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那些事》
第54节

作者: 古月照今尘1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1852年曾国藩回家丁忧(母亲去世,守孝三年,当时的叫法丁忧),当时曾国藩第一时间没响应号召,为啥?就是第一个太难,第二个自己有孝在身。你想打仗,他一文人那会呀,打仗是门学问,练兵、选将、筹饷、排兵布阵、战略战术、人际关系、媚上御下、识人善用、胜不骄败不馁、心大自信心强,冷静、理智、亲朋好友死了,都不带哭的(在以后平叛得漫长岁月里,江忠源,吴文镕,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曾国华,胡林翼,曾贞干等曾国藩的亲弟弟就2个,挚友、亲朋我选的还只是有代表性的,太多太多湘军为大清献出了生命),那是要有一定的抗压力、心肠硬到肝硬化程度,总之就是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不拘小节才可成大事。成大事后难保上头不干出鸟尽弓藏的事,成功难,成功后更难,有病往上冲。曾国藩说快拉到吧,我不行。以自己身带重孝为由辞了。

  历史要是就这样发展的话,曾国藩就错过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了。关键时刻,曾国藩的同学好友郭嵩焘站了出来,成了关键先生。曾国藩的贵人。这个人也是湖南人,左宗棠的老乡发小,大清第一位外交官,上学时与曾国藩和刘蓉(就是骆秉章的牛逼的师爷,石达开就死他手里)并称为当年岳麓书院的三剑客。
  1853年在郭嵩焘的游说下,曾国藩决定出山,为国效力。不过老曾也是高智商先是招募了郭嵩焘,你得跟我一起干,你不说好事吗一起来。再就是曾国藩进士出身,文笔没得说,给咸丰写了个表忠心的决心书,在这个决心书上曾国藩有意的将自己的想法写的很模糊就是有一点点单独承包、自负盈亏的味道,文雅一点就是以我为主,机动作战。军事上有点建设大清机动兵团的感觉。前提就是我说的算,怎么练兵、怎么选将、筹饷及打仗一条龙我包了。

  奕詝都被太平军打懵了,能拔脓的膏药就是好膏药。也不管他是不是越权了,也不管他是谁的徒弟了,能为国效力,甘心当炮灰,我就批。咸丰感觉是对的他先后批了得有2个加强排的团练,成功的就一个,曾国藩。剩下的都成了传说中的炮灰。有了尚方宝剑,曾国藩就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日期:2018-07-29 08:00:24
  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封信,要咸丰的授权呢。
  因为大清当时是有兵的,一个是正规军王牌八旗兵,还有一个就是维护国内的治安军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兵。

  此时这些军队对阵太平军过程中,洋相百出,屡战屡败。因为大清为了防止武将作乱,实行的是将不知兵,战争来临时,在各地临时拼凑一支杂牌军,派皇上喜欢和熟悉的人当大将军,战争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好处就是谁也甭想造反。坏处就是时不常的就打大败仗。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这么战败的。
  关键还有就是八旗兵到那时不是兵了,是老爷了。八旗兵是世袭的,祖上跨马扬刀、弯弓射箭的武功了的,经过时间打磨,到了200年后的咸丰时期,早就马不能骑弓不能开了,八旗子弟已经成了云里雾里烟馆常客、欺男霸女、提笼遛鸟、看戏打牌、游手好闲、纨绔子弟等名词代言人。
  绿营兵是康熙爷平三藩(所谓三藩就是吴三桂等明降清,为大清多得天下立下大功的汉奸,被封的藩王,康熙时,大清鸟尽弓藏的案例)时组建的,当年也战功赫赫,可承平日久,到咸丰时和八旗兵一样比翼双飞,废物一双。大清当时领兵的将领和当兵的工资都不高,所以当兵的就弄了好些副业,将领丢不起出摊被城管撵的人,只能就吃空饷,走捷径发财致富。大家眼里就剩钱了,就比着谁的小日子过的好。战争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都是和平的爱好者。

  你敢用他打仗,好,你厉害,你不怕死,他怕呀,他真不惯着你,就跑。平时生活好体力还是不错的。一般敌军都追不上。追上也不怕,追上了,大不了一咬牙一跺脚我就投降,完了再跑回来,再打再跑,追上再降。几次往返跑下来,你就怕了,他们真能折磨死你,他们就是蒸不熟煮不烂,传说中的滚刀肉。最关键的就是就这战斗力,还相互看不起,死不相救。所以大家战力一直很平均,就是一直没赢过。光顾着比谁跑的快了。这样的兵将能打赢太平军那帮宗教疯子,那才叫出鬼了。

  所以曾国藩要自己练兵选将发饷。说白了老曾就是让咸丰给曾国藩办一个招兵买马的执照,剩下的一切就自我救赎吧,有招你就来,没招活该你倒霉。
  历史证明曾国藩有的是招,他从大清现役军队中看到导致战败的顽疾,自己就想从根上解决这个难题。练兵先招兵,招兵的条件就是前世戚继光戚家军的标配,年轻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农民兄弟最好,好调教。市井小民和油头粉面的一瞅不像好人的不要。兵痞和兵油子不要,战时贪生怕死的不要。当时入选湘军政审还是很严格的。
  当然待遇也好,大清当时的绿营兵账面上军饷还是可以的不低,但通过层层的扒皮分享,到当兵手里就剩2层了多说3层。曾国藩的湘军饷银略低于账面上绿营军饷,一个月四两二。这个数字远高于士兵在家务农挣的钱,实际上远超于绿营兵数倍。即吸引士兵,可你还找不出毛病。没有特殊吗?不得罪人。
  曾国藩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古以来欠钱是大爷,为了自己当大爷,曾国藩决定先发少部分,余下大部分战后再发,这么一来,减少了全额开资的现金压力,最主要的是防止了这帮猴崽子们拿了银子就跑,把他们牢牢地拴在了兵营听候调遣,一举三得,呵呵,有点意思。缺德是定了,但你不损点,他就可能坑你。为了防止被坑,缺就缺点吧。可以理解。
  有兵就得有将呀,曾国藩选将订了四条:有文化能安民的;不怕死的;不贪功近利的;能吃苦耐劳的。翻译成现在语言就是有道德有理想听指挥不贪功诿过不怕死的文化人,武能除暴安良文能治理天下,这是劳模的标准,具有强烈的书生气息、同时兼有成为英雄豪杰的气质。曾国藩利用老乡、同学、亲情和友情迅速的打造出、组建成一个晚清赫赫有名英雄的伏魔团队。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统称叫湘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