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西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第3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27 09:16:00
  西游记的党争分析(看懂西游记的核心内容)
  天庭:结党的工具:蟠桃,内丹,人参果等

  1)玉帝:天地之共主,统领三界十方。
  觊觎这个位置的人应该不多,应该个个都是大神,按西游的说法,都是三清,四御,佛祖级别的。
  天庭中的官员政治态度:
  1)按对玉帝的政治立场:分为暗地反对的,支持的,不持立场的。
  2)按对佛派立场:崇道抑佛的,佛道相生的。
  按对佛教中小乘教派的立场:支持的,反对的。
  按对佛教中大乘教派的立场:支持的,反对的。
  王母把控蟠桃,是所有女仙的头领,能量不可小觑,不能算独立一派。

  简单分析一下:
  老君:化胡为佛,是小乘教派的支持者,与燃灯往来。抑制大乘教派的发展。应该是暗地反对玉帝的一派。老君资历最深,位置从道教角度低于元始天尊,从天庭角度低于玉帝,心里肯定是有不满的。
  元始天尊;与镇元子往来,应该是看重人参果,试图与老君的仙丹,王母的蟠桃分庭抗礼,应该是玉帝的支持者。
  灵宝天尊:几乎没有事件,无法知道其想法。
  王母:东华帝君被玉帝取代之后,又手握着蟠桃的资源,与玉帝是有抵触的,也许支持老君,与玉帝,老君都面和心不和。

  2)佛教:
  小乘教派:与老君是盟友关系,支持老君上位,借助天庭,重夺教主之位。燃灯下台,并不代表小乘派罢休了,内有孔雀明王菩萨的反对,外有大鹏的反对,都想推翻如来。
  大乘教派:支持如来的人也不少,四大菩萨,观音,地藏王,文殊,普贤等。
  观音:是脚踏四只船,算的上是如来的外交部长,协调各方关系。

  弥勒佛:太子,算如来的支持者,不过也自成一派。
  3)民间妖怪:
  也都各自找天庭,道教,佛教的靠山,尤其是孙悟空造反失败之后,六大圣都各自投奔不同的主人,在江湖上与孙悟空各自厮杀。
  日期:2018-06-27 09:27:24
  西游记全解析之三:悟空拜师
  悟空出世之后,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干,还很有进取心。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王遣入仙宫。
  孙悟空进入水帘洞后: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注意作者对水帘洞的定义:是仙宫,显然主人不同凡响。仙嘛,就是道教的说法。这个符合我们推断老君是花果山的主人。
  再看洞中描写:居然还有残渣剩饭,显然不久前还有人住。这个说明了在孙悟空孕育期间,一直有人在秘密监护,防止出意外。等孙悟空成功出世,这个人就应该是悄悄撤离了。
  日期:2018-06-27 09:51:09
  西游记全解析之三:悟空拜师(1)
  孙悟空发现水帘洞,得众猴拥戴,高登王位, ,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这首诗文很有意思,借卵化猴完大道,说明孙悟空最后成佛,得的是大道,说明了作者对狭隘的个人修行的道派和佛教的小乘教派是持不支持的态度;假他名姓配丹成,这句诗文歧义很多,很多人把他看成了一开始就有另一个孙悟空,石猴是冒用他的名字,楼主前几天也这样理解,不过这样是错误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凭借孙悟空的一路成长的经历说明丹成的道理,这也说明了作者并不排斥个人修炼,不过这个是小道而已。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这就说修炼内丹过程不容易理解,就通过西游记曲折的故事来说明。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不管小道还是大道,历朝历代的英雄豪杰们都是这么修炼过来的,可以通过西游记来证道。
  日期:2018-06-27 09:55:56
  西游记全解析之三:悟空拜师(2)
  悟空忽然想求长生,被众猴嘲笑不知足: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确实如此,未得大道的孙悟空就是不知足,这里突然来了一个老猿猴,被一个通背猿猴指点: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这个老猿猴见识很广,不是一般的猿猴,应该也修炼过的,那么他是哪个门派呢?从他话中,佛排第一,应该是佛派的,又在花果山上的,应该是燃灯古佛门下。
  从他的指点地方来看,古洞仙山,住在古洞仙山的大仙可不多,反而是妖怪居多。那么究竟是何意呢?应该是配合后文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来指点的。

  可见,孙悟空的出身是有意的,楼主猜测,他拜的师父也是暗中指定的。
  日期:2018-06-27 09:58:50
  西游记全解析之三:悟空拜师(3)
  悟空一路游历,从东胜神州到了南赡部洲,作者又写了一首诗: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作者再次强调,不要只把西游记当普通的小说来看,其实或者成为英雄豪杰,或者修炼丹成,又或者成就大道,其实他们的源流都是相通的,都是一样可以借鉴的。
  悟空在南赡部洲学人礼,学人话,就是学不到佛仙神圣之道。作者讽刺挖苦了一番: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个好像是中华文化的长处,也是短处。中华文化向来比较入世,少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具体就不说了。
  悟空又来到了西牛贺州,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樵子。其实这个樵子和第85回的樵子相互呼应,其实就点明了灵台方寸山离灵山不远。日后悟空在52回初次到灵山时,也发现了两者的相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