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41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不,就连慧安国师也来到了终南山找了个僻静的石壁隐居。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慧安国师在石壁下待厌了,又换了个地方继续隐居。这次他来到了止滑台,自己搭了个异常简陋的草亭,除了上面有挡雨的茅草外,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门窗墙壁之类的,完全四方袒露,草亭里面也没有任何的家具家电厨具餐具,只有绳床。说是床,其实就是一根绳子悬挂在空中,虽然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但是不论是坐也好,还是睡也好,都是需要非常高的功夫才能办到的。何况现在的慧安国师,已经是百岁高龄的长寿老人了。哪位读者朋友要是觉得绳床好玩,可以自己去找根绳子试试,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绳床上打坐或者睡觉。

  慧安国师就像个老顽童一般,不在地上打坐,也不在床上休息,而是依旧保持着早年自己头陀行的风格。一天到晚在那根所谓的绳床上或坐或卧。当然,一个人无聊的时候,慧安国师一个人也会在绳床上荡会儿秋千的。

  慧安国师对于自己简朴甚或艰苦的生活早就  了,他早已习惯两个字:头陀。但是,慧安国师住宿条件异常简陋的情况,不知怎么的居然传到深宫中的皇帝耳朵里了,也许终南山离长安只有二十五公里吧,比较近,所以各种小道消息传得快。唐高宗李治听说后,立马就不高兴了:这怎么行呢,慧安大师百岁高龄了,那里山高路陡的,上上下下的要是把脚扭了咋办,把腰闪着了咋办?那里夏天那么热,被蚊虫蛇蝎叮咬了咋办?那里冬天那么冷,慧安大师岁数又那么大了,被风吹感冒了,谁负责?手脚被冷起冻疮了,怎么办?从绳床上摔下来伤筋动骨了,怎么医治?冬天大雪封山了,找不到野菜,肚子饿了怎么办?即使身体倍儿棒,万一一个人寂寞了,谁陪他吹牛聊天?你们太不尊老爱幼了。读者诸君千万不要以为红尘洗梦是在这里插诨打科说点好笑的话,因为这就是古往今来所有隐居之人的真实写照,隐居,看着是个高雅的词语,实际上隐居背后的艰苦生活,是一般人不堪忍受以及难以想象的。从前的慧安国师如此,现在依旧在终南山各处隐居的近五千名“终南隐士”同样如此。

  所以,唐高宗李治把身边的人训了一通后,立马下诏建造招提寺,然后派人去请慧安国师到寺里居住。
  日期:2018-04-24 08:53:27
  但是慧安国师就像个老顽童一般,在招提寺住了十五年后,又觉得这个地方自己住厌烦了,于是117岁的慧安国师,居然拄着锡杖又长途跋涉来到了嵩山,当慧安国师站在嵩山之太室山上时,看着四周的景色和地势,慧安国师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才是我最终的归属之地啊。而且,自己的小师弟法如十几年前主持过嵩山少林寺,这里也算是有东山法门的法统存在的。于是,慧安国师就在太室山积翠峰下的会善寺安居了下来。

  117岁高龄的慧安国师决定在太室山会善寺定居了,消息传开,四方八面学佛的修禅的僧人立马就涌了过来,汇集在慧安国师身边学习禅道。
  有两个年轻的僧人,也听说了慧安国师在嵩山会善寺定居的消息,于是,两人便结伴来到会善寺,找慧安国师讨教禅法。他们就是坦然同学和怀让同学。
  两人见到慧安国师,行礼之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这个问题,几乎成为了学僧提问的口头禅,就看老师如何回答了。

  慧安国师作为第一个在东山佛学院毕业离校的高材生,自然心头有数:“何不问自己意?”你管别人干嘛呢,你得在意你自己的心思和行为才对啊。你得反观自身才是正路啊。
  两人继续问道:“如何是自己意?”看来,他们两人却是有点迷失了自己,暂时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慧安国师道:“当观密作用。”
  密作用?两人还是有点迷糊:“如何是密作用?”
  慧安国师这次没有说话了,既然是密作用,话肯定是说不好不好说不能说的啊。于是,慧安国师望着他们,把眼睛闭上又睁开,睁开又闭上,如此来启发他们。
  坦然同学悟性极高,在慧安国师眼睛的闭合中,马上就领悟了禅机,明白了自己的最终归宿,所以他马上叩拜慧安国师,并且留着了国师身边,成为了国师的侍者。
  可是怀让同学却在一旁面对慧安国师的开示茫然不知所措,禅机,那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思而知虑而得,那是教下之风,远在禅门之外。慧安国师望着还在沉思的怀让同学道:“小怀让啊,看来你的机缘不在这里啊,我有个同班同学,叫慧能,现在在韶州宝林寺办了个佛学院,他虽然比我小了很多,但是深悟禅机,并且能对不同的人随机开示,说法如云。你可以到他的佛学院去看看,也许你的机缘在他那儿。”

  对于那些开悟了的禅师来讲,他们的心胸都是宽阔广大的,不会有什么门户之见。从慧安国师叫怀让同学去参学慧能大师就可以看出来。不但如此,慧安国师在自己圆寂前,还把跟随了自己十几年的得意弟子净藏派到韶州宝林寺佛学院去,找慧能大师学习禅法。

  而且几乎在同一时期,慧安国师的另外一名非常优秀的同学神秀大师,也多次派出自己的弟子,到慧能大师的佛学院去参观深造。
  怀让同学在慧安国师那儿不能有所得,只好拜别慧安国师和坦然同学,一个人向着韶州宝林寺而去。不过,这一去,怀让同学便彻底改变了中国禅宗整个的格局,除了因为他的徒弟马祖道一“踏杀天下人”外,更是因为后来的中国禅宗,被临济宗占据了十之八九,而临济宗的法脉来源,就是怀让同学。所以后世的禅师,在各种禅宗典籍上,都是写着南岳下多少世或者青原下多少世。当然,以后的史书上都把怀让同学称为南岳怀让。

  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东都洛阳上阳宫,武则天望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虽然容颜端庄,皮肤娇嫩,气色红润,但是,武则天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保养而已,他们不管有多厉害,都无法阻挡自己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存在。
  武则天叹了口气,自己已经老了,身体在一天天衰朽,精气神在一点点的从自己的体内逃逸。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时间的进攻。就连自己作为帝王之尊都办不到。何况,自己还做过那么多让人议论纷纷的大事呢。自己如何才能心安呢?
  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人能和时间对抗吗?人不行,那么菩萨呢?佛呢?也许,只有他们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和肉体找到最终的归宿吧。
  少年学儒,中年学道,老年学佛,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

  武则天也不例外,何况,她还正儿八经的当过两年多的尼姑呢,虽然不是自愿的。
  “你们知道佛门中有哪些道行高深的高僧,值得朕去请教的?”武则天对着身边的人道:“对了,要岁数大点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就算了。”武则天随即叮嘱道。自己都七老八十了,自然不会去和那些年轻的僧人套近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