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殇》
第40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10 11:29:46
  (二)心向成吉思汗的林丹汗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13岁的林丹巴图尔即位为察哈尔部的首领,当时,蒙古各部日益衰微,林丹汗虽为蒙古大汗,可是实际上对于蒙古漠南诸部的支配力实在是有限,比如内喀尔喀部、科尔沁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诸部等,都是对整体实力较强的察哈尔部阳奉阴违。更何况漠北的外喀尔喀部、漠西的卫拉特部更是与察哈尔部为敌,所以十三岁的林丹汗,面临的是相对危险的局面,更何况,建州女真部也是逐渐的兴起,这就使得林丹汗面临的外部内部环境愈发的严峻。

  所以,明廷对于这位林丹汗一开始,就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熊廷弼在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09年)时曾称,18岁的林丹汗尚不能完全统御他的部众。可是这种情况在林丹汗即位十年后,得到了改变。这个二十三岁的年轻蒙古大汗的内心已经逐渐的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统一蒙古诸部,再次达到成吉思汗当年的伟业!
  而也正是在这之后,大明也是逐渐的正视起林丹汗,这个号称有着四十万大军的蒙古大汗。而王化贞等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张联系林丹汗来牵制努尔哈赤。其实早在王化贞之前,杨镐也曾提过这样的想法,只不过到这一刻,才开始逐渐的成型。
  日期:2018-11-10 11:30:04
  (三)王化贞的军事打算
  因此,在熊廷弼尚未到达辽东之前,王化贞也就被升任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与薛国用一同处理辽西事物,并且具有便宜从事的权利。而在此时,广宁人心丧乱,守军也仅仅只剩下羸卒一千多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化贞大力招抚流民,聚集溃散的军队,顿时间内,便是重新组织起了一万多人的军队,而在他的带头激励下,广宁城内百姓民心渐稳,逐渐的成为了辽西军民的最大汇集地。而在这之后,王化贞更是与蒙古诸部相联络,稳住辽东西境,一时之间,前线全线崩溃之势竟是得到了缓解,一点点的安定了下来。因此,在辽沈刚刚失陷这样的危机之下,王化贞临危受命,凭借一千疲卒、广宁孤城,做到这样的境地,着实令人赞叹,而也正是因此,王化贞被朝廷看好,将辽河之西的所有事宜全部委托给他去处理。王化贞的职权至此日渐增大,向朝廷所上奏的请求建议几乎没有不被批准的,因此,王化贞成为广宁乃至辽西一带的实际主持者。

  而在这之后,针对于广宁一带目前的兵力以及形式,王化贞也是做出了具体的防御规划。他打算部署将领,沿辽河设立六所军营,每营设置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各自画地分守。而在外围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随时密切注视后金的动向,以这样的外围防守将广宁城围在中心,意图做持久打算。而就在此时,王化贞还得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促使他下决心,来进行一次军事行动。

  前文说过,当努尔哈赤占领辽沈一带七十余城的时候,许多的大明军民剃发投降,甚至有的居民对后金军的到来张灯结彩,气节尽失。因为他们一度认为,后金军是最好的救世主,可是,还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改变了这一看法。
  因为当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为了加强对这一带的统治以及彻底压下汉人的反抗意识,开始更加大规模的强制剃发,并且征收当地普查、征收当地百姓的粮食,而且还强制大明百姓为劳逸。更有甚者,在镇江一地,因为当地男子抗拒剃发,一次性便是被努尔哈赤几乎全部杀害!并且将他们的妻女一千多人分给了后金的将官们充作奴隶,残忍至极!而在义州,努尔哈赤更是将不愿意迁移的三千多大明百姓全部杀害,而且还挨家挨户搜集粮食,一户大明百姓家里,如果存粮不足五升、家里又没有牲畜,那么就将为奴隶。而不久之后,又是将这些人杀死!大明的百姓在大明的统治下,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最起码还有口饭吃,还有着独立地人身地位。可是到了后金这里,吃不饱穿不暖、还被降为没有尊严的奴隶,那些女真贵族随时都能够肆无忌惮的抢走你的妻子女儿,成为他们的玩物!这样的生活使得大明的沦陷区的百姓既恐惧又愤怒,这样的生活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因此,除却逃走的百姓,在金州、复州等卫所的军民以及东山一带的矿工,大多结营固守,等待明军的到来。而逃入朝鲜的军民,也不下两万人。王化贞得知这一消息,判断出人心向明,仍然可用。因此他建议鼓舞这些军民,赏赐优厚且分封爵位,让的他们再次回归大明。同时下诏朝鲜,告谕朝鲜与自己同仇敌忾,同抗后金!这样一来,辽事还有转机。因此,天启帝朱由校同意了他的这一想法。

