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21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纣王与妲己都已经放弃了原计划的时候,没想到第三个意外却出现了,两位皇子竟然也被卷了进来。正因为这两位皇子的突然出现,才使得即将沉冤得雪的姜皇后,又重新跌回了含冤莫白的深渊。
  太子殷郊见母气死,又见姜环跪在一傍,殿下问黄妃曰:“谁是姜环?”黄妃指姜环曰:“跪的这个恶人就是你母亲对头。”殿下大怒,只见西宫门上挂一口宝剑,殿下取剑在手,“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 !”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段,血溅满地。
  没想到纣王与妲己都已经收手了,竟然又遇到了第四个意外,姜皇后死了。被告姜皇后死了,污点证人姜环也被殷郊砍杀了,这桩谋逆大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无疾而终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姜皇后是被气死的。这一点,与许多人印象中的姜皇后因熬刑不过而死的看法,是大相径庭的。
  姜后闻子之声,睁开一目,母见其子,大叫一声:“我儿!你看我剜目烙手,刑甚杀戮。这个姜环做害我谋逆;妲己进献谗言残我手目;你当为母明冤洗恨,也是我养你一场!”言罢大叫一声:“苦死我也!”呜咽而绝。
  乍看起来,导致姜皇后被气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姜环的诬陷,一个是妲己的谗言。但实际上,这两个原因,都不是姜皇后之死的真正原因。

  其实,姜皇后是绝望而死的!
  纵观谋逆案始末,姜皇后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可是她对自己的丈夫纣王,竟一点怨言也没有。对于这个丈夫,她自始至终,甚至连提都没提过一下。不仅如此,在黄妃三番两次说明妲己落井下石的情况下,她的反应却是充耳不闻。这也太有悖于常理了!难道她不应该对纣王和妲己怨恨交加吗?
  姜后泣而言曰:“……莫说剜我一目,便投之于鼎镬,万剐千锤,这是生前作孽今生报,岂可有乖大义!……”
  姜后血泪染面,大哭曰:“我生前罪深孽重,一死何辞!只是你替我作个证盟,就死瞑目!”
  从这两段受刑前的表白可知,对于这一场劫难的到来,姜皇后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了。只不过,她生前到底又作了什么孽呢?
  事实上,姜皇后贞静淑德,并无恶行,作为纣王的结发之妻,她不仅对这一场劫难早有准备,而且从一开始,她就知道纣王才是此案真正的幕后主谋。所谓罪孽深重之言,其实是一句反话,一句满腔悲愤的反话,一句对这人世间所有的荒诞与不公充满了控诉之情的反话。
  所有的这一切,还要从当年的夺嫡之争讲起。
  日期:2018-09-11 09:54:17
  话说商朝的王位传承制度,包含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继承模式,一种是兄终弟及,一种是父死子继。所谓兄终弟及,就是王位由王弟继承的制度;所谓父死子继,就是王位由王子继承的制度。
  相比较而言,最初的王位传承模式,兄终弟及是主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死子继却越来越成为了正统。
  众所周知,在《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帝乙先君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季子殷受,亦即纣王;有三个兄弟,分别为长兄微子,次兄箕子,及四弟比干。
  那么按照当时的礼法制度,这六个人之中,谁才是帝乙先君的合法继承人呢?如果按照父死子继的模式,那么微子启就该是太子;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模式,那么微子与比干,这二人均有可能成为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这也就是说,不管按照哪种模式,这天下都不可能是纣王的。
  可事实却偏偏就是,纣王成为了太子,并顺利继承了大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既然兄终弟及这种王位继承模式已经日渐式微,那么帝乙先君又岂会轻易地就传位于微子与比干呢?
  况且,即便是按照兄终弟及的模式,而帝乙先君本身又不是长兄继位,这就导致了微子与比干,在继位顺序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比干看来,既然是兄终弟及,他又是帝乙先君的弟弟,那么王位当然应该由他来继承才对;可在微子看来,兄终弟及的本质是长幼有序!既然帝乙先君的王位是通过父死子继得来的,那么再重新回归兄终弟及这一模式的时候,他作为长兄,显然是拥有优先继承权的。而箕子虽然没有优先继承权,但也不难想见,对他而言,支持微子比支持比干更为有利。因为,一旦微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模式,他箕子还有再次继位的可能性。

  所以,为了优先继承权的问题,微子等老弟兄几个早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再加上帝乙先君的反对,兄终弟及这种模式终于就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其次,既然兄终弟及不可行,那么就只有父死子继这一条路了,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是矛盾重重。
  原来,微子启、微子衍及纣王三人,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与两位兄长有所不同的是,纣王是在他母亲登上皇后之位后才出生的,这就引发了一个十分棘手的礼法问题:微子启与殷受,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嫡长子?
  支持微子启的人认为,既然同为皇后的儿子,那么这弟兄三个就都是嫡子,而微子启才是真正的嫡长子,所以王位该由他来继承。
  而商容等支持殷受的人却认为,虽然同为皇后的儿子,但微子启与微子衍的时候,其母妃还不是皇后,所以这二人并非嫡子,那王位该由唯一的嫡子殷受来继承。

  很显然,这一场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到底是只要是当今皇后所生的儿子就是嫡子,还是只有皇后在位期间所生的儿子才是嫡子?这绝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礼法问题。
  日期:2018-09-13 23:35:53
  因此,就为了这么个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多方势力各执己见,僵持不下,一度使朝局陷入了瘫痪状态。
  然而,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朝局之中,殷受又凭什么能夺得大位呢?凭的就是帝乙先君的支持。
  这不是废话么?没有帝乙先君的支持,他纣王怎么可能就继承大统了!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无论是推崇长幼有序的兄终弟及模式,还是突出嫡长子地位的父死子继模式,一方面固然有止争息斗稳定朝局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却实实在在地削弱了君权在王位传承问题上的影响力。所以,在嫡长子继承制得到严厉贯彻的时代,君主对于王位继承权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主权。
  但随着后世君权的不断加强,嫡长子继承制最终也不得不让位于指定继承制了。
  当然,不可否认,有两股势力在嫡长子问题上争执不下,这本身就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风头正劲,所以对于殷受而言,帝乙先君即便是有心相助,只怕也是无能为力。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纣王的上位与帝乙先君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么!更何况,帝乙先君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支持过纣王,还是两说哩。
  实际上,有一个细节,就完全暴露了帝乙先君在王位继承权问题上的真正用心,那就是他对三个儿子的婚姻大事的巧妙安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