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西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第36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面楼主提到的混世魔王是菩提祖师和老君伏下的手段,会不会是混世魔王并没有真的被孙悟空杀死,虽然他的元神与悟空合二为一了,但是他会不会又复生成为了牛魔王呢?楼主没有证据,这个只是猜想。书中孙悟空和牛魔王是同源的,都是心猿所化,那么楼主的猜想可能成立的。
  悟空奈何不了红孩儿,于是又去请观音。虽然观音做人灵活,方方面面都顾到,对前朝王族也保持尊敬,但是对红孩儿不讲基本的做人道理还是很生气的: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

  观音菩萨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还拿孙悟空和龙女的往事开玩笑,捉弄悟空:菩萨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甚么东西作当。”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你教我留些当头,却将何物?我身上这件绵布直裰,还是你老人家赐的。这条虎皮裙子,能值几个铜钱?这根铁棒,早晚却要护身。但只是头上这个箍儿,是个金的,却又被你弄了个方法儿长在我头上,取不下来。你今要当头,情愿将此为当,你念个松箍儿咒,将此除去罢,不然,将何物为当?”菩萨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铁棒、金箍,只将你那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罢。”行者道:“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与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行者笑道:“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罢!”那菩萨逍遥欣喜下莲台,云步香飘上石崖。

  悟空的回答也是极尽巧妙,这个时候,两人倒有点那么互相亲近的意思。日后观音在如来面前维护孙悟空,不的不说两人的良好关系是基础啊。
  西游记全解析之二十五 红孩儿(6)

  这里观音为什么要到李天王那里去借36把天罡刀?观音净瓶里水是真水,连老君的六丁神火都不是对手,再说水克火,观音从法力上讲也远胜红孩儿,为什么不用真水去收拾红孩儿的真火呢?再加上悟空的协助,拿下红孩儿也是没问题,没有必要去天庭求助的。
  这个其实是观音的聪明之处了。红孩儿是前朝王族,关系复杂,观音可不想一个人去对付红孩儿背后的那些势力,玉帝说了,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再说,红孩儿背后那些人都是玉帝的政治对手,这个时候不把玉帝和玉帝的亲信李天王之类的拉进这个政治的较量的局中,那观音不就傻了吗?借了天罡刀,以后收拾红孩儿这个事,天庭和玉帝也跑不了,如果有人想借机收拾观音的话,那玉帝也不能答应,对吧。

  前面说过,观音和悟空其实是相互欣赏的,为何?观音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总想着八面玲珑,那做人就有点累了,孙悟空呢,自由自在,随性而为,却总闯祸。因此,观音喜欢悟空的自由自在的性格,孙悟空也对观音谨慎的性格,周到的考虑大为折服。两人亦师亦友,其实比唐僧和悟空关系和谐的多。
  西游和水浒的写作手法基本类似,类似的事发生两遍,例如观音给悟空手心里写个迷字,迷惑红孩儿,用的时候紧握拳头,这个是真的咒语。日后弥勒佛干了同样的事,却是假的,我们后文再说。

  红孩儿被咒语所迷,连观音也不认的了: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答应。妖王拈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装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搠走了,却把那个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

  “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甚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
  红孩儿很是吃了一番苦头,菩萨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那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余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菩萨对行者道:“悟空,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
  要说观音收服红孩儿,除了看上红孩儿家传的财商以外,也有通过红孩儿和红孩儿背后的势力打交道的意思,毕竟红孩儿在自己的手上,那么双方就免不了要来往了,这个对观音拓展势力范围是大有好处的。
  日期:2018-07-07 10:38:46
  西游记全解析之二十六  复仇的小鼍龙
  要说西游记那个妖怪值得敬重,小鼍龙应该算是一个。取经工程的序曲就是算计泾河龙王,泾河龙王成了阴谋的牺牲品。虽然这个也怪泾河龙王不谨慎,可是俗话说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如乌鸡国王,也是被人惦记,这样的话,总有一天会落水的。泾河龙王有九个儿子,可是只有小鼍龙前来为父报仇,有了唐僧这样的好东西不忘照顾自己的老舅,算的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孙悟空也怜悯小鼍龙的遭遇,饶了小鼍龙。

  时间:取经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

  地点:黑水河
  势力范围:不明
  事件:小鼍龙复仇记
  结果:黑水河重归水神
  西行了七年,过了好多关了,连沙僧都开始对取经工程有信心了,请注意,沙僧从此再也不是两面派了,而是坚定的支持取经工程了,和八戒有所不同。八戒还是老套路,能唱衰就唱衰。
  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那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见甚么水声。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唐僧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耳传,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儿?”
  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三藏闻言,默然沉虑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