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殇》
第23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来自于杜松给他的机会。当杜松出关后,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在出兵日期已经约定好的情况下,杜松还要率先出关呢?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点便是因为虽然规定了出发、集合的日期,但是由于各部明军距离不同、天气因素、道路因素等对行军速度会造成影响,所以为了调和各部间行军速度的平衡,杜松等部会在出发时间上做一些变动。可是,当杜松到达二道关,他的行军第一目的地已经达到,按理说,杜松部应该停止进军了。可是,当杜松来到这里后,那种自抚顺关口出发以来,日驰百里的行军作风却并没有改变。当部下劝他在浑河岸边宿营的时候,杜松并没有同意,而是将炮车等大量辎重留在浑河北岸,而自己则率领轻军先行过河出关,前进至萨尔浒,那么,杜松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杜松根本没有将后金放在眼里,此刻他的麾下更是有大军三万,足以荡平一切敌人,而此等大功,一人独占总好过四人平均,所以,贪功冒进,使得杜松反了兵家大忌。
  但是话虽如此,他在进攻吉林崖时,还是多留备兵于萨尔浒,一旦前方不利,也不至于后退无据。可是,他对后金的低估,将使得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为此刻明军不仅总人数上不占优势,而且就算是萨尔浒的两万明军,也是没有太多辎重补充,或者说辎重补充正在运来的路上。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先行攻击
  萨尔浒的明军,恰恰是因为消灭了萨尔浒的明军主力,不仅是的明军整体实力大大降低,而且还会对前线明军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及恐慌,也许会不攻自破。另一方面,控制了萨尔浒,也就彻底的将杜松所部万人的后路截断,将其彻底的包围起来,变成了真正的孤军。到那时,杜松的互为犄角的布置也就失去了意义,凭借八旗军的优势兵力,歼灭杜松所部万人,也只是时间问题。第三点,杜松主力两万人虽在萨尔浒,可是该部大部分辎重并未完全到达,必须尘此时将其快速的扼杀,才能避免给自己一方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努尔哈赤当即决定,以代善和皇太极率领二旗兵马一万五千余人增援界凡城,而努尔哈赤则亲率六旗大军五六万人猛攻萨尔浒明军大营!

  当努尔哈赤率军赶到后,明军萨尔浒大营的工事尚未构造完毕,大军两万人只得以战车等环绕左右作为抵挡后金军的工事,而此时,明军大部也是毫不示弱,竟然在阵外逐渐的罗列队形,严阵以待,试图与后金军一决雌雄!
  三月初二下午,双方交战开始,后金军的骑兵快速进击明军大阵,而明军则火器齐发,轰向了后金骑兵,一瞬间后金前锋接连落马,可是就在此时,又一奇特的现象发生了,原本处于下午,尚未临晚,可天色却突然晦暗起来,竟然达到了不远的距离便难以看清东西的程度,这使得明军的火炮精准度受到了极大地影响。无奈之下,明军只得点起火炬照明,可是火炬的照亮范围有限,此刻的火炮杀伤收效甚微,相反的,此刻的明军在火炬之下,直接成为了活靶子。因为后金军的弓箭只要朝着有火光的地方发射就可以了,就这样,当后金的铁骑冲上来的时候,明军前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杀伤!

  后金军还是冲了上来,此刻,萨尔浒一带七八万人交织在一起,喊杀震天,明军战士几乎是瞬间便是陷入了被分割包围的状态,后金军不仅机动性强,而且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战场几乎是一下子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势!
  而原本晦暗的天气,又出现了大雾,这一刻,明军两万人再也支持不住出现了溃败,战役的结局已经注定了,明军除少数溃逃之外,大部阵亡,壮烈殉国!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杜松闻大营有失,往回靠拢,皇太极与代善也是向杜松所部万人发起了猛攻,但是杜松的确是猛将,饶是皇太极与代善占据人数的优势,可是杜松所部却依旧奋勇拼杀!
  可就在此时,基本消灭了萨尔浒两万明军的努尔哈赤迅速率兵东来,一时间,杜松所部万人再次陷入了后金军至少六万人的包围之内,虽然情势危及到了极点,可是大明将士死战不退,杜松更是纵马亲自督战!

