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生有爱,少年归来》
第48节

作者: 丁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的时候,张云起也常常想起马云老哥,一想到92年的马老哥正背着蛇皮袋、坐着破火车往返义乌和苏杭之间倒卖鲜花和礼品,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莫名的信心。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男生宿舍里隔三差五有一连串的电话打进来,都是试卖的便利店老板找张云起的,这可把刘老头搞得不厌其烦。
  张云起塞了50块钱给刘老头,说:“刘大爷,你有没有兴趣给我做事?每个月给你50块,负责给我接电话。”
  刘老头问:“接谁的电话,说些啥?”
  张云起说:“一般找我的人都是些便利店老板,你的工作是跟他们沟通,问清楚并且记下这五个问题:经销商名字叫什么?电话号码是多少?是代销还是批发?进多少货?送货地址在哪里?刘大爷,你有没有兴趣干?”
  刘老头立马说有。
  这买卖划算,他天天守着个宿舍大门闲的鸡儿发霉,而且自己的工资才150,大五十的外快,接接电话能拿到手,不干那自己不成老傻逼了嘛。
  张云起把具体的工作内容详细的说了一遍,也给刘老头教了一些简单的话术,刘老头是千年王八老鳖精,又贼又滑,嘴巴子跟炮仗似的,干这么点儿客服的工作,那真是火山无敌螺旋稳。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云起的学习生活似乎变得很平静,按部班,许多事情―遍又―遍地重复进行着,课,下课,再课,再下课,打篮球,卖俄罗斯方块掌机,给经销商送货,吃饭,睡觉,背后议论女生臀部的宽度,胸部的厚度……
  校园的生活自有其固定的格式,但他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因为在这固定的格式里,周围的那些青春洋溢的同学们总是会去创造许多新的细节,一次与―次不―样。
  人在这么大岁数时,总是容易满足的。
  这次打篮球与次打篮球,只要换了―个人,或只要球滚进篮筐里去的样子不―样,大家伙儿绝不可能把两次打篮球看成是―种重复的活动,即使觉得重复,也还是饶有兴味,像小孩子对固定不变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感兴趣一样。
  随着期考试的临近,哪怕是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学生,这个时候也变得格外勤奋,同学们抱着书本行色匆匆,食堂吃饭争分夺秒。
  张云起醒得早,每天天不亮他爬起来出去跑步的时候,都能看见学校各个角落里遍布着晨读的学生,而在深夜时,路灯下、厕所里,聚集着大批捧着书本的身影。
  从他们的身,张云起感知到了一种奋进的力量,其实不得不承认,国的90年代是一个信仰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年代,小的时候,他最常听到的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爸是李刚”这种言论在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等于是承认自我不努力的耻辱!而在后世,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司空惯见,甚至值得炫耀的事情。
  环境是很能感染人的。
  在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重点高里,八校联盟联合考的紧张气氛也分散了张云起贩卖掌机的激情,虽然他的目标较简单,当一个成绩过得去的等生,但等生也是要拿分的。

  其他学科倒是还好,他学起来很通畅,少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唯独英语,他的基础实在太差了,啃起来很吃力,有时候他真想给教育部的老爷们写封信,告诉他们祖国幅员辽阔,够自己折腾的了,压根没有去大洋彼岸捣乱的想法,学这玩意儿干鸟用?
  当然,他只是想想,写了也没卵用,九零年代初三大热,留学热,下海热,英语热,好多人都是靠着英语骗吃骗喝的。眼下的现实情况是,自己英语水平不好,那要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张云起的目标很简单,及格!别让江立华逮到机会给他喂屎。
  于是他平时提早了半个小时起床,每天跑完步加入到晨读的队伍当,背到七点半直接去教室早读,白天按部班的学习,午给掌机经销商送货,晚自习的时间则全部用来学英语。每一天,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一段时间下来,他感到了累,不过也觉得充实,可能对很多数人来说,六点起床很困难,背单词很困难,静下心来很困难……但总有一些人,五点可以起床,一天背六课单词,耐心读完一本书,谁也没有超能力,那他们靠的是啥?一个字,逼!所以讲,人还是要靠逼的,逼才是第一动力。
  在168班,英语最好的是初见,张云起遇到不懂的地方问她。
  最开始时初见很有几分诧异,从张云起问的题目她能感觉到他的英语底子确实有些差,但她知道张云起是考状元,考状元不大可能存在偏科的情况,不过她探听别人隐私的女孩,辅导张云起的时候很用心。
  有一次晚自习,初见拿着看完的《荆棘鸟》去张云起那里还书,张云起正好有道英语题目不会,拉着初见请教。

  在辅导的时候,初见看见张云起的课桌有一本《追忆似水年华》,于是她又借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她来还书时看见张云起的课桌又多了一本《红字》……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蹲在书店里看过书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晚晚自习时,初见开始习惯性地坐在王小凯的座位,和张云起一起学习,辅导张云起英语,但大多数的时候,两人都是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偶尔会聊聊天,谈谈那些于人生有裨益的书籍,还有那些个青春里的虚无缥缈的梦想。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进了十一月。
  11月5号的一堂自习课,班长林月英领了一份表格贴在墙,说是市一期考试考场分配表。
  同学们一股脑全围了去,想找自己的考场,张云起王小凯一伙人没去看,因为林月英早看过那份考场分配表了,她把一伙人的考场报了一下,大家的考场都很靠后,基本排在15号到35号之间。
  市一考试分配考场历来都是按成绩来分配的,前六个考场基本给科级班和重点班的学生霸占了,像168这种普通班,有那么一两个进去的,那真是跟国宝大熊猫一样珍贵。
  这样的国宝大熊猫168班只有一只:初见,她在第六考场。这并不怪,他们这伙人里面也没谁觉得意外,让林月英和于小蕊心里惊讶的是,张云起居然在最后一个考场,他可是考状元。
  赵涵扫了眼坐在位置做英语题目的张云起,不经意地说:“张云起,你怎么在最后一个考场?”
  张云起抬头看了眼赵涵。

  他意识到自己是考状元这个破事儿已经走漏风声了,要不然赵涵不会问他这种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