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18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生成败,系于此刻!
  该怎么做?这一刻,刘备心中闪过诸多念头,但他知道自己一定要静。千钧之凝重,只靠四两来拨。
  只见刘备浑若无事,从容俯身从地上拾起匙箸,说:“一震之威,竟至于此。”
  曹操笑问:“丈夫亦畏雷乎?”

  刘备回答:“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能够拉孔圣人为自己背书,把这么一件蹊跷的事圆满地解释过去,谁说刘备不读书?他只是不死读书而已。
  刘备的整个反应都是如此从容、自然,曹操于是彻底放下心来。看来,刘备真的不当自己是英雄啊!一个都不当自己是英雄、没有称雄天下的野心的人,还有什么可防备的呢?
  曹操信任了刘备,而刘备又很好用,一个很好用的人,你总忍不住去用一下的。以前因为不信任而闲置,现在既已信任,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不久后,失败的袁术准备经徐州北上投奔袁绍。徐州谁最熟?当然是刘备。刘备向曹操请求带兵阻截袁术,曹操同意了。刘备就这么轻易地从曹操眼皮子底下溜了,还拉走一支可观的部队。
  日期:2018-09-19 10:58:12

  上面这个失匙箸的故事,记载在《华阳国志》里,又被罗贯中演绎为“青梅煮酒话英雄”的故事。但老实说,仅凭刘备一句还算说得通的随机应变,就让绝顶聪明的曹操相信他不当自己是英雄,没有野心,从而不疑他,你们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
  即便当时正在打雷,雷声大到吓人又怎么样?曹操又不是个单细胞生物,他这种聪明人必定会深层次地考虑到失匙箸这一现象的多种原因,而不会偏听一种答案。此处明显有两个答案:一、刘备是被自己这句话吓的。二、是被雷吓的。你说曹操会相信哪一种解释呢?
  所以这个故事大约是人们为刘备能从曹操的虎穴脱身找的一个传奇性解释。每种传奇,人们都希望有个传奇性解释。
  即便这个故事是真的,也不过是刘备镇定从容地面对了一次凶险的考验,而非他取信于曹操的主因。再者,这不过是与曹操个人的面对面,你觉得仅过了曹操这关而不过

  那些聪明的谋士们的那关,刘备能顺利出得了城吗?
  那么刘备取信于曹操及其谋士们的主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刘备一系列的润物无声的伪装本领。在后园种菜时的润物无声,同舆同席时的润物无声,及其它林林总总低调表现的润物无声,完美地收敛了珠玉的光芒,而让你相信他身上并无过人的光彩。总而言之,刘备成功地让大家忘了他是一个盖世英雄,不管他们前面听说过多少刘备,分析过多少刘备的情报,但眼前的刘备是如此真实,充满了说服力。
  在刘备润物无声的持久伪装下,大家都开始渐渐麻痹、忽视他了。这种麻痹、忽视并不太严重,曹操或许更相信刘备(只因他跟刘备接触最深,所以受麻痹最深),谋士们依然怀疑着刘备,但他们终究也出现了一丝小小的迟缓,从刘备初来时的那种对致命宿敌的全神戒备,到不再那么时时刻刻盯着刘备、以刘备为最重要的关注点。
  聪明人用来防备一个人的方式,那真是层出不穷,而且聪明人的防,也并非临时的防,而是防范于未然。所以刘备能逃脱,并不是曹操一个人的责任,并不是因为谋士们找不到周全的防备刘备的方式,只有一个解释,他们集体迟缓了,以为刘备眼下不具备威胁了。而这丝迟缓是刘备让他们造成的。
  刘备正是借助这小小的一丝迟缓迅速脱身。事实证明,谋士们的反应是很快的,他们在刘备带兵出城后迅速反应过来,纷纷进言让曹操派兵追回刘备,但已经迟了。正因为他们那丝迟缓。
  以他们最初对刘备的防备态度,刘备本应每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深不可测啊!测着测着,你就被迷惑了。
  日期:2018-09-19 11:05:45

  评价一个人的伪装、忽悠能力,他所面对的对象有多聪明、开始时对他有多防备、他的危害有多大,是三个重要的指标。
  曹操和他的谋士们是当时世上最聪明、最难被忽悠的一群人;他们最初对刘备也是视为顶级对手、全神戒备的态度;至于刘备有多大威胁,首先刘备从本质上来说是可与曹操相匹敌的英雄,其潜力不可限量,其次即便你说谈潜力是耍流氓,不谈日后的赤壁争雄,单说刘备如果离开后重返徐州,成功和袁绍联合,就是曹操的命中大劫!事实上刘备就是这么做的,毫无纰漏,只不过袁绍搞砸了,让曹操幸运躲过此劫。

  所以这属于一群顶级聪明的人全力防备着一生中最重大的敌人,如果让这个人逃脱,将是他们最重大的失败,每个人都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智力上都将蒙羞。但刘备却通过相处,让他们放松了,监视得不那么密切了,对自己作不出正确的部署和反应了,然后逃脱了。
  一开始都说要杀要防,但防着防着却打起了盹。带兵出城这段时间并不算短,而大家都在打盹。刘备在许都时还和董承有杀曹操的密谋,居然事前也没被监视到,大家也都在打盹。一句话可以形容——如入无人之境。
  试问能让一群顶级聪明的人对自己集体打个盹的功力,除了刘备还有谁?这难道不是“忽悠之王”?
  比起刘备忽悠曹操及这群谋士,日后司马懿忽悠曹爽简直是小儿科。
  刘备一脱离樊笼,便抛弃了“金丝雀”的外表而展龙虎之姿。曹操让刘备带兵并非全无防备,让朱灵、路昭和刘备一同领兵,实为监视、制衡。朱灵、路昭虽也是一时人杰,但怎么制得住刘备?刘备截击袁术后,便轻松打发他们回许都,而自己带兵夺回了徐州!
  这才是真实的刘备!
  两入虎穴,全身而退,这就是刘备创造的忽悠奇迹。哪怕他的那位厉害先祖刘邦也比不上。
  当曹操以为刘备可以信任的时候,当曹操的谋士们相信刘备正碌碌无为、不再值得防备的时候,他们付出了一生中最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天下一统。试想如果没让刘备逃跑,刘备就不会找到诸葛亮,就不会有赤壁之战时的孙刘联合、瑜亮合璧,曹操和他的谋士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一统天下呢?
  他们集体失去了一生中最大的荣耀,只因在和刘备的这次厚黑对决中输了,而输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不止武力,厚黑上能与曹操匹敌的,也只有刘备。

  —————————
  刘备这个小系列暂时告一段落,赤壁大战前送徐庶时再回归。
  明天开始贾诩系列——《毒士贾诩的传奇一生》。贾诩会比刘备更精彩一些。因为大家对刘备太熟了,会审美疲劳,而毒士的人生,有你想不到的绝妙。
  感谢大家的支持,文章还有不少缺点,请大家多给点建议。
  日期:2018-09-19 13:31:39

  明天的贾诩系列的标题改一下:《天才+毒士:贾诩的传奇一生》
  光提毒士未免让人以为我对贾诩有什么偏见,其实我主要写的是贾诩的天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