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34节作者:
卧龙岗书童
太史慈的确很能干,日夜兼程,终于在京城洛阳的公车门赶上了州牧派来送文书的州吏,对方正要呈报文书。但能干的人不止赶路快,否则梁山的头把交椅就该神行太保戴宗来坐。风尘仆仆急奔两千多里(烟台至洛阳),现在终于到了冲刺阶段,只要抢上几步插个队,就能完成先递交文书的任务,太史慈却不赶了,停了下来。
日期:2018-09-29 13:45:49
只见他好整以暇,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端正些,然后走到竞争对手州吏面前,摆足架子问:“您是要呈报文书吗?”州吏听这语气,瞧这神气,以为是他是公车门的官吏,回答说:“是的。”太史慈又问:“文书在哪里?”州吏说:“在车上。”太史慈说:“文书的书写、签署该不会有错吧?”州吏想京城的官吏办事果然细心,于是取来文书,递给太史慈检查,心中暗自祈祷千万别出大的纰漏,否则自己这两千里路白赶了。
太史慈接过文书,打开认真检查了一下,书写、签署都没有错,确实是州牧的文书,点了点头。州吏放下心来。但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州吏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只见这个“公车门的官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怀中掏出一把利刃,将文书砍了个稀巴烂。州吏眼珠子都惊出来了,下巴都惊掉了,急得直跳脚,高喊:“有人毁坏我的文书!”
赶了两千里路碰到这种活见鬼的事!州吏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日期:2018-09-29 13:48:39
太史慈为什么要毁坏对手的文书?这就要细细分析。当时的情形,两人是前后脚到达,即便太史慈插了个队,抢先递交了文书,但这文书并不会立刻呈交上级。按照办事处的习惯,收到的文书至少是一天一交,州吏随即也会呈递自己的文书,所以两份文书算同时到达。其实就算太史慈比对方早个一两天,作为有重大争议的事未必一两天就给批得下来,朝廷会给压一压,等一等州牧的文书,这时比的是朝廷里的人脉、关系。所以抢先递交文书只能说有利,并非完全妥当,只有一个有文书而另一个没有,才万无一失。
太史慈赶了两千里路,他可不想只得到一个可能的结果,他要的是万无一失。
按史书里的记载,太史慈是刚赶到公车门就遇见了州吏递交文书。时间上能有这么巧吗?想想都不可能。再说凭你这刚刚赶到的风尘仆仆的样子,熟悉的乡音,就去伪装公车门的官吏,能不让对方生疑?所以我觉得太史慈是早有预谋,抢先赶到后做了充分的准备来使州吏上当。但不管充分的准备还是临时的随机应变,都显示出太史慈心机深远、虑事周全,郡守只是要他抢先递交文书,他却前前后后都想到了,布下一个万无一失的局。他所做到的比郡守要求他的,更完美。
日期:2018-09-29 13:50:41
一番伪装冒充顺利毁坏了对手的文书,你以为太史慈的心机就到头了吗?还没呢!
州吏在那里大呼大跳的,一时却没人来帮他(说明太史慈选择作案地点很用心),不知如何是好。太史慈说:“文书都没了,叫有什么用?不如我们商量个办法。”把州吏带进了车厢。
在车厢里,太史慈推心置腹地说:“假如你不把文书交给我,我也不会把它毁坏,我们两人的吉凶祸福是相同的,我不能一个人受惩罚。为什么我们不一起逃走,还可以死里求生,不要做使我们都受惩罚的蠢事。”
州吏怀疑地说:“你为郡守出力,毁坏了我的文书,已经使他满意,为什么还要逃?”
太史慈说:“问题就在这啊!郡守派我来,只让我看看州牧的文书送了没有,没让我毁坏文书,我过分卖力,做了这样的事。现在回去,我也担心被谴责,所以要和你一起逃。”
日期:2018-09-29 13:51:33
太史慈忽悠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毁坏了你的文书,你虽然成了受害者,但其实我也是受害者啊!两个受害者何必留下来受惩罚呢?不如一起逃,也好有个伴,都有活命的机会。
作为洗脑大师,太史慈的真正目的,是让对方逃走。但直接劝对方逃走,对方肯定不会逃,那么就得换个说服方式。一是说自己也没赢,是无心的,减轻对方的损失感与抵触感;二是强调自己逃跑的心思,我都逃了,你大嚷大叫告发我也没用,只会让你留下来受惩罚,所以你最好的方式是逃跑;三是提出一起逃,让对方有个伴有个照应,增加对方逃跑的筹码。
总而言之,是把劝对方逃走的逻辑经过巧妙包装,变成两人一起逃的逻辑,从而达到让对方逃走的目的。是不是心机很深?
州吏一想有道理,就和太史慈一起逃了。
日期:2018-09-29 13:56:55
太史慈之所以非要忽悠对方逃走,在于他对毁坏文书的后果思虑周全。出了毁坏文书这种大事,若对方去告,自己就会陷入很大的麻烦之中,搞不好会被以毁坏文书的罪名抓起来。而闹到上级知道了,就会怀疑这是郡守的恶性竞争,有理由把郡守的文书押下来不办,而等州牧的申诉,这种情形下先交了文书也没用。
所以太史慈不仅要毁文书,还要充分善后。只要这个州吏逃走了,毁文书这桩犯罪就神不知鬼不觉,自己递交的文书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唯一的文书。这是《唐人街探案》里所说的完美的犯罪。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如果州吏在被要求逃走的条件里加上一条——把你送的文书拿出来也毁坏了,我才跟你一起逃,太史慈不是傻眼了吗?这就要仔细去看太史慈前面的表述,太史慈说的是郡守派他来看州牧的文书送了没有,没说自己也是来送文书的。州吏虽然最终没有这样问,但不代表太史慈没有这样防,他已使自己的解释让人抓不住把柄,心思可谓滴水不漏。
太史大师,请收下我的膝盖吧!
日期:2018-09-29 14:00:58
两人一起逃出洛阳,太史慈却又悄悄折回来递交了自己的文书。等到后来州牧获知情况补交文书时,这场州郡纷争已成定论,不再受理。
州吏从此下落无踪,而太史慈却名扬州府。
州吏能被州牧委派送文书的重任,想必也是经过挑选出来的能干的人,一个赶路高手。但委派一个人做事,不仅要考虑单项素质,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尤其是智力因素。州吏赶路倒不差,奈何智商被碾压,对于一心只想做好一个邮差的他来说,世道真是太险恶了。
但也不能说他冤。在大的政治纷争中的任何一件小事的执行,都会牵涉到很复杂的智力因素,头脑简单者注定被淘汰。
“太史慈是我这生见过的最大的混蛋!”州吏在此后逃亡的那些年里,祥林嫂般地念叨着这句话。
日期:2018-09-29 14:06:10
二、几万人说
太史慈经此一战成了名,也被州牧记了仇,担心受陷害,就逃到辽东去了。
名气是个好东西。与此同时,也有另一个人惦记上了太史慈,就是北海国相孔融。太史慈虽然不在家,他的母亲却从不缺衣少食,缺少温暖,孔融多次派人提着大包小包去探视、慰问这位生了个不平凡儿子的杰出母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