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8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广成年之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给他娶了兰陵贵族之女萧氏,杨广常年在扬州居住,收了不少江南美女入宫,生了许多连自己都不知道其存在的孩子,只不过他远在扬州,又不是皇长子,独孤皇后这才无从得知。
  换句话说,如果杨广从一开始就有谋夺太子之位的心思,他肯定会装成不好女色,对王妃忠诚,对父母孝顺的乖宝宝,以此来讨父皇和母后的欢心。事实上,直到独孤皇后派人到太子宫构陷杨勇,杨广才开始收敛自己的作风,比如:
  杨广开始和王妃萧氏双宿双飞,整日形影不离。

  杨广不再理睬后宫的女人,不再照料嫡子之外的儿女。
  做完了这些工作,杨广便暗中派人前往长安,将自己的伟岸德行在长安城广为流传。想想看,正当独孤皇后对天下男人都绝望的时候,晋王杨广站了出来,扛起了好男人的这面大旗,这如何能不让独孤皇后青睐?
  不过,知子莫若父,杨坚起初并不相信杨广会是这样的人,因此派遣了几批使者前去扬州调查。此时的杨广彻彻底底地换了一副面孔:只要是从长安来的人,不管阿猫阿狗,他都会去大门口恭恭敬敬地把他请进来,好酒好菜地招待,临走时还会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使者们得了杨广的好处,自然愿意为他说好话,杨广在长安城的名声因此越来越好。
  日期:2018-05-08 14:23:13
  第9章独孤晋王之谋

  600年8月,杨广回长安小住了一段时间,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便提议去晋王府坐坐。此时,杨广的好人缘开始发挥作用了,得过杨广好处的宦官提前将皇帝和皇后的行程告知给他,希望杨广可以早做安排。
  据史料记载,杨坚和独孤皇后到来之前,杨广早已经将府中的美姬给藏起来,只留下一些年老色衰的宫女在身边服饰,而且严令衣服不能太过绚丽,并下令将房中乐器的琴弦弄断,故意在上面撒满了灰,以此来显示自己不好声乐。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夫妇二人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杨广是如此清心寡欲的人!自此以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杨广越发满意,逢人就说晋王杨广聪慧孝顺,再联想到皇太子杨勇的所作所为,夫妇二人只能摇头叹息,扼腕长叹……
  不仅如此,杨广还一反常态,前往各位大臣的府中刻意结交。联想到皇帝对太子的不满,大臣们也刻意讨好杨广,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转眼间,杨广又得回扬州了,按照规矩,杨广得进宫向独孤皇后辞别。
  在独孤皇后看来,自己虽然生了五个儿子,可在长安城的只有被她视为叛逆的皇太子和病重的秦王杨俊,看到杨广来辞别,不禁有些伤心动容,以至于母子二人相拥而泣,难舍难别。

  杨广非常聪明,很懂得利用时机和把握细节。他知道独孤皇后很厌恶大哥杨勇,但是这种厌恶还不足以让父皇和母后下决心废黜他,因此决定在离开之前给独孤皇后下一剂猛药:
  杨广痛哭流涕道:“母后,儿臣不孝,受您养育之恩却不能在跟前侍奉孝顺,实在是惭愧!”
  独孤皇后:“皇儿,母后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你虽然奉命镇守扬州,可我还是希望你能常回长安!”
  杨广:“母后,儿臣这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您!”
  独孤皇后听闻后大惊失色:“皇儿,何出此言啊?”
  杨广:“儿臣是个愚笨的人,和众位兄弟一直都是和睦相处,可近来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太子殿下,惹得他满口怨言,声称迟早要杀了我!母后,儿臣日日担心,夜夜惊惧,唯恐遭人暗算啊!”
  杨广待在长安的这段时间,名声如日中天,杨勇恨他的这套说辞很容易让人接受,更何况独孤皇后打心眼里厌恶杨勇,对杨广的话自然深信不疑。
  独孤皇后当即暴跳如雷:“哼!太子近日越来越过分了,我给他娶了元氏,他竟然置之不理,反而宠信云昭训,生下了这么多猪狗一般的儿子。元氏去世,我就怀疑是被他毒害,但也没有追究此事。为什么他对你又生出如此念头!我还活着,他就如此!我死后,他就该残害你们了!我每每想到东宫没有正室,在你们父皇百年之后,让你们兄弟几个跪拜问候云昭训,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
  杨广痛哭流涕,继续说道:“母后,儿臣怎会诬陷太子,还请您做主啊!”
  独孤皇后咬牙切齿:“哼,这个杨勇,我迟早要废了他!”
  我们都知道,人在过度悲伤的时候是很难去理性思考的,况且独孤皇后正常的时候也不太理性……她本来就对太子杨勇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此刻又遭逢母子分离的痛苦,根本就没有去调查杨广说的话是不是属实,更不会为了失宠的儿子开脱,因而硬生生地将这一盆脏水全部扣到了杨勇头上。
  要说杨广,确实是绝顶聪明的人。
  想想看,杨勇长期居住在长安,杨广长期居住在并州和扬州,二人向来就没多大的交集,杨勇又怎么会和他有矛盾?如何会主动去找他的晦气,还会放出狂言要杀他?杨广深知,如果想搬倒太子,说他在外面乱搞女人,说他叛逆都没用,只能将杨勇诬陷成为登基之后残害弟弟们的恶魔。

  这一招,确实够狠!
  史书上记载:
  “此别之后,知皇后意移,始构夺宗之计。”
  “自是后决意欲废勇立广矣。”
  独孤皇后的态度让杨广看到了做太子的希望,登临九五之尊的大门已经向他缓缓打开。但是,寄希望于杨勇自取其祸,等待父皇和母后废了他似乎有点不靠谱,万一杨勇洗心革面怎么办?

  想好了这一切,杨广决定主动出击。
  然而,杨广开始蒙逼了,他从未想过会有做太子的机会,因此平日里将所有时间都耗费在吃喝玩乐上,放眼长安城,好像没结识什么大臣啊……杨广思来想去,决定拉自己的好友安州(今湖北孝感市安陆市)总管宇文述合伙。为此,杨广特意奏请皇帝,调任宇文述为寿州(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刺史。
  杨广开门见山,将自己在长安城的遭遇说了一遍,还将独孤皇后想要废黜皇太子的想法也透漏给宇文述。
  宇文述:“皇太子不受皇帝和皇后的待见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晋王以仁孝著称,才华横溢,几次被任命为大军统帅,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陛下和独孤皇后都对您青睐有加,您的威望如日中天,想要夺取太子之位并非不可能。”

  杨广:“本王该如何运作呢?”
  宇文述:“废立太子是国家的大事,我人微言轻,只能出谋划策。纵观朝中的大臣,能够改变皇帝的心意恐怕只有杨素,能与杨素说得上话的就只有他的弟弟杨约。碰巧我和杨约有点交情,我愿意为您跑一趟,试着说服杨约。”
  杨广:“好!本王这里多得是钱,你只管拿去运作,事成之后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当时,杨素担任内史令,官居正三品,权掌中枢,又是杨坚的贴身幕僚,皇帝的心思他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杨素的地位太高,常人很难去见他,更不用说和他直接谈论太子废立一事。杨约就不一样了,他是大理少卿(最高法院院长),正四品的官职,地位比杨素差远了,成功的几率要大很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