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33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07 10:28:22
  卅二章 庐陵王当太子
  薛怀义被打死后,武则天太平公主给武则天送了两个人,一个叫张易之,一个叫张昌宗。这俩人都是年少貌美,武则天的都很喜欢。 为了取悦武则天,这俩人经常打扮得花红柳绿,口涂朱粉。
  两兄弟一下子成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并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两兄弟得宠后,自然少不了有人巴结他们,甚至连武则天的两个侄子都争相为他们俩牵马。原因我想很简单,只要这两个红人说句话,他们就很有可能当太子。不错,这两人确实跟武则天说过立太子的事儿,就是于武家兄弟不利…
  武承嗣还是一心一意地想当太子,不断地催武则天,屡次都找人跟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立异姓为嗣的吧,您立李旦为太子不是白白地把天下拱手让人吗?”注意,武承嗣前面争夺太子之位用地的也是这个理由,倒不是说他没有别的理由,只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姓武,是他最大的优势。
  武则天也在考虑,立太子实在是件大事,不仅要考虑朝廷官员的想法,还要考虑是否顺应民意。所以武则天迟迟没有下决定。
  咱们的狄国老看出来武则天的心思,就跑过去跟武则天唠嗑。
  “高祖皇帝亲冒矢刃打下了江山,传至今世,天皇把几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应当好好照顾他们呀!”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没有说话。
  狄仁杰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想要把天下传给外人,恐怕不符合天意,况且母子和姑侄哪个更亲?我从未听过有侄子会给姑姑立庙,到您百年之后,谁来给您烧香呢?”
  这和李昭德的话如出一辙,还是说死后没人烧香成饿死鬼的问题。
  武则天似乎有点烦,说道:“老狄呀,这些是我的家事,你作为宰相还是不要操劳这些了。”
  “陛下此言差矣,为君者四海为家,四海之内的事情都是国事呀,何况是关乎国家未来走势的问题。为君者就像一个人之首,为臣者好比一个人的四肢,君臣本一体,陛下怎么能以家事推辞?”狄仁杰说道。他与武则天的年纪相仿,老头老太太说话总是容易心平气和。

  武则天没有说话,叹了口气。
  沉默了一会儿,武则天说道:“朕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李旦实在不堪大任呀!”
  “陛下是不是忘了还有庐陵王?”狄仁杰提醒着武则天。
  “行了!”武则天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说道:“老狄,你先下去,容朕好好想想。”
  狄仁杰知趣而退。
  这天,武则天主动找了狄仁杰。
  “陛下,找老臣有何事?”狄仁杰似乎有点明知故问。
  “老狄呀,朕昨天梦到一只鹦鹉,可是它这两个翅膀都折断了,你说说这是何意?”武则天好像有点担心。
  “武,是陛下的姓,而两翼,是陛下两个侄子。陛下,您想想看,为什么两翼会折断呢?臣以为是陛下执意要立武承嗣为太子,才会容易折断。”狄仁杰的眼神变得透彻,也很坚定。

  是啊,树大招风,立武承嗣为太子,会有多少人不服,至少眼前这个狄仁杰就不会服气。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老狄呀,你可真能说会道。那就听你的吧,朕暂时就把立太子这事儿放下,至于谁当太子,我会考虑你说的。”
  武则天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武周政权,又要回到李唐的手里,她当然会很舍不得,虽然狄仁杰等宰相都是向着李唐。就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武则天明白,政权归李唐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那是契丹围攻幽州。契丹攻打唐朝的原因倒也简单,传檄洛阳声称“何不归我庐陵王?”这话对契丹来说只是找个借口出兵,但是对武则天来说却是件极其震撼的事,看来大家都是向着李唐的,就是边境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还有一件事,让武则天彻底下定了决心,那就是男宠的耳边风。

  明白人都知道,李唐复辟是大势所趋,武则天已经是风烛残年,还能蹦哒多久呢?
  吉顼找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张家兄弟谈话。
  “你们两个人都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可是陛下年事已高,还能罩着你们多久呢?想一想,陛下百年之后,你们俩何去何从?”
  张家兄弟没有想过这回事,听吉顼这么一说,还真是。
  “那我们去和武承嗣打好关系,建立革命友谊吧!”

  吉顼摇了摇头,说道:“武承嗣和武三思两兄弟平日里没少巴结你们,目的不过是想让你们帮他们说好话,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有朝一日他们俩任何一个坐上了龙椅,你们恐怕不会为他们所容。”
  也对,平日里他们没少给张家兄弟好处,到了他们真正得势,张家兄弟还有这般威风吗?
  “为之奈何?”
  “依我看,庐陵王当太子是人心所向,就连突厥都要拥护庐陵王,不如你们也劝陛下立庐陵王,这样的话,庐陵王不会对你们存在任何敌意,甚至还会记你们拥戴之功。”吉顼出主意了。
  这两兄弟别的本事没有,现在耀武扬威不过是受到武则天的宠幸,还真不能不为以后打算,于是听从了吉顼的建议,谁知道两个人后来会乱政呢?
  武则天很惊讶,连这两个人都说要立庐陵王,他们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政事了?肯定是有人指点。经不住武则天的盘问,两个人就招了,是吉顼在背后指点他们二人。
  “陛下,找臣有何要事?”吉顼见到了武则天。
  “你是不是撺掇张家兄弟主张立庐陵王?”武则天开门见山。
  吉顼也猜到了武则天找他是问这回事,便开始滔滔不绝,痛陈其中利害关系。
  唉。武则天还是叹气,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秘密派人把庐陵王一家人接到了洛阳,整个过程滴水不漏,狄仁杰都不知道。
  当狄仁杰又跟武则天提起庐陵王的时候,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你这么想见庐陵王,我让你去见见他。”
  狄仁杰看到庐陵王李显的时候,他已经病了,病的不轻(不知道会不会是装病)。这还是当年生龙活虎的李显吗,狄仁杰扑通一声,跪下了。老泪纵横。这是来自于见到故主的感动,以及看到庐陵王病躯的心塞。
  狄仁杰见过了庐陵王,整个朝堂都知道了。老狄很忙,上班的路上,上班期间,甚至下班的路上都有人过来问他,庐陵王现在怎么样。老狄没有告诉大家真实情况,只是说庐陵王很好。
  听说庐陵王被召回洛阳,武承嗣就不高兴了,想到自己位置不保,竟然得了抑郁症,没多久就抑郁而终。果然成就大事的人要有胸襟,这么点胸怀恐怕连一个小家都装不下,更何况是装下整个国家。像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的檄文也只是哈哈一笑,为了广求人才改革科举,并创立殿试,增加考生来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种胸襟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所以武则天能当皇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