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53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05 08:51:50
  第五节 入定而亡
  昙璀禅师,是法融大师创办的牛头山佛学院毕业的又一个优秀学生。公元631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一户顾姓人家。
  小时候昙璀禅师就表现出了过人的素养,《宋高僧传》说其:和敏而纯素,温恭而克明。并且在很小的时候,昙璀禅师就出家为僧了。当了僧人后,昙璀禅师依旧表现出了过人的本事,对于经书,简直是一日万言。这个看书的速度,那是非常快的,一般人根本就办不到。自然,寺庙里收藏的那些经书,不到一年就被昙璀禅师看完了。不但看完了,而且经文大意昙璀禅师同样精通。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昙璀禅师一直没有遇到一个顶尖的大师来点拨他一下。

  所以,没过多久,昙璀禅师决定自己还是要去拜访一位真正的大师,不然自己老是在寺庙里看书,那是永远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的。
  而此时,法融大师创办的牛头山佛学院在江南一带搞得热热闹闹的,法融大师更是被人们推崇为东夏之达磨。这立马就吸引了昙璀禅师的高度关注,于是昙璀禅师来到了牛头山佛学院报名入学。
  法融大师收下昙璀禅师后,经过简单的几次对话,立马就发现昙璀禅师是个少有的奇才,于是对昙璀禅师特别悉心启发。
  有一天,法融大师单独把昙璀禅师叫来,对他道:“色声为无生之鸩毒,受想是至人之坑阱。致远多泥,子不务乎。”昙璀禅师听后,回去默默地体会着这几句话,没过多久,终于大悟玄旨。
  开悟后的昙璀禅师感觉自己就像餐甘露味、饮葡萄浆一般,那种感觉,实在是无法和别人说明的啊。
  昙璀禅师在领悟了佛法真意后,便离开了牛头山佛学院,来到了南京钟山,找了个偏僻之处,隐居了下来,并且天天修习禅定。
  因为昙璀禅师深厚的佛学功底和出类拨萃的禅定功夫,渐渐地,昙璀禅师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逐渐的吸引了很多人来找他学习禅法,就连淮南僧人之首的广陵觉禅师和在江左一带赫赫有名的建邺如法师这种佛学界的名流,也开始找上门来和昙璀禅师研究佛理,而且常常叹服于昙璀禅师渊博的佛学知识。

  昙璀禅师的名气越来越大,名声也越传越远,最后竟然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去了,于是武则天立马下诏,请昙璀禅师到东都洛阳去说法。并且武则天因为经常和僧侣打交道,自然晓得很多高僧们的秉性。她担心昙璀禅师不会接受自己的邀请,所以除了下诏外,还专门叫栖霞约法师去当说客,劝说昙璀禅师接受邀请。
  武则天没有猜错,昙璀禅师果断的拒绝了武则天的邀请。栖霞约法师作为武则天的说客,在一旁马上就不高兴了,于是善意的提醒道:“禅师拒绝朝廷的诏请,拒绝武则天皇帝的美意,恐怕要引起朝廷的反感和皇帝的愤怒,到时后果就严重了,希望禅师三思而行啊。”
  昙璀禅师正色道:“岐伯辞帝舜之师,干木谢文侯之命,玄畅以善论而抗宋主,慧远不下山而傲齐后。彼何人哉。”由此可见昙璀禅师是个不趋炎附势之人,更是一个风骨硬朗的禅师。这种人,从古到今,都是不多见的啊。
  等到朝廷的使臣一伙都回去后,昙璀禅师也立马离开了自己隐居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还能算是个隐居之地吗?
  于是,昙璀禅师在山中另外寻到了一处更加清幽之地,搭建了个草房,然后就在那里安顿下来了。这一待,就一直到昙璀禅师生命的终结。
  唐天授三年(公元692年)一月三十日,昙璀禅师端坐在地上,叫来身边的弟子僧感和僧頵,吩咐他们道:“我要入定几天,没事你们就不要来打扰我了。”说完,昙璀禅师立马就进入了禅定状态。自然,僧感和僧頵两人就留在一旁为师父护法。
  第一天,僧感和僧頵看见师父还在禅定中。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依然还是在禅定中。
  但是第八天,僧感和僧頵两人仔细观看,发觉师父昙璀禅师已经在定中离开了这个俗世。

  对于一个人是在禅定还是在睡眠还是死了,僧感和僧頵这种跟随昙璀禅师修习过多年禅定的人,自然是能看清楚的。
  而昙璀禅师能连续入定七天,并且在定中离开俗世,这也充分展现了昙璀禅师的禅定修行功夫非常了得,让人叹服。不像现在很多所谓的法师禅师,一个个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真实修为实在是难得一见的。
  第二天,僧感和僧頵便按照佛教传统的火葬方式,把昙璀禅师火化了,并且收拾遗骸骨灰建立墓塔刻石纪念。
  第六节 异人听法
  慧方禅师,公元629年出生于润州(今江苏)延陵一户濮姓人家。
  在很小的时候,慧方禅师就在南京钟山开善寺出家为僧了。受具足戒之后,慧方禅师便在寺庙里非常认真的学习着佛教的各种经论,而且力求明白经文的真意。可是过了许多年,慧方禅师还是觉得自己学业无成。

  于是,慧方禅师来到了不远处的牛头山佛学院,找到了牛头山佛学院第二任院长智岩禅师要求入学。智岩禅师一看慧方禅师根正苗红,是个可以好好培养的好苗子,于是立马就收下了慧方禅师,并且对其悉心教导。没过多久,慧方禅师就在智岩禅师的敦敦开导下,豁然大悟禅宗真意。
  慧方禅师领悟佛法真意后,便在牛头山山上找了个清净的地方隐居起来,整整十年的时间,都没有离开他隐居的地方。对于这种甘于寂寞苦心修行的高僧,自然会吸引来同道们的追捧的。逐渐的,人们就从四方八面汇聚到了慧方禅师身边学习佛法。
  有人来找自己学习佛法,慧方禅师自然也是认真教导,热心培养的。但是,天下所有的宴席,终有分散的一天。
  这一天,慧方禅师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拢来,告诉他们道:“我要远走他乡随机利物,你们自己好自为之吧。”因为自己要远走他方,慧方禅师马上就地召开了毕业论文答辩会,然后根据成绩,把牛头山佛学院第四任院长的职务,授予了考得第一名的法持同学。
  然后,慧方禅师一路跋涉,来到了江苏茅山。在山上,慧方禅师依旧找了一处清幽之地,随便搭了一个草屋居住,几年来就这样一直安安静静的在山上修习着。

  有一天,慧方禅师依旧静静的在草屋里坐禅,忽然侍者洪道在一旁惊呼起来:“师父快看,师父快看。”
  慧方禅师依旧端坐在那儿,双眼微闭,纹丝不动:“出家人当以恬静为上,慌什么。”
  但是洪道依然在那儿大呼小叫,并上前拉扯慧方禅师的衣袖:“师父快看啊,快看啊。”看来,真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出现在了他的眼里一般。
  古代那些僧人的侍者,一般都是由刚出家不久的小沙弥担任的,这些小孩子岁数小,修为低,阅世浅,看到点什么东西自然会大呼小叫甚至惊慌失措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