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明王朝(朱元璋)》
第42节

作者: 卡卡卡卡卡k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治理国家是需要人才的,他很早就听说过浙东地区有很多读书人,非常有能力。于是在胡大海出征前朱元璋就下令,打下处州以后,除了维护地方治安,保境安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替他物色得力的人才。
  胡大海知道朱元璋的脾气,对于朱元璋交办的事情,他可是不敢有半点的马虎。
  于是占领处州以后,他立即派人四处寻找所谓的能人。

  很快胡大海就搜集到了四个人的简历。
  这四个人分别是宋濂、章溢、叶琛和大名鼎鼎的刘基。
  刘基固然是大名鼎鼎,但在当时其余三个人的名气也不小。
  章溢也曾经组织过民兵对抗红巾军起义,而且还替元朝守卫过台州、婺州等地,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
  叶琛不仅有军事才能,当过元朝江浙行省的民兵元帅,而且还很有学问。
  宋濂,虽然没有军事才能,但是却极有学问,后来还给朱元璋的儿子做了老师。

  他们四个人当时并称“浙东四士”。
  朱元璋需要这样的人。他看了四个人的简历后感到十分满意,于是就下决心招募他们。
  朱元璋明白,这四个人和自己之前收留招募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招募的人大多数都是持有反元立场的,不管他们出身如何,职责怎样,但是在对抗元朝这一点上,他们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
  另外还有少部分人是持有中间立场的,就是说我反元也行,反红巾军也行,这个可以根据形势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这部分人很少,而且基本都是普通士兵,力量不大。
  对于这两部分人,朱元璋是能够拢的住的。
  “浙东四士”不一样,从政治立场上讲,他们是站在元朝政府一边的,是红巾军的反对者,而且有的还和红巾军打过仗;从影响力上讲,他们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立场观点对于社会大众是有重大影响的。如果这些人能够改变立场,站在朱元璋这一边,那除了增强朱元璋的实力以外,在政治上对他也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但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浙东四士”绝不可能轻易的就跟朱元璋站在一条战线上。
  朱元璋很清楚,据守处州的胡大海是个粗人,虽然能搜集到这些人的简历,但却是绝对完不成这个招募任务的。
  于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他任命了孙炎做处州军区司令。
  孙炎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募“浙东四士”。
  选择孙炎是有道理的。
  孙炎这个人虽然军事能力上相对一般,但有一个好处,他是读书人,而且书读的还不错,基本上可以说是朱元璋当时手下所有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中书书读的最好的。
  读书人和读书人之间的沟通总比这秀才遇见兵要强一些吧。
  孙炎接受了任务就连忙来到了处州,他亲自写了情真意切的书信,派了使者分别前往四个人的家里请他们出山。
  很快奏报就回来了,四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去。
  朱元璋选用孙炎的英明之处这个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如果是让胡大海来办这个事,那肯定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派一队人马过去绑过来就是了,还跟他们废什么话啊。这样做固然会很快,但却完全达不到朱元璋想要达到的效果。
  孙炎知道朱元璋想要达到什么效果,而且他也知道这四个人为什么拒绝。
  于是他继续写信,继续派人去请他们。
  这次的结果跟第一次一样,还是不同意。
  孙炎手下的人有点着急了,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哪里懂得读书人这些繁文缛节啊,于是都嚷嚷着要带人直接去抓他们。
  孙炎制止了他们。
  因为孙炎知道,虽然两次去请他们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理由却发生变化。
  第一次是很直接的拒绝,没有任何理由;第二次则都找了些诸如“身体不好”“能力不济”之类的可有可无、可进可退的说辞。
  孙炎暗笑,这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通病,这是致命伤。
  孙炎还是心平气和的继续安排下一次去请他们的事,不过这次他没有写信,他是亲自带队去的。
  效果很明显,这次孙炎一下子就带回来了三个人,不是绑回来的,是心甘情愿跟着回来的。
  这一切都不是孙炎的面子,也不是朱元璋的面子,而是规矩的面子。
  读书人的规矩。
  他们这些人在之前都是做过元朝政府官员的,所谓一臣不事二主,现在突然让他们改换门庭,投到朱元璋的麾下,这在面子上是说不过去的。
  而读书人最重视的也就是个脸面问题。
  孙炎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两次派使致书,他们两次拒绝,该保的气节也保了,该争的面子也争了。
  等到第三次,孙炎亲自登门的时候,一切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
  来的三个人是宋濂、章溢、叶琛。
  没来的人是刘基。

  刘基不是不想来,他只是不想这样来。
  刘基是什么人啊?他在我们民间传说中可是可以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啊!
  民间不是有句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嘛。诸葛亮那么厉害的人物,也不过就是三分天下,而刘伯温能够一统江山,那岂不是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啊?
  既然刘基比诸葛亮厉害,或者说至少两人实力均等吧。那刘基的待遇是不是应该向诸葛亮看齐啊?
  大家想一想,诸葛亮出山是什么待遇?
  三顾茅庐啊!

  一把手刘备带着当时的二把手关羽、三把手张飞亲自出面邀请啊!而且诸葛亮出山以后很快就直接干到了二把手啊!
  刘备亲自出面邀请诸葛亮,而且一请就是三次啊!你朱元璋为什么不能亲自来请我刘伯温啊?别说三次了,你一次都没有啊!
  这是刘基的想法。
  孙炎知道他的想法。
  同时孙炎也知道,让朱元璋亲自出面那是不可能的。
  刘基身负诸葛亮那样的才华,也胸怀诸葛亮那样的梦想。但是他却不懂得审时度势。

  三国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环境,刘备又是什么样的君主,这一切难道能够和现在的局面,和朱元璋这样的人物完全类比吗?
  没有请动刘基的孙炎还在想办法,刘基的家人就来了。
  原来刘基在委婉的谢绝并送走孙炎之后,心里也很是忐忑不安。
  刘基很欣赏孙炎,因为孙炎虽是武将,却有一番儒士风度,这一点很合他的胃口。他想着既然孙炎这样的人物都心甘情愿的为朱元璋做事,那想必这朱元璋也不会是普通人物。
  而且,他平时还听自己的仆人讲了很多关于朱元璋起兵打仗、保境安民的故事,虽然他知道其中有不少演绎虚构的成分,但是也基本能够看出来朱元璋还是有能力的。

  刘基很犹豫,于是他决定先试探一下。
  刘基派了自己的仆人带着家里一柄祖传的宝剑来到了孙炎那里,献给了孙炎。
  孙炎看了这个礼物,哈哈大笑,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刘基的意思。
  第一,我刘基是有宝剑的,但是我不用,我先给你用;第二,你用我的剑不要伤害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