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抬角人——讲述殡葬行业里,给死人化妆穿装老衣裳,抬尸入棺的阴匠人》
第1节

作者: 午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11 09:17:15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可不是现在的事。
  1913年民国成立的第二个年头。各地群雄争霸,军阀割据。
  故事主人公叫王午。是山东滨县人。

  滨县这个地方大多是盐碱地,每年开春,这里总是赤地千里。无法耕种。
  大多的山东人都背井离乡闯了关东。滨县这个地方尤甚。
  一句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的传言。让本就不多的滨县人十户走了八户。
  这会正是隆冬腊月,雪已经下了两天两夜。 山东这个地界上,冬天的冷虽然比不上东北。可人比活在东北可受罪的多。原因就一个字“穷!”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别说滨县没有可以种的地。就是有谁去种呢?
  老辈人说的好,严霜单打独根的草。福不单至,祸不双行。
  穷就穷吧,可王午这个十四五岁的大小伙子,偏偏还生起了病。一连两天高烧不退。 滴水未尽了。
  这会只剩下迷瞪着俩眼,似睁非睁的躺在炕上说胡话。
  这可急坏了他的姥爷,韩培国。这老头子六十好几的人了。眼不隆耳不花。就是头发几乎是全白了。可能也是1米八的大个托衬得。人倒还算精神。
  那位说了,怎么他姥爷急,这孩子的爹妈呢。
  要说这王午,生下来时七斤六量,白白胖胖。可把爹妈高兴坏了。但请先生来起名字时。算命的瞎子双喜却一本正经的说:“老夫给他算过了。这孩子满盘七杀命弱无依,四柱皆是病死之地,不但自己活不长,还要刑克六亲得。”

  这话说出去,谁的爹妈爱听。 王午的爹妈当场翻脸,把算命的瞎子双喜,给骂出了家门。
  说到瞎子双喜,可不简单。这个人虽然长得嘴歪眼斜,看着不像是什么正经人。
  可知道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算卦心直口快,只说凶不说吉,从不说阿谀奉承的话。 故而乡里乡亲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瞎铁嘴。
  说这人怎么学的看相算命呢,那可传也了去了。有说他是天上的金龟转世,生下来手里就抓着问卜的龟壳。
  也有的说瞎双喜是得狐仙太奶奶的真传,学会了看相段命的本事。
  说什么的都有。是真的吗?谁也不知道。
  早年间在市场摆地摊,靠口巧舌来挣钱吃饭的手艺人,分八门十二类!

  八门是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八门之中的头一门。金指的就是相面算卦的总称。这一门又分哑金、啃子金、戗金、袋子金、老 周儿等。
  老年间看相算命的吃香,人们说这是神学,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学不会。
  还有传言。诸葛亮之所以会奇门六壬之术,皆因他是文曲星下界扶汉。
  那会也没有什么破除封建迷信一说。所以算命看相的人,多被人称为半仙。
  可民国时期不一样。老百姓饭都吃不上了。谁还算命。

  所以瞎子双喜的日子并不好过。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买卖黄了。名字没取成,他这心里也是气。 他心想“等着吧,看我说得灵不灵。”
  灵吗?还真灵了。可不是马上灵的。
  而是王午长到七岁,冬天也是这样的大雪日。 他的爷爷奶奶吃完饭往炕上一躺。就再也没醒过来来。
  再后来,王午的父亲给地主家作瓦匠活时,被房上掉下来的半块砖头整砸头上给砸死了。
  这下王午的母亲不信也得信了。可在找人瞎子双喜。
  人死活就是不说话。后来还是王午的外公。韩培国宰了自家唯一的一只下蛋老母鸡。给人拿去。
  瞎子双喜,才端着茶碗不仅不慢的说道“此子冬季夜生。命中无火。毕定是缺少温暖的人。 给他起个午字吧。可保他一运无忧”
  韩培国问了“那这一运是多久呢?”

  “十年!”瞎双喜嘿嘿一乐,漏出俩黄色的大门牙道。
  “我说双喜兄弟,按说这还没十年呢,怎么小午就出了这么一场大病?”韩培国坐在炕上守着王午,对坐在炕边上的瞎子双喜问道。
  瞎双喜,也不应他。只是眨了眨他本来就抬不起来得眼皮,伸出左手。
  四指朝上。拇指按无名指根部。中指根部。顺时针掐算着“一掌乾坤天下晓,子午查遍阴阳事。”
  过了好一会才不紧不慢的说道“老哥!不是我算的不准,是这小子家祖坟有问题。恐怕这一关不易过。”

  听完这话,韩培国愁容满面,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这可怎么向他娘交代。”
  原来在给王午改了名字的第二天,韩培国就对他的闺女说:“你别守着了找个主,改嫁吧。王午交给我。”
  开始呢王午的娘死活不同意。说是再苦再难也带着王午过。
  可韩培国说“闺女你糊涂,你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怎么养他。而且算命的瞎子不是说了吗。这小子克六亲。你嫁的远远的。我老头子命硬,他克不动。”
  最终呢。王午的娘还真就改嫁了。嫁到了天津卫。那会子,交通通讯都不方便。开始还每年看两次。
  到了后来世道一乱,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也就渐渐不回来了。
  “算了。我瞎了一辈子。老天爷不饿瞎瘸哑,给了我这么一门手艺。 为了不泄天机损阳寿,我最多的只是帮人起个名字选个日子。其他的事,尤其是择阴宅定富贵。我可是万万不敢做的。可眼下这人病的太重我不救也得救”
  “这么说,你有法子?”韩培国有些激动的站起了身。
  “你先领我去他家祖坟,我到那再说吧。我这一双瞎眼,能不能看的破。还要瞧这小子的造化。”瞎子双喜说完话。站起了身,伸手在王午的额头摸了一把。
  滚烫滚烫的额头,却没有一点汗。
  天刚大亮,北风呼呼的刮了一夜。屋子外面雪足有半尺多厚。天地之间一片白色。
  韩培国拿了一根三米多长的绳子,一头自己拿着。另一头交给了瞎子双喜。

  他在头前走,他在后面跟。要搁在以前,村里的人早早也该起来了。街上少不了说话打趣的人。
  可这会子!时局动荡,天灾有可免人祸则不可救。好好的村子,早已是空了。 剩下的无非是像韩培国和瞎双喜这样的。老残之人。
  说是活着,也无非是等个死罢了。
  “唉!”韩培国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在王午家的祖坟并不算远,就在一里外的野狐山下。
  说这野狐山可有来头,相传太公伐纣时,苏妲己见殷商气数以尽,便逃亡于此。后在此修炼得道,成仙飞升。 一具肉身坚硬非常化为野狐山。
  说是山其实不过是个数十丈高的土坡罢了。只是形状像极了一只抬起双爪的狐狸。
  不多会二人就来到了野狐山下。韩培国往坡上走了十来步,站在高处四下寻找着。
  过了好一会才找到几乎快被岁月磨平了的坟包。
  王家的后代只剩个还未成年的王午了,平日里这祖坟也无人祭拜,风吹雨淋,本来就不大的坟头,若不是村里的老人,还真找不着。
  韩培国详细的给瞎双喜描绘着坟包周围的情况。
  瞎子双喜则从布口袋里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罗盘,让韩培国帮他对好子午针,口中念念有词的掐算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