  那么,当朝廷批准之后,王化贞也是开始采取相应的行动了。
  日期:2018-11-10 11:30:21
  (四)有个人叫毛文龙
  实际上,王化贞所主张的这次军事行动目的很简单,深入女真后方,联络那些心向大明的军民,进可进击后金、守可收复失地、事不济亦可扰乱后金,并且此时辽东民心向汉,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计议已定,王化贞的这一想法,很快便是付诸实施。不得不说,此法若是运行得当,的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此法难度太大,必须要多方协作方可成功。
  首先便是选派执行此次任务的将官一定要忠勇多谋,否则难当大任。其次此次出击部队的人数是一个关键,大军奔袭此刻的广宁单独没有那么多的实力,也缺乏统率大军的将领。若小股部队出击,虽然具有隐蔽性可以出其不意,但是一旦成功登陆辽东半岛,势必与后金军决战。后金占据人数优势,又新占领辽沈,自然不会放弃,一定会全力扑灭这支明军,到那时,明军势孤,该如何是好?其三,一旦明军成功登陆,无论成功与否,后方的补给怎么办?是单纯的依靠广宁还是说要调动登莱的配合?另外,明军一旦失败,可想好退路?是从海路退回还是退守海岛?亦或是退入朝鲜?朝鲜是否会配合?等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处处掣肘着这一大胆的战略规划。但虽然有诸多掣肘与不便,王化贞还是决定,要实施这一大胆的战略规划,选来选去,他也是选出了领兵人选,这便是在后世极具争议的毛文龙。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毛文龙出生于浙江杭州府。其父为监生,其母沈氏家族更是杭州府望族,有着“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文龙少年受母亲影响,颇喜儒学,但久而久之便是喜欢上了兵法。三十多岁的时候,毛文龙在舅父沈光祚的提拔之下,成为了一名下级军官,而毛文龙的第二故乡,便是辽东。因为万历三十三年,毛文龙被过继给他的伯父,来到了辽东。而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而他的第一任领导,便是大名鼎鼎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毛文龙刚到辽东便是展现出了其不俗,当时努尔哈赤已经开始兼并女真各部,而毛文龙身为一个下级军官,竟然特别的留意敌情以及山川地理形式,更是在此期间,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成绩还不错,名列第六,以此进一步打开他的军旅仕途。三年后,毛文龙成为了明军的中下级军官,守备一职。但此时,毛文龙已然三十多岁,却还只是一个中下层军官,更是到努尔哈赤攻陷辽沈时,毛文龙还依旧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在辽沈失陷后,从海路逃了回来。但这一次,王化贞却偏偏挑中了他,而接到任务后的毛文龙,也是整顿待发。

  因此,天启元年五月,毛文龙率部出发,收复辽东失地。那么,毛文龙带领多少人呢?200多人。这样的兵力,如果进入到此刻后金军的统治区,无异于羊入虎口,但是,若是出其不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毛文龙率部从海路出发,经过两个月的海行,于天启元年七月到达朝鲜北部。而此时,恰巧一个机会摆在了毛文龙的面前,那就是此刻后金军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守将佟养贞派部出城,绞杀当地周围不肯降服的大明百姓,大部未归,因此城内此刻防守十分的空虚,因此,一个大胆的注意在毛文龙脑海里成型了。那就是奇袭镇江,先来个开门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