话,那么通过礼乐,国之根本便会得以树立;通过导引,道义便会得以畅行;通过安抚,远民便会得以归顺;通过动员,人世便会得以和谐。老师生前值得尊敬,死后亦值得哀念。我又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