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传奇------华夏龙脉灵气充足 奇闻异事数不胜数》
第27节作者:
西城小书生 日期:2018-08-14 22:52:31
第十九个故事 门
“穷通更迭一扇门,富贵落魄由前定。奉劝朝中诸大人,莫逞威风欺良民。且看世间贪酷辈,善恶到头最分明。”这首打油诗是书生在秦岭终南山山麓听到一个古老的故事后有感而作。
日期:2018-08-15 21:08:07
依然是一个小山村,依然有一条蜿蜒的小河缓缓流过,依然山环水抱风景秀丽,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看官或许有些审美疲劳,怎么又是小山村,又见小河流,唉,书生也没有办法啊!谁叫茫茫秦岭之间那么多美丽的山村啊,而且这些山村大多依山傍水,人烟稠密,想来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山水相依,便于生活,所以才被人们选择为聚居点吧,才会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发生。在书生看来,这些小山村,就像一颗颗散落在群山中的明珠,熠熠生辉又灵气十足。
几百年前,这个小山村叫明月村,明月村背靠五座大山,形似人的手掌,叫做佛掌山,面前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过,河面约有两百多米,河对面就是大片的庄稼地。据风水先生讲,此村藏风聚气,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肯定是要出大人物的。
整个明月村一共就百来户人家,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恰如世外桃源般怡然自得。尤其是傍晚,霞光映照,炊烟袅袅,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整个村子的建筑,主要是村民们的民居,沿着河流整整齐齐,错落有致,颇有江南古镇的风情。只是在村东头,临河边一颗大槐树下,有一个废弃多年的磨房,破破旧旧,看起来低矮阴森,和整个明月村的画面不大协调。尽管如此,多年来还是没有任何人敢提议拆除这个旧磨房。其原因,在于那扇灰黑色的木门。
据说,以前有人想拆除这个磨房,推开门后,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景象,竟然吓得“哇”的一声大叫,急忙倒退逃跑,别人无论怎么问也不说具体看到了什么。其他人觉得很奇怪,胆小的自然不敢尝试去推那扇门,几个胆大的按捺不住好奇心,相约一起推那门,却无论如何也推不开。其中有个胆子特别大的说:”你们都让开,我把它撞开!“结果,门倒是撞开了,却一样被里面的情景吓得惨叫退出。人家问,也不说。
从此后,那扇门在村民心中越来越显得神秘诡异,恐怖异常。人们来来回回经过那磨房的时候,都要远远的绕道走。久而久之,那个磨房那扇门被大家选择性遗忘了,只有大人们告诫孩子不能靠近它的时候才被提起。
不过,无论人们怎么遗忘它,但是客观上它却一直静默在那里,在有心人眼里,它也成了一个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
日期:2018-08-15 22:10:23
明月村作为风水宝地,那个年代确实出过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官,就是李家的三儿子,在这里就叫他李老三吧!李老三从小聪明过人,从一个乡村少年,考秀才,考举人,一直考到进士,才不过三十多岁,后来开始宦海生涯,从县丞、县令、同知,直到成为守土一方的知府,近花甲之年得朝廷恩赐,享正三品待遇光荣退休。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知府刚退休不久,就有政敌上奏本于皇帝,言其李知府为官多年,贪酷之弊甚深,所知属地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一王姓大户被陷害牵扯官司,遭李知府盘剥得家破人亡,唯一存活的独子王二春也因五谷不分成为了乞丐,四处流浪,下落不明。
皇上览奏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李知府在位时,因为银子的关系,朝廷中尚有高官关照维护,如今状况下,却没有任何同僚敢出头帮忙挽回局面。至多有一二同乡同年悄悄通风报信罢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知府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大厦将倾时刻,不得不为身后事进行谋划。说来也怪,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李知府却只得一个儿子,叫李秋生,也是标准的纨绔子弟,除了吃喝嫖赌外,就只学会鉴赏收藏古玩,其他什么也不会。
