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鸿章左宗棠在安庆大战之后登上历史舞台
天佑大清在实战中,太平军安排了个先打下游江浙后取上游湖北的计划,打有钱的江浙,大家拼命向前,坐视湘军步步紧逼合围安庆。
其后的解围行动中,又在有利形势下将主动权拱手相让,自陷被动之中,最终导致安庆陷落。
这时的江浙没有大清的正规军了,1862年李鸿章和左宗棠正式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先前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幕僚;左宗棠是骆秉章的参谋,因江浙战事吃紧,曾国藩授权李鸿章组织淮军保卫上海,苏州当时已经被太平军占领;左宗棠受命在浙江以湘人王鑫的班底组建楚军,也叫老湘军;抵挡太平军。
1862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大清在此后组建的淮军和楚军以及先前组建的湘军大面积的换西式洋人的武器装备了。
日期:2018-07-31 08:28:01
6.曾国藩湘军的装备和战法:
对于晚清军事上的失败,我们历史上一直强调武器落后。
说良心话1860年之前是这样的,但之后还以此为借口就是胡说八道了。曾国藩起兵后不久就发现他招募的乡勇,虽然经过训练,但在对付久经战阵的太平军时,很难取得胜利。
后来的英法对大清八里桥之战打醒了大清整个军界,很快大清军方高层达成共识,就是学习西方战法用于实战,就是后来的借师助剿。
与此同时更新换代武器装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战法。李鸿章这时马上就要隆重的出场了,作为试点,李鸿章受命组建淮军,从已打出常胜军名头的洋枪队学习西方战法。
曾国藩也筹集大量资金,购买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12磅的野战炮和前装线膛的步枪及所用的米尼弹。
米尼弹就是个划时代的发明,圆锥形弹体射击时在火药前推动力下,进入带膛线的枪管,受膛线挤压,成螺旋状射出枪口。比之前的圆形子丨弹丨打得更远,因为可计算弹着点,因而理论上打得也更准。
华尔和戈登教会了大清湘军和淮军使用这些现代枪械和火炮的用法和战法。
通过在湘军和淮军中列装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逐步淘汰了旧式装备,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平天国前期曾国藩屡败屡战,湘军英勇顽强可就是难求一胜,败的曾国藩两次想自杀。可后期,湘淮俩军每每以俩三万人就可以干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太平军,这就是专业先进代替勇气的结果。
在面对手持大刀弓箭和旧式火枪的太平军,湘军和淮军形成了巨大的火力优势。
而一支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军队用什么战术能最大的杀伤敌军呢?而自己又能损失最小呢?
曾国藩给出了标准答案,就是我们上文讲到的结硬阵打呆仗。
现在我们都把这事上升到道德高度,意思就是老实办事,不偷奸耍滑,踏踏实实。落实到实战就是后世的堑壕战,不管攻城还是野战就一招,挖战壕。领先世界50年,军事术语就是今天常讲的要想消灭更多的敌人,必须先保护好自己,一招鲜吃遍天,湘军至此之后就没有败绩。
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加上大量招安,摧毁了太平军一线将领的抵抗意志,在1860年之后,出现了大批太平军前线将领率兵投诚,客观上加快了平叛进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惊讶?老师不是这么教的,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呀,呵呵。历史书上还是留有痕迹的,就是由于受到先进武器的好处,尝到了甜头,大清在之后不仅大量购置还有意识的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由来。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大清陆军已经完成了近代化的改装,装备全是世界同步的近代化武器,海军更是拥有世界领先的7000吨定远和镇远。你要知道,中国直到2016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由此可见大清武力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垃圾。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呢,这是什么情况?
在我们印象中大清就是一直拿着大刀长矛和敌人拼杀。怎么会这样?
我告诉你,造成这种印象就是曾国藩等人,他们在请功的折子里,不会说自己仗着武器优势赢得战斗的,而是会夸大敌军的优势,自己在无比艰难下才战胜敌军的,这样好要军费,置办新的更好的武器,而且也能证明自己的部队,是勇敢的。
所以曾国藩是不会提怎么湘军后期像特种兵似的牛逼战力的来源,就是告诉朝廷太平军走私大量的西方武器,我们没有,在这么下去,我们就拼光了。为了赢不拼没,追加军费吧?完美的答案,比现在脑残的抗日神剧的编剧聪明的多,你敌人牛逼,你干掉他,你才更牛。你敌人就是傻子,你还打了14年,那你就是标准的彪子。
安庆之战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打起来了,三河之战以后,太平军收复了安庆附近的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县以及石牌镇。
记住这些地方,他们是安庆的外围,但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并未趁势入鄂进击清军,使战线远离安庆,以确保安庆的安全,而仅是派军驻守潜山、太湖两县及石牌一镇,作为安庆的屏障,随即领兵东去,与李秀成一起东征苏州和常州,湖北巡抚胡林翼趁机进驻黄州,积极布置反攻。
大清志在必得,太平军光顾着上江浙抢钱去了,没时间和精力搭理安庆,大清开了个好头。湘军吸取了三河惨败的教训,水陆马步配合,稳扎稳打。
日期:2018-07-31 12:48:55
卢象升名气在历史上远不及曾国藩,他的天雄军和曾国藩的湘军是有相同之处,不排除曾国藩借鉴了卢象升。
但曾国藩在湘军屡战屡败后,积极找寻原因,并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是全面换装先进武器,打仗就一招,挖战壕,不冲锋,保护自己,杀死敌军。打持久战,死战不退。
选将眼光毒辣,帐下名家辈出。
反观卢象升练兵效果也不佳,他就利用了祖宽和关东铁骑将领拼杀。
没有组建自己的嫡系班底,而且没有与时俱进,与同僚关系不佳,最后一战,被同僚抛弃。不过还是太有个性,是个天才。明末的大明的机会,可惜莫名其妙就没了。
曾国藩就是全才,和慈禧、奕訢、僧格林沁与胜保,与官文均能融洽相处。部下战将如云,战法超前,到后期湘军已经是孤独求败了。最主要的是善终。立那么大功,不反还善终的,除了曾国藩。还有就是长寿的郭子仪。俩人都是人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