  就这样,战斗几乎持续了一夜,杜松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后金军已经将其团团围住,至此,杜松明白了,此时此地,便是他的魂归之地,因而,便也没有了什么牵挂与遗憾,最后的选择,便是一个将军该有的归宿!
  接近平明,吉林崖以及十余里外的萨尔浒,彻底的停止了喊杀声,遍地尸体,血流成河,一片殷红,宛若人间地狱。明军主将杜松,身中数箭,战殁沙场,保定总兵王宣、山海关副将赵梦麟并约三万士兵,经血战,全部阵亡!
  而明军拼死突出重围的残部,也在浑河岸边,被后金军剿杀殆尽,至此,主力军西路军三万人全军覆没!
  西路军将士虽奋勇拼杀,但最终全军覆没,主将杜松的贪功冒进负有重大责任。明军虽然处于人数优势,可若几路合进,胜败亦未可知。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败,也绝对不会败得如此快,如此惨!而接下来的惨剧,轮到北路军马林部了。
  当努尔哈赤彻底的扑灭杜松的西路军后,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北路军马林所部一万五千余人。
  日期:2018-10-12 20:34:24
  (十二)孤军无智 在劫难逃
  三月初二夜,马林率部前进至萨尔浒西北三十余里处的富勒哈山的尚间崖附近,彼时,马林部已经得知了杜松部正在与努尔哈赤交战的信息,可是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在得知了杜松所部的战况后,马林竟然畏缩起来,并没有选择派兵支援杜松,竟是选择了保存实力,就地防御!
  慌乱的马林立刻在尚间崖以及附近的裴芬山一带扎下三座大营,自己亲率主力防守中军位置,部将潘宗颜率军驻扎于西南面裴芬山,龚念率部驻扎在南面,彼此之间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而且,在大营周围,马林下令挖出三层深壕沟,又环置火器,将骑兵放置在壕堑之后,以作后援!
  那么,马林的这种布置方法妥当吗?看上去,大军立营三座,互为犄角,彼此之间,一方有难,两方支援,或者威胁进攻者的侧背,似乎是一个防御的上佳阵法,但是,这一切,只是书上写的!于当时的实际来说,几乎没有丝毫用处,反倒给努尔哈赤创造了有利的机会!

  因为马林部本就只有一万五千人,实力上处于极度劣势,此刻在杜松全军覆没后,马林如要挽救败局或者自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迅速向沈阳清河一带靠拢,会和明军大部,一是且战且退,退回开原一带。而不是就地阻击,就地分兵阻击,杜松三万人兵分两路尚且全军覆没,马林只有一万五千人,再次分兵不更加的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吗?更加的给努尔哈赤提供了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吗?更何况,互为犄角,起码要有坚固的城防或者牢固的防御工事做后盾,可是这两点,都不是仓促构筑工事的北路明军所具有的。另外,明军三大营之间,联系并不顺畅,彼此之间,自保尚且困难,一旦后金大军压境,还怎么指望其余两部来援救另一部明军呢?

  而努尔哈赤,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很快,在消灭了杜松军后,三月初三清晨,努尔哈赤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贝勒代善亲率,直奔明军南部龚念大营,而另一部则由自己亲率大军猛扑尚间崖马林主营,与此同时,也策应代善所部,最先溃败的是龚念部,在后金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夹击之下,龚念所部全军覆没!而此时,马林尚为做出反应,潘宗颜在裴芬山上,见到了这一幕,甚至见到了努尔哈赤大军直奔马林所部而去,可是,此刻懦弱的他竟然不敢出兵,只是将火器环绕在山的周围,企图凭险防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