告老还乡的李知府,第三天就真正的还乡了。由于提前得到风声,他已经将自己宦海几十年,尤其是知府三年贪墨的几十万雪花银,全部换成了三大箱金元宝。另有一个箱子,装的全是搜刮的奇珍异宝,其中一颗战国时期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国王金印就是从王姓大户中抢夺来的,被李知府视为自己珍宝中的珍宝。
日期:2018-08-15 23:58:20
回到老宅后,李知府在乡亲们尚未得知其即将被彻查之前,始终保持神情自若,时时处处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深夜里,他却和自己的儿子李秋生悄悄抬着四个沉甸甸的箱子,满头大汗的来到那个人们心中恐怖的石磨房里。
夜里,那人们心中推不得的木门,却被李知府轻轻的推开了,也不见任何恐怖的情景。原来,深谋远虑的李知府多年前就注意到这个石磨房,想到自己所行走的仕途凶险, 应该趁早为自己留一神不知鬼不觉的后路。就买通两个年轻人故意装神弄鬼,骗这两个年轻人说,这个石磨屋在河边,地理位置颇佳,自己准备退休后用来修建宅子,所以想到这个主意,使别人不敢破坏、占领,之后,这石磨房的那扇门就成为乡亲们心中恐怖所在。后来,这两个年轻人也得到李知府提携,被安排到远远的地方安家立业,数年未便回乡。
日期:2018-08-15 23:58:38
推门进屋后,李知府和儿子摸黑将四个装有金元宝和名贵古董的箱子放在磨盘下面早已挖好的土炕里面,由于事情急迫,又是深夜,只在磨盘下的四个箱子上面浅浅的铺了一层土和杂物。父子俩回到房间后,李知府对儿子说,如果自己真的出事,你肯定也要受牵连,但罪不至死,一旦得到自由身,就到这个磨盘下面将四个箱子取走,远走高飞做一人间富翁。
后面发生的事情,果然和李知府预料的一样。虽然查出了李知府枉断官司,害人性命,却在李知府所有住宅及老宅中挖地三尺都没有找到想象中的财物。最后,李知府因为伤害无辜性命多条,辜负天恩,被赐自尽。家人皆被发配边疆。
三年后,事情稍稍平息,儿子李秋生利用父亲一些老关系,和其母亲渐渐脱离苦海,获得自由身。之后,立即回到明月村,准备趁夜无人搬出那四个箱子。
谁知道,当他摸黑来到那石磨房前,推开门,却看到自己父亲在磨盘上方上吊自尽的恐怖神情,吓得大叫一声昏厥过去。
第二天,乡亲们看见石磨房那灰黑色的门前躺着一个人,走进一看,却是李知府的儿子李秋生,已经死去多时。那一向打不开,也没有人敢打开的木门,此时却半开着,大家仗着人多,就探头去看,那石磨房里除了一个残破的石磨,却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恐怖异常的景象。不过,那石磨下面却有一个大坑,坑里面也空空如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日期:2018-08-15 23:59:06
此时,各位看官就要问了,那四箱子金元宝和名贵古董被谁搬走了。说来也巧,当然,不巧也不成书。原来,一年多前,明月村来了个年轻的流浪汉,此人出生豪富之家,哪知道中途家道败落,双亲牵扯官司被诬陷而死,所有财物被官府没收,自己又从来不懂营生,只得四处流浪。到了明月村,见有个无主的房子,虽然破败,却可以遮风挡雨,趁无人看见,就推门而入,安然住下。
早上,流浪汉醒来后,发现了石磨盘下方的土很松软,用手一插,进而发现了那四个箱子。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流浪汉看见一样东西,顿时回想起自己从前的生活,回想起自己的双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那就是李知府从王姓大户中夺来的战国国王金印,也是流浪汉父亲从来爱不释手之物。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吧,这个流浪汉就是那个王姓大户的独子-王二春。
虽然是流浪汉,但王二春并不傻,此前只是从小娇身惯养,突然遭遇变故,又无本钱,以致精神消沉而已。看到战国金印,他瞬间就想通了前因后果,明白这些财物肯定是那害死自己家人的贪官所藏,心中不由感叹:“真是善恶有报啊!这也算物归原主了“。
王二春想通其中关节后,白天仍然不出磨屋,也趁深夜无人时,悄悄的将李知府藏在这磨盘下面的四个箱子转移到自己认为最安全隐秘的地方。
不出一年,王二春已经开始学着父亲经营生意,渐渐有了起色,竟然将自家从前的大宅子和田地全部赎回来,还开了若干当铺、酒楼,比起当年更显兴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