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9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护这是在向纣王向天下人表明他的反商决心吗?错!这首诗是题给姬昌看的。
  这个时候,姬昌还在显庆殿出席国宴,苏护见不到他人,但情势又万分紧急,所以他只得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姬昌申明自己的立场。
  众将官听令:且将人马训练,城垣多用滚木炮石,以防攻打之虞。
  还好,苏护回到冀州城,并没有立即反扑朝歌的意思,这就给了纣王一个喘息的机会。但令人奇怪的是,他不仅不反扑,甚至连出城迎战的意愿,也并不强烈。
  苏护大怒曰:“若是别镇诸侯,还有他议。此人素行不道,断不能以礼解释。不若乘此大破其兵,以振军威,且为万姓除害。”
  不难想见,如果来将不是崇侯虎,苏护很可能就会坚守不出了。
  这种畏敌避战的情绪,在郑伦大败崇黑虎之后,就越发地明显了。可是,他究竟在怕什么呢?难道反商是一时冲动,事到临头,他却怕了,怂了?事实绝非如此。
  苏护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并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等。他在等什么?姬昌的回应。
  苏护十分清楚,没有姬昌的支持,即便他能顺利地拿下朝歌城,最终也难逃成为四大诸侯刀下鬼的命运。所以,苏护题诗反商,只是在表明立场而已,至于冀州城的最终走向,关键还要看姬昌的抉择。
  果不其然,没几天工夫,姬昌的特使散宜生就到了。
  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天子欲选艳妃,凡公卿士庶之家,岂得隐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天子欲选入宫,自是美事。足下竟与天子相抗,是足下忤君。且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仅知小节,为爱一女,而失君臣大义。昌素闻公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幸垂听焉。且足下若进女王廷,实有三利:女受宫闱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官居国戚,食禄千钟,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三利也。公若执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无存,一害也;骨肉有族灭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三害也。大丈夫当舍小节而全大义,岂得效区区无知之辈以自取灭亡哉!昌与足下同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渎,幸贤侯留意也。草草奉闻,立候裁决。谨启。

  没想到散宜生带来的竟是姬昌的劝降信!这对于紧张、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苏护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
  但事已至此,苏护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亲送女儿进宫!这个时候,他出尔反尔,却丝毫也不顾及天下人的耻笑了。
  可十分不幸的是,进宫的路才走到一半,苏妲己就在恩州驿香消玉殒了。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始于苏妲己,又终于苏妲己,可怜她一个闺门女子,从来都与世无争,却这样不明不白地,就死在了权欲的铁蹄之下。
  在她的心里面,定然有一句始终想问却到死都问不出口的话:爹爹,我为什么不能嫁给纣王?
  这个疑问,许多人都可以问,唯独身为当事人的苏妲己,却是有口难开。
  电视剧《金枝欲孽》中,“悍婢”宝婵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恨只恨自己是女儿身,婚姻这种事情,什么时候又能轮到我们自己做主!
  唉。
  日期:2018-08-21 12:49:46
  5.一败涂地的崇侯虎
  冀州侯苏护题诗叛商的消息传到了皇宫。
  纣王一见,大骂:“贼子如此无礼!朕体上天好生之德,不杀鼠贼,赦令归国,彼反写诗午门,大辱朝廷,罪在不赦!”即命:“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统领六师,朕须亲征,必灭其国!”
  可为什么西岐造反,朝廷只是调兵征剿,而一听说苏护叛国,纣王立马就要御驾亲征了呢?
  虽然并不清楚冀州城的确切位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比起西岐城来,冀州城离朝歌城要近得多。所以,西岐城远在天边,而冀州城却近在眼前,苏护一旦造反,朝歌城势必危在旦夕,到时候兵临城下,纣王就是想不御驾亲征都不行了。
  但行军布阵,切忌心浮气躁!越是身处险境的时候,越是要冷静。
  纣王大发雷霆,嚷嚷着要御驾亲征,显然是有些沉不住气了。好在老将军鲁雄身经百战,临危不乱,当殿就对御驾亲征提出了异议,并力主由西、北二路诸侯率军先行,往冀州城征剿。不得不说,鲁雄此议,确实是深谋远虑!
  一则,冀州易帜,朝歌城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纣王再轻举妄动,擅离首都,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锋锐之下,岂不是自蹈危地,险上加险;
  二则,冀州本就是北伯侯崇侯虎的治下,如今反商,教他率军平叛,名正言顺;

  三则,御驾亲征,声势浩大,可一旦准备起军马粮草来,除了耽误时间之外,并无益处;
  四则,在这个紧要关头,派大军往冀州征剿,胜负暂且不论,只要能将战线前移,减少朝歌城倾覆的风险,同时又能为朝廷组织起纵深防御而赢得时间,就已经十分可行了;
  五则,鲁雄对这一场纷乱的由来了然于胸,因此便建议着姬昌与崇侯虎同行,但要看他对苏护此举,究竟持何立场。
  于是,纣王又静下心来,沉思良久,就准了鲁雄所奏。
  话说崇侯虎领五万人马,即日出兵,离了朝歌,望冀州进发。
  可问题在于,此时此刻,崇侯虎等之所以会在朝歌城,完全是因为全国诸侯代表大会,可参加一个团结的代表大会,需要五万大军压阵吗?如果不需要,那这五万大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显然,是跟朝廷借的。
  由于事起仓促,崇侯虎是被纣王直接从酒桌上拉到了前线,根本就来不及回崇城调兵,所以只能向武成王黄飞虎暂借了一支人马,先开到冀州城再说。毕竟,此次叛商,苏护是临时起意,也谈不上准备充足。假如崇侯虎兵贵神速,且指挥得当,说不定还能杀他个措手不及呢!
  可事实情况呢?惨不忍睹。
  崇侯虎的五万大军,才到冀州城外,脚跟还没站稳,就被冀州守将杀得人昂马翻,败至十里之外。这还不算完,当天夜里又遇苏护劫营,丢盔弃甲,惊慌失措。紧接着,又在五岗镇中了苏全忠的埋伏,差点儿就一命呜呼了。
  合着朝廷借给他的五万大军,他连一天都没坚持下来,就输了个底朝天!就这样,他不服气呢。
  且言崇侯虎恃才妄作,提兵远伐,孰知今日损军折将,心甚羞惭。只得将败残军兵收聚,扎下行营,纳闷中军,郁郁不乐,对众将曰:“吾自行军,征伐多年,未尝有败。今日折了梅武,损了三军,如之奈何?”
  侯虎在马上叫众将,言曰:“吾自提兵以来,未尝大败,今被逆贼暗劫吾营,黑夜交兵,未曾准备,以致损折军将。此恨如何不报!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违避旨意,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真是可恨!”
  仗打到这个份上,真可谓是一败涂地!
  可即便如此,他居然还有脸张口就来:我是常胜将军,我从来没打过败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