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炼狱般人生》
第2节

作者: 穿越火线的人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29 07:51:18
  在一个山区的县城关镇,单凭一个远离城区而且还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的院子,我们家是远远达不到被划分成地主成份的,但不知道在远离这个县城关的爷爷或爷爷的父辈,到底有多少财产,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有多少财产,经过土改后,可想而知,也划为乌有了,否则我们家现在这么穷,要靠十一二岁,身体单薄的姐姐们进山砍柴卖来度日,而不接济下我们呢?
  日期:2018-03-29 09:53:34
  过去的成份就是这样,你太爷爷爷是什么成分?他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你就是什么成分,就这样没见过面的爷爷的成份罩着我们全家每一个人,为此,我大姐的恋爱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个在部队当排长的男青年,和我大姐是青梅竹马,城关镇人,成份好,家庭条件个人条件都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文化,当时我大姐和他比较有感情,但他因为是部队的干部,在那个唯成份论的年代,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退缩地给我大姐写了封声泪俱下痛彻心扉的信,从而断绝了这份恋情;我现在的姐夫,比我大姐小两岁,当初没受什么教育没什么文化,当时说是孤儿,从小就没了父母,但后来又出来了个亲姐姐,再后来又出现了两个哥哥,但两个哥哥是不是亲的或是堂兄,我不清楚,是因为后来有亲戚陆续和我们走动了后才出现的。

  在我记忆里,我象是天天跟着我奶奶样,没怎么见着我婶(亲妈,以后不再做注明),我婶和我叔(亲爸,以后不再做注明)是一年的,听说我婶是童养媳,从很小就在我叔家长大,从小也受过教育,做过小学教师,后来因为成份受排挤,就没做了,再后来进山砍柴卖,再后来缝衣服,但她具体在家天天在干什么?我没怎么见着她。
  我基本上天天和我奶奶在一起,我奶奶进城买粮食也把我牵着去,记忆的碎片,感觉那时候的县城很萧条,没什么人走动,说有打砸抢的,文化***破四旧,城墙房屋也有被砸了大洞的,有可能还会有枪声,所以大家没事都不进城。只有国庆或游行,斗地主,斗右派分子的时候,城里才人山人海,我依浠朦胧记得有一次游行都游到我们住的这条街道了,是下午还是晚上,说是地主右派分子游街,小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地主成份,也跟着在边上看热闹,只见地主右派戴着纸糊的高帽(圆筒的上面是尖的)在前面走,后面跟着群情激愤的浩浩荡荡的人群,人群延绵看不到尽头,那画面真是惊心动魄,至此一直蓄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日期:2018-03-29 12:27:15
  由于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在城里穷得揭不开锅,大人们可能也由于怕挨斗游街,再加上那个时候政府要求市民动员市民不到城里吃闲饭,首当其冲的,我们家就成了要下放的对象了,我们家也不知道农村怎么样?政府动员要求,再加上听说农村每月按时按人口分粮食,我家就准备下放到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农村去了。

  下面再介绍下我的二姐,小时候我没怎么见着我二姐,后来才知道她知青下放农村生产队了,但下放的农村村子离我们不是特别远,如果进城也要通过我们家边上的那条河,也就是说和我们是一个方位的,是县城的西北方向。我二姐下放农村后,谈了个农村当地的男青年,也没什么文化,后来结婚了,生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当时听说成份也不好,是地主成份,可能同病相怜的原因吧,再者成份好的也看不上我们家呀!结婚后我婶才知道,我婶知道后,连夜赶去要打我二姐,但不知打到没,只知道这种结果是没法改变的,唉,那个年代,谁把爱情能看得多重啊!吃饭活命有一丝地温暖就足以把我们这样家庭的子女给融化。

  下放之前,让我婶选下放的地方,我婶跑了不少地方,最后选了县城的东北角,我婶说那儿山青水秀,基本上都是种水稻的田,绿油油的,很好。
  下放农村的那天,我记得象是夏天样,我不知道我家别人是怎么到农村村子里的,我只记得,我和我弟弟是我二姐夫(不知她们当时结没结婚),用担子把我们挑去的,我们两个各坐在担子两头的大竹筐里,村子离县城有三十多里地。
  我们去村里来不及给盖房子,村里把养牛用的三小间土牛屋暂时让我们住,但说是暂时住,确一直住着在,直到后来我好象上初中了,农村盖新农村的时候,我们才把我们城里的房子拆了一部分,把上面的建筑材料瓦,木头等用板车拉到农村后盖的,盖的也是土墙的房子。
  我记得我们住的牛屋后面是一片竹林,我第一次见到竹林,觉得竹林好美,好喜欢,我后来基本上天天就在竹林里玩,看着摸着一节一节的竹子,看着摸着上面的叶片,看着地下的落叶,还有地上的蚂蚁的爬动……,每天我奶奶找我或喊我吃饭什么的,就到竹林里来找我喊我就行了。
  日期:2018-03-29 12:59:22
  由于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穷的揭不开锅,也或大人们也怕自己戴高帽上街游行,再加上政府动员要求不到城里吃闲饭,我们这样的家庭下放农村就首当其冲了,因为我们家是地主,大人孩子又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不临到我们这样的家庭下放临谁下放?加上政府一再动员要求,又听说现在农村每月按时按人口分粮食,我婶就决定我们家下放了,其实当然就是不决定,到最后还是要让我们家下放的,大势所趋,只是早晚的事。

  在下放之前,让我婶选下放的地方,我婶当时跑了不少地方,最后我婶选了个山青水秀,说那地方基本上全是种水稻的,缘油油的,很好。

  下面介绍一下我二姐,我小的时候没怎么见着我二姐,后来才听说她知青下放农村了,她下放农村的村子离我们不是太远,进城也要通过我们家边上的那条河,也就是我们所在县城的西北角,我们要下放的农村村子是县城的东北角。我二姐当时在下放的农村的村子里谈了个男青年,没什么文化,成份也不好听说也是地主成份,也可能是同命相怜吧,再者,成份好的也看不上我们家呀!后来我二姐就在那儿结了婚,后来生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最小的是女孩,我二姐结婚后我婶才知道,我婶知道后,听说气得连夜赶去要打我二姐,不知道打着没,只知道结果是没法改变的,唉,在那个年代,谁又能把爱情看得那么重呢!吃饭活命,还有一丝地温暖,对于当时处在我们这种家庭的子女是足以能够把我们融化的。

  日期:2018-03-29 13:32:35
  我记得下放农村的那一天,好象是夏天样,我不知道我家其他人是怎么去到农村村子里的,村子离县城大概有三十里远吧,我只记得我和我弟弟是我二姐夫(不知道当时我二姐结婚没),用挑子把我们挑到农村村子里去的。
  我们下放农村的时候来不及盖房子,村子里安排我们暂时住到养牛的房子里,是三小间土的牛屋,说是暂住,其实后来一直住着,好象直到我上初中了,农村要求盖新农村,我们才把城里的房子拆了一部分,把上面的瓦,木头等建筑材料用板车拉到农村盖的房子,也是盖的土墙房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