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他也不想了,反正他也不会**脑,自大到只见过几面以为人家看他了。人贵有自知之明,才能活得坦然。
在办公室里,罗子良反复看了那些低保户的情况,并找来相关的包村干部进行核对,对于拿不准的情况,他还专门跑下村去实地调查。
等情况弄清楚了以后,他果断地停了七、八家低保户,并在乡政府公告栏和各村予以张贴。
然而,这件事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被取消低保的村民大吵大闹,找到村委会说理,村委会也没法,说是乡里的意思,于是,那些人找到乡政府来了。
这天早,罗子良刚班,办公室秘书老陈闯了进来!
“罗乡长,不好了,那些低保户又来闹了,这次几乎被取消的人都来了,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老陈一脸紧张,群众闹事,那可是大事,这一点他是清楚的。
“没事,你安排人员把会议室那台21寸的显示器、以及一台电脑主机搬到院子里去放好,我马下去。”罗子良吩咐道。
办公室虽然只好老陈一个人,但各单位都有不少年轻的干部,老陈一声招呼,其他人都会帮忙,七手八脚把电源、机器都安装好了。
对于出现这种麻烦,也在罗子良的预料当,所以他也没有着急,整理了一些材料,才下了楼。
“为什么停了我家的低保?你们当官的怎么说一套做一套?”有人对老陈他们说。
“对呀,对呀,当初你们审核过了,县里也批准了,现在为什么突然停了?”有人马咐和。
“停了我的低保,我没饭吃了,天天到乡政府食堂来等着吃饭……”有村民更绝。
“是谁停我们的低保,让他出来……”有人大声吼道。
乡政府里有些领导对于清理低保的问题,本来有些抵触情绪,如今见事情闹大了,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回避,下乡的下乡,有事的有事,反正没有人出面做工作。
“那个,那个姓罗的乡长出来了。”有人眼尖,指着走下楼的罗子良向其他人说。
“你们的低保都是我停的,你们不是要一个说法吗?我这给你们说法。”不等众人说话,罗子良说道。
“好,我看你今天怎么给我们说法……”人群有人说。
罗子良把U盘插进电脑主机,播放经过他剪辑好的那七、八户领取低保的家庭情况介绍。
等准备放完拉坝村韦海龙的采访时,他点了暂停,然后指着韦海龙的影像对院子里的人说:“这个人是拉坝村的韦海龙,今年才四十九岁,有手有脚,身体也没病,也没有残疾,但他不种田不种地,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这样的人能吃低保吗?”
围观的群众安静下来了。是啊,这样的人应该吃低保么?
“韦海龙在不在现场?让他出来让乡亲们看一看。”罗子良对人群问。
韦海龙当然在现场,刚才那一声要说法的话是他喊的,如今听到叫他,急忙低下了头,不吭声。
“不要看了,韦海龙在我们乡里,大名鼎鼎,很多村民都认识。”围观的一个村民不以为意地笑道。
“韦海龙虽然无儿无女,但是他还能干活而不干,没有饭吃那是他咎由自取,所以我停了他的低保。我想不明白了,像他这么一个有力气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自甘堕落?如果他能到城里去,做个保安,或者扫个地,一个月起码也能拿个三千来块钱吧?像他的情况,如果想要领取低保金,至少等到六十岁以后。”罗子良说。
说完他又播放下一户。
他指着镜头那个六十多岁、有些伛偻的老人说:“这个老人叫吴怀金,他是有些可怜,做不了农活了,但是,他有三个儿子。而三个儿子都不管他,刚开始的时候,一家吃一天,转流着来,然而,有的时候,某个儿子山干活了,他得饿肚子……
“都说养儿防老,养这么多儿子有什么用?也许养个女儿还有点良心。”
“哈哈哈……”围观的群众哄然大笑。
“停了他的低保不是因为他家穷,而是儿子不孝,他家的问题,我已经责成司法所去调解,实在不行,把这个老人承包的田地,建的房子都要回来,不给那几个不孝的儿子,我看他们怎么生活?”罗子良接着说。
一边放视频,一边讲解,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最后,罗子良总结说:“大家都看到了,被停低保的人家都是有原因的,根据我县领取低保的条件,是一年家庭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钱,也是一月收入不足150块,你们想呀,是到附近打个工,一个月也有一二千块是不是?至于刚才有人说,原先审核过了,认可了,现在又来说不行之类的话,具体情况我不想说得太多,有的人是怎么拿到低保名额的,自己心里有数……”
乡政府里,有些躲在门后看热闹的干部,看到罗乡长在院子里三言两语地讲解了一会,村民们都散了,大感惊,因为他们都在远处,看不清楚那台两用的电视屏幕放些什么。
只有孟晓兰直接来到电脑边,点开来一看,对罗子良笑道:“罗乡长,没想到你还玩起了高科技, 不简单呀。”
罗子良笑笑:“不算什么高科技,录个像而已。”
孟晓兰说:“你给低保户录这些,不怕别人告你侵犯名誉肖像权么?”
“哼,要名誉?我看个个争低保的时候心里很坦然,根本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再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罗子良心里不以为然。
“你做得坦荡,当也要注意小人之心。”孟晓兰一语双关。
“多谢孟乡长,我知道我在做什么。”罗子良说,在这方面他也交待过吴海霞她们,尽量不要采访未成年孩子,对进入镜头里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除此之外,其他的不用考虑了。
只有正视贫穷,才能知耻而后勇,进而努力去改变。
重新疏理困难户的工作很顺利,不过,很大一部分是超生家庭,而这些超生家庭为了照顾孩子,拖家带口的也挣不到钱,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将这部分人列为低保户,享受政府的补助,不但村干部有极大的意见,连乡干部也有看法。想当初,下乡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时候,那些人东躲西藏,对乡村工作人员恶语相向,如今,孩子生下来了,养不起了,反而要政府的补助,早干嘛去了?
严厉的计划生育国策,让村干部得罪了多少人,受到了不少谩骂,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把这类人列为低保户的原因之一。虽然说孩子是无辜的,但也正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值得同情。
如今,来了个新乡长,说凡是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要报,以后村干部的工作也不好做呀,一个顺民,什么都得不到,那些违返国策的人却得到了好处,以后还怎么管理?
全乡的包村干部一边调查了解,一边还得向村干部做工作。
当然,不排除有的干部想等着看罗子良的笑话,你不是让我们报困难户的情况吗?那行,我们报来了看你怎么办,这么多人,县里批不下来,丢脸的是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